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90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该技术方案对灯箱的内部构造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采用了全新的指示灯固定模式。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灯箱前端分别开设圆洞和方形洞,一方面用于容纳圆形指示灯和方形指示灯,另一方面用于将线缆从后端接入灯具,同时避免了灯具与箱体的直接贴合,从而有助于改善散热效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圆洞外周设置若干耳板,利用耳板对圆形灯具进行丝接固定;在方形洞后端,利用角钢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拉片,将方形指示灯的后端与若干横拉片丝接固定,可保证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此外,还可增设红外传感器,用于侦测行人的硬闯行为,从而以此为依据进行语音提醒。

An intelligent warning device for safe passage of sidewal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warning device for safe passage of sidewalk. The technical scheme redesign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light box and adopts a new fixed mode of indicator light. Specifically, the front end of the light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ound hole and a square hole, on the one h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accommodate the round indicator light and the square indicator light, on the other h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connect the cable from the rear end to the ligh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ght and the box body, thereby helping to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n this basi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ear plates around the circular hole, which are used for wire connection and fixation of circular lamps; at the rear end of the square hole, a number of mutually parallel cross pull pieces are provided with angle steel, which are used to wire the rear end of the square indicator light and a number of cross pull pieces, so as to ensure a more stable fixation effect. In addition, an infrared sensor can be added to detect the hard running behavior of pedestrians, so as to give voice reminders based on th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警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警示器材,泛指各类设置于道路两旁、对行人及驾驶员起到提示或指示作用的装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人行道设置了专门的交通警示装置,用于通过文字、符号为行人指示通行信息,并综合运用声、光等手段起到更加丰富的信息传递作用。此类装置的提示灯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灯具形成箭头,用于给出行进信息,另一部分通过灯具形成“安全通行”或“禁止通行”等直观的文字信息。现有技术中,此类装置的常规灯箱采取封闭式设计,灯体在灯箱前端丝接或铆接固定,后端面与灯箱前端面直接贴合,一方面,这种固定模式的稳定性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灯具的布线和散热。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灯箱的结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交通警示装置的常规灯箱对灯体的固定模式不够稳固。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用于交通警示装置的常规灯箱不便于灯体的布线和散热。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包括箱体,底板,通孔,布线孔,圆洞,耳座,方形洞,门体,凹槽,把手,架板,角钢,横拉片,压片,其中,在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方形的布线孔,在箱体的前端上部开设有圆洞,在箱体的前端下部开设方形洞,在箱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耳座,所述耳座环绕于圆洞的外周;在箱体的后端连接有门体,在所述门体上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固定连接有把手;在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架板,角钢竖直的丝接在若干架板上,角钢有2个,2个角钢分别位于方形洞的两侧,在2个角钢之间丝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拉片,在方形洞的上下两侧各具有压片,所述压片丝接在2个角钢的前端,压片所在平面与横拉片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作为优选,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侧壁外部。作为优选,所述红外传感器有若干个,所述若干红外传感器位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上。作为优选,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红外传感器通信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圆形指示灯和方形指示灯,所述圆形指示灯位于圆洞处,所述圆形指示灯与若干耳座丝接固定,所述方形指示灯位于方形洞处,所述方形指示灯与若干横拉片丝接固定,2个压片分别贴合在方形指示灯的上下两端。