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74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墩头检测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测量技术领域,用以便捷地实现对墩头尺寸的检测。该墩头检测装置包括基体、通规、第一止规以及第二止规。通规与基体活动连接,通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的直径的上限值和高度的上限值。第一止规与基体活动连接,第一止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的直径的下限值。第二止规与基体活动连接,第二止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的高度的下限值。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快速判定镦头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Pier head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er head detec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so as to conveniently realize the detection of the pier head size. The pier head de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body, a through gauge, a first stop gauge and a second stop gauge. The pass gau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body, and is configured to switch between the working position and the non working position, an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upper limit value of th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pier head. The first stop gaug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body, the first stop gauge is configured to switch between the working position and the non working position, an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lower limit valu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ier head. The second stop gaug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body, and the second stop gauge is configured to switch between the working position and the non working position, an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lower limit value of the height of the pier head.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can quickly determine whether the upsetting head size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墩头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墩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铆钉是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过盈连接被铆接件的零件。实心铆钉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其种类很多,比如沉头铆钉、半圆形铆钉、凸头铆钉等。铆钉在铆接之前自带已制造成形的头部。头部的形状比如为半圆型、沉头型、冠状型等。铆钉的尾部是直的,在连接之后,铆钉的尾部形成铆成头(或者称为镦头)。铆钉铆接后是否合格,最重要的测量尺寸参数是镦头直径和高度。行业内,对铆钉镦头直径、高度都明确的规定,其数值必须在规定区间内才是合格尺寸。具体来说。镦头直径、高度数值只有均大于最小值,均小于最大值时,才是合格尺寸。相关技术中,测量人员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手工测量镦头的直径和高度。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1)测量效率低。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都需要对镦头相应尺寸进行人工测量,频繁变换测量方式和位置,并由人工进行读数,有时由于镦头所在空间结构的限制,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无法施展,还需拆除部分零件,或是进行尺寸换算,十分繁琐,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2)测量误差大。无论使用游标卡尺还是千分尺,都需要进行人工测量,人工读数,受操作人员能力水平、责任心、铆钉装配环境等因素影响,误差偏大,甚至出现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墩头检测装置,用以便捷地实现对墩头尺寸的准确检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墩头检测装置,包括:基体;通规,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所述通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的直径的上限值和高度的上限值;第一止规,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止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的直径的下限值;以及第二止规,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规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的高度的下限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规与所述基体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规与所述基体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规与所述基体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规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以及第一测量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被构造为杆状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规包括: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以及第二测量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被构造为杆状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规包括: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以及第三测量头,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被构造为杆状的;和/或,所述基体被构造为杆状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墩头检测装置,将墩头的测量尺寸细分为高度上限值、直径上限值、高度下限值和直径下限值四个尺寸。进一步地,将四个尺寸分为两组,分别是采用通规测量高度上限值和直径上限值。采用第一止规测量墩头的直径的下限值;采用第二止规测量墩头的高度的下限值。由于通规、第一止规和第二止规均与基体活动连接,在测量时,需要测量通规测量高度上限值和直径上限值时,将通规处于工作位置,第一止规和第二止规处于非工作位置,以使得能只将通规能放置于小空间内,实现对墩头高度上限值和直径上限值的测量。在需要测量墩头的直径的下限值时,只将第一止规置于工作位置,而通规和第二止规处于非工作位置,以使得能只将第一止规能放置于小空间内,实现对墩头的直径的下限值的测量。在需要测量墩头的高度的下限值时,只将第二止规置于工作位置,而通规和第一止规处于非工作位置,以使得能只将第二止规能放置于小空间内,实现对墩头的高度的下限值的测量。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墩头检测装置,实现了快速判定镦头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可靠性高、测量结果直观易于观察的优点,适用范围广,方便使用,测量效率高,测量准确性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墩头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墩头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墩头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铆钉安装后形成墩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墩头检测装置,包括基体1、通规2、第一止规3以及第二止规4。通规2与基体1活动连接,通规2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通规2用于测量墩头5的直径的上限值和高度的上限值。第一止规3与基体1活动连接,第一止规3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5的直径的下限值。第二止规4与基体1活动连接,第二止规4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5的高度的下限值。通规2的检测孔的内径等于镦头5最大直径,检测孔的深度等于镦头5最大高度,用于检测镦头5的直径和高度是否小于标准上限,即上限值。参见图3和图4,第一止规3的检测孔的直径等于镦头5最小直径D,检测孔深度等于镦头5的最大高度H,用于检测镦头5的直径是否大于标准下限,即下限值。第二止规4的检测孔的深度等于镦头5最小高度,用于检测镦头5的高度是否小于标准下限,即下限值。每个规格的墩头检测装置都包括三个量规(通规2、第一止规3、第二止规4),按照铆钉钉杆名义直径组成尺寸系列,成为一套完整的检测工具。参见图3和图4,检测时,将通规2旋出至工作位置,检测镦头5,检测后旋入至非工作位置。然后再将第一止规3转动块旋出至工作位置,检测镦头5,检测后旋入至非工作位置。最后再将第二止规4转动块旋出至工作位置,检测镦头5,检测后旋入至非工作位置。参见图3和图4,检测时,镦头5应完全进入通规2,通规2的下表面应与镦头5所在平面A贴合;镦头5应不能进入第一止规3;镦头应可以进入第二止规4,但第二止规4下表面与镦头5所在平面不能贴合,有一定间隙,则该镦头5尺寸合格。如不能满足任一条件,则镦头5尺寸不合格。当镦头5对应的铆钉钉杆名义直径改变时,更换对应的量规,重复上述操作。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被构造为杆状的,比如柱状结构或者轴,以使得墩头检测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规2与基体1可转动连接,比如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可转动连接。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规3与基体1可转动连接,比如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可转动连接。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规4与基体1可转动连接,比如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可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1);/n通规(2),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通规(2)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5)的直径的上限值和高度的上限值;/n第一止规(3),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止规(3)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5)的直径的下限值;以及/n第二止规(4),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规(4)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5)的高度的下限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
通规(2),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通规(2)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墩头(5)的直径的上限值和高度的上限值;
第一止规(3),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止规(3)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5)的直径的下限值;以及
第二止规(4),与所述基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规(4)被构造为能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且用于测量所述墩头(5)的高度的下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规(2)与所述基体(1)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规(3)与所述基体(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规(4)与所述基体(1)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灵权姬长法柴银刚王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