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4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整套的雨水回用系统,将雨水收集至雨水收集箱然后经弃流器流至雨水井后,再进入雨水储存箱,然后经雨水增压泵增压后流经雨水处理器,对其进行过滤消毒,过滤消毒完成后,进入清水储存箱,然后再加以利用,在雨水储存箱中我们设置了浮板,依靠浮板的浮力经齿轮齿条的啮合驱动开合装置的打开或者关闭,使得在雨势不同的情况下,进入雨水储存箱内的雨水因为过大而导致的雨水储存箱满溢,加入了开合装置使得,在不使用时,溢流孔关闭,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进雨量来调节溢流孔的大小,自动化程度高,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

Rainwater recycl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rainwater recycl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whole set of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which collects rainwater to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box, then flows to the rainwater well through the flow discarder, and then enters the rainwater storage box, and then flows through the rainwater processor after being pressurized by the rainwater booster pump to filter and disinfect it. After filtering and disinfecting, it enters the clean water storage box, and then uses it again In the rainwater storage tank, we set a floating plate, which drives the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by the buoyancy of the floating plate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toothed teeth, so that the rainwater in the rainwater storage tank overflows due to the excessive rainfall in different rain situation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is added to make the overflow hole close when not in use. When in u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o adjust the size of overflow hole by rainfal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ainwater and saves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回用设备
本技术属于雨水回收的
,尤其涉及雨水回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化造成的地面硬化(如建筑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场等)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地面硬化之前正常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与雨水入渗量之比约为2:8,地面硬化后二者比例变为8:2。地面硬化严重干扰了自然的水文循环,大量雨水流失,城市地下水从降水中获得的补给量逐年减少,使得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并且城市化使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地面代替,加速了雨水向城市各条河道的汇集,使洪峰流量迅速形成,严重时可造成水涝灾害等严重后果。雨水收集利用是维护自然界水循环,缓解城市水源危机,抑制城市洪涝灾害的有效措施。回用的雨水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以及补充地下水等。来自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屋面以及地面的雨水经过截污挂篮去除树叶、纸张、塑料、碎石等大颗粒杂物后,经管道流入雨水收集池成为回收利用的雨水,该水质的CODCr为70~100mg/L,SS为20~40mg/L,色度为10~40度,不能满足国家标准,需进一步处理才能使水质达到雨水回用标准(CODCr20~30mg/L,SS5~10mg/L)。因此,我们亟待一种雨水回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雨水回用设备,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方案为:雨水回用设备,包括雨水弃流装置,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连接雨水井,所述雨水弃流装置连接有雨水进口,且在雨水弃流装置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储存箱,所述雨水储存箱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的溢流孔经管道连接至雨水井,所述雨水储存箱的出水口处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增压泵,所述雨水增压泵的另一端经管道连接雨水处理器,所述雨水处理器和所述的雨水增压泵之间连接有絮凝加药装置,所述雨水处理器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清水储存箱,所述的清水储存箱的出水口端分别经管道连接市政管网和一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另一端连接供给管道。优选的,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的出口端与雨水储存箱之间依次设置有蝶阀和遥控浮球阀;所述雨水储存箱与雨水增压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蝶阀且与雨水增压泵软连接,所述的雨水增压泵与絮凝加药装置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软连接有止回阀和蝶阀;所述的雨水处理器与清水储存箱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蝶阀和遥控浮球阀;所述的清水储存箱的与市政管网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遥控浮球阀、蝶阀和Y形过滤器;所述的清水储存箱与加压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蝶阀且与加压泵软连接;所述的加压泵与供给管道之间依次设置有止回阀和蝶阀且蝶阀与加压泵之间软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箱,所述的雨水收集箱连接一弃流器,所述弃流器的另一端经管道连接雨水井,所述雨水收集箱的另一端连接雨水储存箱;所述的雨水处理器包括一紫外线消毒器,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进口端连接雨水增压泵,所述的紫外线消毒器的出口端连接一石英砂过滤罐,所述的石英砂过滤罐上设置有多路阀,所述的多路阀的出口端连接清水储存箱。