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4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滞留池顶部的蓄水池和滞留池顶部表面的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上设有海绵体,所述蓄水层的底部设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所述植被土壤层的底部设有砂层,所述砂层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所述防身隔离层的底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中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砂石层中设有与穿孔管相连通的溢流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

A rainwater biological detention facility for Mountain Citi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water biological detention facility for mountain cities, which comprises a detention pool, a water reservoir at the top of the detention pool and vegetation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detention pool.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one end of the detention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ollecting side of the road, the detention pool at the water collecting side of the road is provided with a sponge,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ing lay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ver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vegetation The bottom of the vegetation soil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and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sand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impermeable membrane isolation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defensive isol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andstone layer, the sandston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erforated pipe, the perforat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sandston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pipe 2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pip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use, which is a rainwater biological retention filter device for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of houses and roads adjacent to roa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
本技术涉及雨水滞留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汽车驶进公路。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料的泄露以及车胎的磨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浓度很大,入渗到土壤中迁移,会严重污染地下水。如何更好的去除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是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的雨水口,仅通过雨水篦子将地面径流的较大污物进行过滤。由于降雨受到小区道路、广场、屋面、空气浮尘的影响,使其富含大量杂质和污染物,致使前期水质较差,同时由于路面泥土、垃圾等易随污水进入到雨水管线中,长时间沉积使雨水管截面变小,造成管道堵塞,同时还易造成雨水渗透设施的堵塞,影响渗透设施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滞留池顶部的蓄水池和滞留池顶部表面的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上设有海绵体,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所述植被土壤层的底部设有砂层,所述砂层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所述防渗膜隔离层的底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中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砂石层中设有与穿孔管相连通的溢流管二,所述溢流管二穿过防渗膜隔离层、砂层、植被土壤层和覆盖层伸出蓄水池外,所述滞留池相对海绵体的一侧临近墙体,所述墙体的屋顶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伸向蓄水池,所述滞留池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所述海绵体为向上突起的形状,所述海绵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溢流管二伸出蓄水池280-100mm。所述植被土壤层为厚度为60-90cm复合介质土壤。所述植被为具有耐涝性能的多年生草木或灌木。砂石层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为250-300mm,砂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通孔的孔径,在穿孔管底部可增设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的砂石调蓄层。所述覆盖层为树皮、树叶、树根等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雨水旺季的时候滞留池对雨水进行过滤滞留,马路上的雨水流过集水处进过海绵体的吸收进入滞留池内,海绵体的形状为外凸的形状,防止暴雨时雨水的急流对植被冲刷造成一定的伤害,外凸的海绵体使雨水慢慢渗入进入滞留池中,进入滞留池中的雨水先进入蓄水池,蓄水池中设有活性炭装置对雨水种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接着被覆盖层对雨水进行吸收一部分,进过覆盖层的雨水进入植被土壤层再次吸收,接着雨水经过砂层,砂层对植被土壤层进行一定的阻隔作用,防止雨水对植被土壤层冲刷到穿孔管中流出,防渗膜隔离层对植被土壤层进行二次保护,雨水流过砂层之后进入穿孔管中流出滞留池,当雨水旺季时,雨水吸收不及在蓄水池中集水较多时,防止对植被造成伤害可从溢流管二中流出,溢流管二中的水直接流到穿孔管中,墙体上的排水管将屋顶的雨水利用排水管引至滞留池中进行过滤和滞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该雨水滞留净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雨水径流污染物较严重的绿化周边的雨水滞留和净化,通过巧妙设计蓄水池、植被土壤层、砂石层和砂层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填料层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能防止种植层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巧妙设计砂石层中穿孔管的排水方式,能有效滞留部分雨水,从而满足了种植层对湿度的要求,减少种植层的灌溉次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滞留池,2、蓄水池,3、植被,4、海绵体,5、植被土壤层,6、砂层,7、防渗膜隔离层,8、砂石层,9、排水口,10、穿孔管,11、通孔,12、溢流管一,13、溢流管二,14、覆盖层,15、墙体,1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16,所述排水口16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所述海绵体4为向上突起的形状,所述海绵体4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溢流管二13伸出蓄水池280-100mm。所述植被土壤层5为厚度为60-90cm复合介质土壤。所述植被3为具有耐涝性能的多年生草木或灌木。砂石层8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为250-300mm,砂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通孔11的孔径,在穿孔管10底部可增设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的砂石调蓄层。所述覆盖层14为树皮、树叶、树根等组成。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雨水旺季的时候滞留池1对雨水进行过滤滞留,马路上的雨水流过集水处进过海绵体4的吸收进入滞留池1内,海绵体4的形状为外凸的形状,防止暴雨时雨水的急流对植被3冲刷造成一定的伤害,外凸的海绵体4使雨水慢慢渗入进入滞留池1中,进入滞留池1中的雨水先进入蓄水池2,蓄水池2中设有活性炭装置对雨水种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接着被覆盖层14对雨水进行吸收一部分,进过覆盖层14的雨水进入植被土壤层5再次吸收,接着雨水经过砂层6,砂层6对植被土壤层5进行一定的阻隔作用,防止雨水对植被土壤层5冲刷到穿孔管10中流出,防渗膜隔离层7对植被土壤层5进行二次保护,雨水流过砂层6之后进入穿孔管10中流出滞留池1,当雨水旺季时,雨水吸收不及在蓄水池2中集水较多时,防止对植被3造成伤害可从溢流管二13中流出,溢流管二13中的水直接流到穿孔管10中,墙体15上的排水管16将屋顶的雨水利用排水管16引至滞留池1中进行过滤和滞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该雨水滞留净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雨水径流污染物较严重的绿化周边的雨水滞留和净化,通过巧妙设计蓄水池2、植被土壤层5、砂石层8和砂层6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填料层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能防止种植层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巧妙设计砂石层8中穿孔管10的排水方式,能有效滞留部分雨水,从而满足了种植层对湿度的要求,减少种植层的灌溉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张丽娜甘亚曼董江朝宋敏哲苑倩敏刘明月任亚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