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94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触线外沿打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从下至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通腔,其中,所述通腔的第一端的口径小于所述通腔的第二端的口径;以及打磨结构,所述打磨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其中,通过推动所述外壳体便能带动所述打磨结构在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该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具有打磨效果好和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的优点。

A grinding tool for the outer edge of sliding contact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rindi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sliding contact line, and discloses a grinding tool for the outer edge of the sliding contact l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the shell body is sleev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part to be polished of the sliding contact line,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shell body has a through cavity which gradually increases in radial size from bottom to top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wherein the caliber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through cavity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hrough cavity The caliber of the second end; and the grinding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hrough cavity of the shell body, wherein, by pushing the shell body, the grinding structure can be driven to grind at the position to be polished of the sliding contact 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grinding effect and normal operation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
本技术涉及滑触线外沿打磨
,特别是涉及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
技术介绍
滑触线作为翻箱机、穿梭车的重要供电设备,滑触线的安装好坏对供电设备的运行有着重大意义。滑触线外沿在安装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磨损的情况,在两截滑触线进行组装时,中间会用一个塑料插头进行连接固定。但当滑触线的外沿形状有变形或者是有磨损时,就会导致塑料插头无法插入滑触线,从而无法实现滑触线间的顺利安装,影响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触线外沿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或磨损,从而导致滑触线间无法顺利连接,影响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从下至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通腔,其中,所述通腔的第一端的口径小于所述通腔的第二端的口径;以及打磨结构,所述打磨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其中,通过推动所述外壳体便能带动所述打磨结构在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其中,所述打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为多个并呈间隔式设置。其中,在所述凸部的顶端构造有光滑圆弧面。其中,多个所述凸部分别沿所述通腔的周向呈间隔式设置,多个所述凸部的顶端共同构造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口径小于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轮廓尺寸。其中,多个所述凸部分别沿所述通腔的轴向呈螺旋式分布。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其中一侧构造有敞开口,其中,所述敞开口的口径小于等于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轮廓尺寸。其中,所述敞开口通过瓶颈口与所述通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制造材质为绝缘材质。其中,所述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相连接并能促使所述外壳体带动所述打磨结构沿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驱动部件通过焊接或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相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先将该外壳体套设在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然后,对该打磨结构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该打磨结构能够在该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往复运动。这样,通过打磨结构与待打磨部位的不断摩擦,从而便可以达到修整滑触线的边角和磨损部位的目的,将发生变形或是磨损的滑触线快速地打磨成标准的形状。这样,就可以确保滑触线间的顺利安装,避免滑触线间安装不牢固,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外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的外壳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的打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11:通腔;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敞开口;2:打磨结构;21:凸部;211:光滑圆弧面;22:通孔;3:驱动部件;4:瓶颈口;200:滑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包括外壳体1和打磨结构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外壳体1套设在滑触线200(见图4)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该外壳体1的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从下至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通腔11。其中,该通腔11的第一端111的口径小于该通腔11的第二端112的口径。也就是说,该外壳体1的通腔11的形状类似为锥形,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适应于滑触线200的外轮廓形状,同时,可以在打磨的过程中灵活地控制打磨的角度,从而使得滑触线200的待打磨区域能够被打磨的更加均匀。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该通腔11的第一端111为使用时的下端,该通腔11的第二端112为使用时的上端。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从而可以方便该外壳体1能够顺利地套设在滑触线200的外围,避免该外壳体1发生无法顺利安装的情况。该打磨结构2设置在该外壳体1的通腔11的内表面。其中,通过推动该外壳体1便能带动该打磨结构2在该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具体地,先将该外壳体1套设在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然后,对该打磨结构2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该打磨结构2能够在该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进行往复运动。这样,通过打磨结构2与待打磨部位的不断摩擦,从而便可以达到修整滑触线200的边角和磨损部位的目的,将发生变形或是磨损的滑触线200快速地打磨成标准的形状。这样,就可以确保滑触线200间的顺利安装,避免滑触线200间安装不牢固,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图1、图2和图2a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打磨结构2包括设置在该外壳体1的通腔11的内表面上的凸部21,该凸部21为多个并呈间隔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凸部21的设置,能够增强该打磨结构2与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之间的摩擦,从而起到修整待打磨部位的作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凸部21的大小可以不同,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尤其比较适用于对弯曲变形的部位的打磨。此外,通过增多凸部21的个数,从而可以增大该打磨结构2与待打磨部位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提高对待打磨部位的修整效率。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凸部21的顶端构造有光滑圆弧面211。具体地,该光滑圆弧面211的设置,在能够起到对待打磨部位进行很好地打磨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造成损伤,避免在打磨的过程中发生磨损的情况。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该凸部21分别沿该通腔11的周向呈间隔式设置。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了对待打磨部位在同一圆周方向上的打磨,避免存在打磨死角的情况,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打磨效率。多个该凸部21的顶端共同构造有一个通孔22,该通孔22的口径小于该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的外轮廓尺寸。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该外壳体1带着打磨结构2一起能够顺利地套设在滑触线200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另一方面,通过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从下至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通腔,其中,所述通腔的第一端的口径小于所述通腔的第二端的口径;以及/n打磨结构,所述打磨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其中,通过推动所述外壳体便能带动所述打磨结构在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从下至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通腔,其中,所述通腔的第一端的口径小于所述通腔的第二端的口径;以及
打磨结构,所述打磨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其中,通过推动所述外壳体便能带动所述打磨结构在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通腔的内表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为多个并呈间隔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部的顶端构造有光滑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触线外沿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部分别沿所述通腔的周向呈间隔式设置,多个所述凸部的顶端共同构造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口径小于所述滑触线的待打磨部位的外轮廓尺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阳崔庆育贺捷张福新张兵郭硕达岳嘉兴刘振强葛托李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