优选的,所述的雨水储存箱内竖向滑动连接一浮板,所述浮板的前后两端连接有两组向下延伸的齿条,所述雨水储存箱内壁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与两组分别可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远离齿条的一侧啮合一与溢水孔相匹配的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满足可使雨水储存箱内的雨水自溢水孔流出,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固定在雨水储存箱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转动连接一中间开孔的转动板,所述的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布呈发散状的多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动销,所述的滑动销连接开合板,所述的开合板滑动配合在所述的转动板上,满足多组开合板配合可将溢流孔封堵上或者将其缓慢打开,所述的转动板延伸出固定环外的部分开有不完全齿轮,所述的不完全齿轮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雨水储存箱内的上端面连接有两组置于浮板正上方的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弃流器上设置有电动阀,所述的电动阀连接有控制器,且经控制器控制其工作状态;所述的石英砂过滤罐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一整套的雨水回用系统,将雨水收集至雨水收集箱然后经弃流器流至雨水井后,再进入雨水储存箱,然后经雨水增压泵增压后流经雨水处理器,对其进行过滤消毒,过滤消毒完成后,进入清水储存箱,然后再加以利用,在雨水储存箱中我们设置了浮板,依靠浮板的浮力经齿轮齿条的啮合驱动开合装置的打开或者关闭,使得在雨势不同的情况下,进入雨水储存箱内的雨水因为过大而导致的雨水储存箱满溢,加入了开合装置使得,在不使用时,溢流孔关闭,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进雨量来调节溢流孔的大小,自动化程度高,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设备的结构流程图。图2为本设备中雨水储存箱去掉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设备中雨水储存箱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设备中开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设备中固定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设备中转动板及其连接的开合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设备中开合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9为图1中B部放大图。图10为图1中C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雨水弃流装置;2、雨水井;3、雨水进口;4、雨水储存箱;5、溢流孔;6、雨水增压泵;7、雨水处理器;8、絮凝加药装置;9、清水储存箱;10、市政管网;11、加压泵;12、供给管道;13、蝶阀;14、遥控浮球阀;15、止回阀;16、Y形过滤器;17、雨水收集器;18、弃流器;19、紫外线消毒器;20、石英砂过滤罐;21、多路阀;22、浮板;23、齿条;24、齿轮;25、固定环;26、转动板;27、长条孔;28、滑动销;29、开合板;30、不完全齿轮;31、软连接;3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10,雨水回用设备,包括雨水弃流装置1,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雨水井2,雨水弃流装置1与雨水井2之间采用管道进行连接,所述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有雨水进口3,雨水从雨水进口3进入雨水弃流装置1,且在雨水弃流装置1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储存箱4,连接雨水储存箱4的出口端设置在雨水弃流装置1的上端,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雨水井2的部位处于雨水弃流装置1的下端,所述雨水储存箱4上开设有溢流孔5,溢流孔5处于雨水储存箱4的上端,所述的溢流孔5经管道连接至雨水井2,满溢的雨水经溢流孔5流至雨水井2,所述雨水储存箱4的出水口处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增压泵6,对流经的雨水进行增加,雨水储存箱4的出水口处设置在雨水储存箱4的下端,所述雨水增压泵6的另一端经管道连接雨水处理器7,所述雨水处理器7和所述的雨水增压泵6之间连接有絮凝加药装置8,絮凝加药装置8为流经管道的雨水进行加药处理,经加药后在进入雨水处理器7进行处理,经雨水处理器7处理成为清水进入到下一工序,所述雨水处理器7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清水储存箱9,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清水储存箱9中进行收集和储存,所述的清水储存箱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水回用设备,包括雨水弃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雨水井(2),所述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有雨水进口(3),且在雨水弃流装置(1)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储存箱(4),所述雨水储存箱(4)上开设有溢流孔(5),所述的溢流孔(5)经管道连接至雨水井(2),所述雨水储存箱(4)的出水口处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增压泵(6),所述雨水增压泵(6)的另一端经管道连接雨水处理器(7),所述雨水处理器(7)和所述的雨水增压泵(6)之间连接有絮凝加药装置(8),所述雨水处理器(7)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清水储存箱(9),所述的清水储存箱(9)的出水口端分别经管道连接市政管网(10)和一加压泵(11),所述加压泵(11)的另一端连接供给管道(12)。/n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回用设备,包括雨水弃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雨水井(2),所述雨水弃流装置(1)连接有雨水进口(3),且在雨水弃流装置(1)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储存箱(4),所述雨水储存箱(4)上开设有溢流孔(5),所述的溢流孔(5)经管道连接至雨水井(2),所述雨水储存箱(4)的出水口处经管道连接一雨水增压泵(6),所述雨水增压泵(6)的另一端经管道连接雨水处理器(7),所述雨水处理器(7)和所述的雨水增压泵(6)之间连接有絮凝加药装置(8),所述雨水处理器(7)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一清水储存箱(9),所述的清水储存箱(9)的出水口端分别经管道连接市政管网(10)和一加压泵(11),所述加压泵(11)的另一端连接供给管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1)的出口端与雨水储存箱(4)之间依次设置有蝶阀(13)和遥控浮球阀(14);所述雨水储存箱(4)与雨水增压泵(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蝶阀(13)且与雨水增压泵(6)软连接,所述的雨水增压泵(6)与絮凝加药装置(8)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软连接有止回阀(15)和蝶阀(13);所述的雨水处理器(7)与清水储存箱(9)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蝶阀(13)和遥控浮球阀(14);所述的清水储存箱(9)的与市政管网(10)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遥控浮球阀(14)、蝶阀(13)和Y形过滤器(16);所述的清水储存箱(9)与加压泵(1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蝶阀(13)且与加压泵(11)软连接;所述的加压泵(11)与供给管道(12)之间依次设置有止回阀(15)和蝶阀(13)且蝶阀(13)与加压泵(11)之间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弃流装置(1)包括雨水收集箱(17),所述的雨水收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洪冯向东严传军齐晓斌赵晓龙陈红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海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