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804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丝杆、测力传感器、加力钳,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支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力钳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该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实现了对弹条扣压力的现场在线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出弹条的扣压力,并且方便携带。

Spring buckle pressure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elastic strip buckle pressure te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racket, a driving device, a screw rod, a force measuring sensor and a force clamp. The screw rod and the fixed bracket slide vertically,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rce clamp through the force measuring sensor,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rod drive. The device realizes the on-line detection of the elastic strip buckle pressure, which can directly detect the buckle pressure of the elastic strip and is convenient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弹条扣压力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轨扣件弹条的扣压力检测方法,主要是在实验室内的环境下检测,扣件弹条扣压力的检测如果在整体组装情况下进行,这样对于扣件弹条整体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但是由于试验设备的体积大,不可能搬运,在实验室内的环境下进行,不能准确反映扣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因此开发一套能够在工程现场使用,并且携带便捷的弹条扣压力的测试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该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实现了对弹条扣压力的现场在线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出弹条的扣压力,并且方便携带。其技术方案如下: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丝杆、测力传感器、加力钳,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支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力钳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固定钢柱、支撑底板,所述固定钢柱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板面连接,所述固定钢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螺杆、调节螺母、定位U槽,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U槽连接,所述定位U槽的凹口朝下,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调节螺母相匹配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加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杆、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所述支撑横梁靠近第一支撑臂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加力机构与所述旋转杆的下端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具有第一螺孔,所述丝杆的下端与所述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螺孔相匹配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两端缠绕在所述主动轮、传动轮上。所述加力机构包括加力手柄、箱体、第一转向齿轮、第二转向齿轮,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箱体的顶部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加力手柄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转向齿轮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转向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向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向齿轮齿合连接。所述加力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具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上,所述加力手柄、旋转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向齿轮、第二转向齿轮连接。所述加力钳包括提拉杆、第一钳臂、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的上端与所述提拉杆的下端铰接,所述提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分别呈S型,所述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的中部相互交叉。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本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丝杆、测力传感器、加力钳,使用时,先安装固定支架,将固定支架支撑在轨道基础和钢轨上,确保整个装置稳固;调节固定支架的支撑高度,使得丝杆在固定支架上竖直滑动,使得测力传感器、加力钳与被测弹条处于一条铅锤线上;将加力钳紧紧夹住被测弹条的压趾部分;然后用驱动装置驱动提升丝杆,从而提升测力传感器和加力钳;当加力钳夹持住被测弹条向上抬升时,当弹条压趾部分与钢轨出现缝隙时,稳定住驱动装置;读取测力传感器的读数值,该读数值即为弹条扣压力值。该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实现了对弹条扣压力的现场在线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出弹条的扣压力,并且方便携带。2、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支撑横梁,用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分别支撑支撑横梁的两端,丝杆与支撑横梁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使驱动装置驱动提升丝杆时,固定支架的受力更为稳定。3、第一支撑臂包括固定钢柱、支撑底板,用支撑底板支承固定钢柱,增加第一支撑臂下端的支撑面积,使第一支撑臂的支撑更为稳固、可靠。4、第二支撑臂包括螺杆、调节螺母、定位U槽,用定位U槽的凹口朝下,与铁路钢轨的顶面相配合支撑连接,使第二支撑臂的支撑更为稳定、可靠,使用时,用调节螺母调节螺杆的高度,使得测力传感器、加力钳与被测弹条处于一条铅锤线上。5、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加力机构,加力机构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杆、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驱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依次为加力机构、旋转杆、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丝杆,保证了丝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并保证提升力方向与弹条受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直接测试提升拉力获得弹条扣压力,进而提高测试精度。6、加力机构包括加力手柄、箱体、第一转向齿轮、第二转向齿轮,加力机构采用加力手柄,用人力手动匀速加载,加载过程稳定,速度可通过手柄控制,实现平稳加载;用第一转向齿轮、第二转向齿轮实现传动转向,保证丝杆的提升力方向与弹条受力方向在一条竖直直线上,提高测试精度。7、加力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加力手柄及旋转杆的转动更为顺畅,省力。8、加力钳包括提拉杆、第一钳臂、第二钳臂,使用时,用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夹住被测弹条的压趾部分,用提位杆提拉夹紧。9、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分别呈S型,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的中部相互交叉,采用铰接式双S型夹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的侧视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的侧视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支架,11、第一支撑臂,111、固定钢柱、112、支撑底板,12、第二支撑臂,121、螺杆,122、调节螺母,123、定位U槽,13、支撑横梁,20、驱动装置,21、传动机构,211、旋转杆,212、主动轮,213、从动轮,214、传动带,22、加力机构,221、加力手柄,222、箱体,30、丝杆,40、测力传感器,50、加力钳,51、提拉杆,52、第一钳臂,53、第二钳臂,60、轨道基础,70、钢轨,80、弹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0、驱动装置20、丝杆30、测力传感器40、加力钳50,丝杆30与固定支架10竖直滑动连接,丝杆30的下端通过测力传感器40与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丝杆、测力传感器、加力钳,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支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力钳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丝杆、测力传感器、加力钳,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支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力钳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固定钢柱、支撑底板,所述固定钢柱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板面连接,所述固定钢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螺杆、调节螺母、定位U槽,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U槽连接,所述定位U槽的凹口朝下,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调节螺母相匹配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弹条扣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加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杆、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所述支撑横梁靠近第一支撑臂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加力机构与所述旋转杆的下端驱动连接,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辉杨秀龙宋月超黄浩裴煜鹏李耀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