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箱体用于承载圆形指示灯和方形指示灯,并用容纳必要的线缆;底板及通孔用于将装置固定在地面上;布线孔用于将埋置于地下的电源线接入箱体;圆洞用于容纳圆形指示灯,并作为线缆从箱体中接入圆形指示灯的通道,同时有助于圆形指示灯后端的散热;耳座用于固定圆形指示灯;方形洞用于容纳方形指示灯,并作为线缆从箱体中接入方形指示灯的通道,同时有助于方形指示灯后端的散热;门体用于检修时开启;凹槽用于设置把手;把手用于在开启门体时抓握;架板用于固定角钢,同时可用于固定其他装置,还可用于线缆的固定;角钢用于固定横拉片;角钢及横拉片用于将方形指示灯固定在方形洞处;压片可对方形指示灯起到托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可增设红外传感器,用于侦测行人的硬闯行为,从而以此为依据进行语音提醒。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该技术方案对灯箱的内部构造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采用了全新的指示灯固定模式。具体来看,本技术在灯箱前端分别开设圆洞和方形洞,一方面用于容纳圆形指示灯和方形指示灯,另一方面用于将线缆从后端接入灯具,同时避免了灯具与箱体的直接贴合,从而有助于改善散热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圆洞外周设置若干耳板,利用耳板对圆形灯具进行丝接固定;在方形洞后端,利用角钢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拉片,将方形指示灯的后端与若干横拉片丝接固定,可保证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此外,本技术在箱体内壁上固定了若干架板,可用于设置其他模块,也可作为线路绕接的支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从再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从又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B处的剖视图;图7是图4中C处的剖视图;图8是图4中D处的剖视图;图中:1、箱体2、底板3、通孔4、布线孔5、圆洞6、耳座7、方形洞8、门体9、凹槽10、把手11、架板12、角钢13、横拉片14、压片15、红外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箱体1,底板2,通孔3,布线孔4,圆洞5,耳座6,方形洞7,门体8,凹槽9,把手10,架板11,角钢12,横拉片13,压片14,其中,在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在所述底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方形的布线孔4,在箱体1的前端上部开设有圆洞5,在箱体1的前端下部开设方形洞7,在箱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耳座6,所述耳座6环绕于圆洞5的外周;在箱体1的后端连接有门体8,在所述门体8上开设有凹槽9,在所述凹槽9中固定连接有把手10;在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架板11,角钢12竖直的丝接在若干架板11上,角钢12有2个,2个角钢12分别位于方形洞7的两侧,在2个角钢12之间丝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拉片13,在方形洞7的上下两侧各具有压片14,所述压片14丝接在2个角钢12的前端,压片14所在平面与横拉片1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箱体1用于承载圆形指示灯和方形指示灯,并用容纳必要的线缆;底板2及通孔3用于将装置固定在地面上;布线孔4用于将埋置于地下的电源线接入箱体1;圆洞5用于容纳圆形指示灯,并作为线缆从箱体1中接入圆形指示灯的通道,同时有助于圆形指示灯后端的散热;耳座6用于固定圆形指示灯;方形洞7用于容纳方形指示灯,并作为线缆从箱体1中接入方形指示灯的通道,同时有助于方形指示灯后端的散热;门体8用于检修时开启;凹槽9用于设置把手10;把手10用于在开启门体8时抓握;架板11用于固定角钢12,同时可用于固定其他装置,还可用于线缆的固定;角钢12用于固定横拉片13;角钢12及横拉片13用于将方形指示灯固定在方形洞7处;压片14可对方形指示灯起到托持作用。实施例2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箱体1,底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底板(2),通孔(3),布线孔(4),圆洞(5),耳座(6),方形洞(7),门体(8),凹槽(9),把手(10),架板(11),角钢(12),横拉片(13),压片(14),其中,在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在所述底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方形的布线孔(4),在箱体(1)的前端上部开设有圆洞(5),在箱体(1)的前端下部开设方形洞(7),在箱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耳座(6),所述耳座(6)环绕于圆洞(5)的外周;在箱体(1)的后端连接有门体(8),在所述门体(8)上开设有凹槽(9),在所述凹槽(9)中固定连接有把手(10);在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架板(11),角钢(12)竖直的丝接在若干架板(11)上,角钢(12)有2个,2个角钢(12)分别位于方形洞(7)的两侧,在2个角钢(12)之间丝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拉片(13),在方形洞(7)的上下两侧各具有压片(14),所述压片(14)丝接在2个角钢(12)的前端,压片(14)所在平面与横拉片(1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人行道安全通行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底板(2),通孔(3),布线孔(4),圆洞(5),耳座(6),方形洞(7),门体(8),凹槽(9),把手(10),架板(11),角钢(12),横拉片(13),压片(14),其中,在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在所述底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方形的布线孔(4),在箱体(1)的前端上部开设有圆洞(5),在箱体(1)的前端下部开设方形洞(7),在箱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耳座(6),所述耳座(6)环绕于圆洞(5)的外周;在箱体(1)的后端连接有门体(8),在所述门体(8)上开设有凹槽(9),在所述凹槽(9)中固定连接有把手(10);在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架板(11),角钢(12)竖直的丝接在若干架板(11)上,角钢(12)有2个,2个角钢(12)分别位于方形洞(7)的两侧,在2个角钢(12)之间丝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拉片(13),在方形洞(7)的上下两侧各具有压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牛云玲刘尚牛玲刚邵全利李贵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领军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