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724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包括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通过生态过滤系统与雨水调蓄池系统连接,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实现对雨水的高效调蓄和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及过滤,对超标雨水实现溢流排放,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调蓄池的利用效率,对于降雨频繁及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A small sponge city ecological rainwater regulation and stor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sponge city ecological rainwater storage tank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ainwater storage tank system, a sunken green space collec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an ecological filtering system. The sunken green space collec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storage tank system through the ecological filtering system, and the sunken green space collec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an overflow rainwater pipe system. It realizes the efficient regulation and storage of rainwater, the natural purification and filtration of rainwater, the overflow discharge of excessive rainwater, and the ecological rainwater regulation and storage tank system of sponge City, which combines the infiltration, stagnation, storage, purification, utilization and Drainage Technolo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saves water resources and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gulation and storage tank. It is available in the areas with frequent rainfall and water shortage Great use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地区,雨水都是通过地面径流直接排放至雨水管网,最后汇入城市河道,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雨水管网的负担,而且对于重现期较大的暴雨,很多城市目前的市政雨水管网系统难以承担,城市的雨水径流量较大,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城市的内涝。对于相对比较缺水的地区,雨水的大量排放对城市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浪潮的背景下,对于城市的某一些有内涝防治及雨水回用需求的区域,需要考虑开发一种小型的雨水控制调蓄及回用功能的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我国对城市的水问题日益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的不透水面积日益加大,目前城市内涝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大暴雨天气,大量的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最后流入城市河道,雨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过量的雨水径流量也会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在海面城市建设的浪潮中,需要加入海绵城市的生态建设理念,并将城市雨水回用及洪峰削减的海绵城市生态型雨水调蓄池系统运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峰值流量,降低城市内涝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促进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的渗、滞、蓄、用、排的海绵城市精神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实现对于水的高效管理及利用改善城市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实现对雨水的高效调蓄和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及过滤,对超标雨水实现溢流排放,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调蓄池的利用效率,对于降雨频繁及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包括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通过生态过滤系统与雨水调蓄池系统连接,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设有雨水净化的植物。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下凹式绿地的上端一侧设有开口路缘石。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人工填料层、砂层、砾石层、透水土工布和钢丝网。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溢流式雨水管系统包括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与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溢流管的下端与雨水检查口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管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设置于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内,溢流管的下端连接有雨排水横管,雨排水横管与雨水检查口联通。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调蓄池系统的进水口低于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的渗透面,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的入口高程低于溢流式雨水管系统的进口。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调蓄池系统包括调蓄池,调蓄池内设有雨水回用泵,雨水回用泵连接有雨水回用管接口。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调蓄池中还设置有排空泵。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调蓄池的上端设有雨水检查井。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可以对流经的雨水进行初步净化和截留,对径流雨水具有一定的滞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雨水径流量进行削减,可以更多的利用生态净化的作用,实现对雨水的高效调蓄和对雨水的自然净化,自然过滤,而且可以对超标雨水实现溢流排放,且不影响汇水区的雨水过流能力,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利用下凹式绿地、溢流式雨水口等的生态雨水净化系统进行集成,并将调蓄池的调蓄及回用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调蓄池的利用效率,对于降雨频繁及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2.通过下凹式绿地、溢流式雨水管、生态净化过滤系统、雨水调蓄池系统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生态净化,本生态调蓄池系统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将下凹式绿地中植被的净化功能进行较好的应用,并充分发挥调蓄池的调蓄及净化作用,充分的利用了各设施的功能,可以实现对雨水峰值流量的削减,缓解城市的内涝,并通过下凹式绿地的净化作用,实现对面源污染的控制,通过调蓄池的雨水回用作用,提高了城市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的雨水流向示意图;图中,1-调蓄池,2-雨水检查井,3-人工填料层,4-砂层,5-砾石层,6-透水土工布,7-钢丝网,8-溢流口,9-下凹式绿地,10-开口路缘石,11-溢流管,12-雨排水横管,13-雨水检查口,14-雨水回用泵,15-雨水回用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包括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通过生态过滤系统与雨水调蓄池系统连接,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生态过滤系统的上端与下凹式绿地9的底部连接,生态过滤系统的下端与调蓄池1的进口连接,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较重要的一类LID控制措施,可以对流经的雨水进行初步净化和截留,对径流雨水具有一定的滞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雨水径流量进行削减。进一步地,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人工填料层3、砂层4、砾石层5、透水土工布6和钢丝网7;人工填料层3与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连接,钢丝网7与雨水调蓄池系统的进水口连接,可以对进入雨水调蓄池1前的雨水中的颗粒物、沙砾、悬浮固体进行初步的拦截,使进入调蓄池1的雨水能保持较好的水质。进一步地,外层是由钢丝网7结构组成,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钢丝网7的间距为3-5cm左右,钢丝网7中的砾石的尺寸为直径6-10cm左右。进一步地,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9,下凹式绿地9内设有雨水净化的植物;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能进行较好的拦截和去除。进一步地,下凹式绿地9的汇水地面要求有一定的坡度1%-10%。进一步地,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溢流式雨水管系统包括溢流管11,溢流管11的上端与下凹式绿地9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溢流管11的下端与雨水检查口13连接;溢流式雨水管的进口高度应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雨水优先进入调蓄池系统,当调蓄池中雨水蓄满后通过溢流式雨水口进行排出,流入到雨水检查井2中,进入市政雨水管网。进一步地,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通过生态过滤系统与雨水调蓄池系统连接,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调蓄池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和生态过滤系统,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通过生态过滤系统与雨水调蓄池系统连接,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有溢流式雨水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设有雨水净化的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绿地的上端一侧设有开口路缘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人工填料层、砂层、砾石层、透水土工布和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溢流式雨水管系统包括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与下凹式绿地收集净化系统连接,溢流管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标姜家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