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42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43
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涉及发动机腔壳打磨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旋转轨迹呈扁长状设置的打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对腔壳表面的毛刺和砂土进行去除,却忽略了受限于腔壳的形状不规则,使得孔内及凹槽内得需要锉具进行打磨;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再次粘附于腔壳其他表面并对其刮伤;以及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粘附于打磨轮上,受其打磨轮使得毛刺和砂土易对腔壳表面造成二次刮伤的问题。

A kind of hand-held engine cavity gr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and-held engine cavity grind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gine cavity grinding tools, and comprises a grinding mechanism with a rotating track arranged in a oblate shap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burr and sand removal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vity shell in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but ignores the irregular shape limited by the cavity shell, so that files are needed to be polished in the holes and grooves; the burr and sand after grinding are easy to adhere to other surfaces of the cavity shell again and scratch it; and the burr and sand after grinding are easy to adhere to the grinding wheel, which makes the grinding wheel Burr and sand are easy to cause secondary scratch on the surface of cavit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腔壳打磨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其中发动机的腔壳作为整个发动机装配的载体,其中发动机在生产时,通过腔壳对其进行装配相关的零件,其中发动机腔壳在制造时,大多是采用铸造的方式,其中需要将流态的原料注入到砂型模具内进行浇铸成形,最后再将成形的腔壳与砂型模具分离出来。发动机外壳在压铸成型后,其表面不光滑,不仅有许多粘砂,而且也会有较多的毛刺,一般情况下会先对压铸成型后的发动机外壳进行抛丸,再进行粗磨与精磨,但是由于是实体铸件,质量较重,人工翻转后打磨十分吃力,不仅操作人员辛苦,而且降低企业生产效率,特别是中大型的特种发动机外壳,若是依靠人工翻转发动机外壳进行精磨,不仅打磨效率极其低下,而且一些边角处更是无法下手进行打磨。现如今已经有少数企业使用工装装夹发动机外壳后,再行打磨,但是由于其装置装夹不够稳定,使打磨时出现发动机外壳晃动,难以保证其打磨精度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21349561.2的专利,该专利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箱,且齿轮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主轴锁,所述齿轮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台,且连接台的下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砂轮,所述连接台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能够便于使用者将导线收纳,对导线进行有效的保护,方便其搬运该打磨装置,其次能够有效的对砂轮进行防护,避免发生砂轮割伤使用者的现象,增加其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能够防止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影响打磨工作的进行,增加其打磨原材料的均匀性,优化使用过程。随着该装置在对发动机腔壳打磨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其中利用该磨具再对腔壳的毛刺进行打磨时,受限于高速转动的打磨轮,使得打磨掉的毛刺及砂土易粘附到腔壳其他的表面上,使得易对腔壳的表面造成二次刮伤,还不便于对粘附后的毛刺及砂土进行清理,加大了劳动量的输出,并且受高速转动的打磨轮使得抛起的毛刺和砂土易使得周边工作环境变得浑浊,影响操作人员的加工使用。第二,其中腔壳内设有很多通道甚至凹槽,这便使得该打磨轮无法进入至该空间内,不便于对内部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得无法对该类位置进行打磨,使得还需操作人员后期利用锉具进行表面处理,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延长了工作时间。第三,其中打磨轮对腔壳表面长时间的打磨后,其中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粘附到打磨轮的毛刷之间,使得久而久之易限制毛刷之间的位移量,进而降低了毛刷对腔壳的打磨质量,且粘附于毛刷上的毛刺和砂土在打磨轮高速转动的状态下还易与腔壳表面发生二次接触,对表面造成摩擦刮伤。以上便是操作者在取出腔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研发人员均是围绕如何对腔壳表面的毛刺和砂土进行去除,却忽略了受限于腔壳的形状不规则,使得孔内及凹槽内得需要锉具进行打磨;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再次粘附于腔壳其他表面并对其刮伤;以及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粘附于打磨轮上,受其打磨轮使得毛刺和砂土易对腔壳表面造成二次刮伤的现象。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对腔壳表面的毛刺和砂土进行去除,却忽略了受限于腔壳的形状不规则,使得孔内及凹槽内得需要锉具进行打磨;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再次粘附于腔壳其他表面并对其刮伤;以及打磨后的毛刺和砂土易粘附于打磨轮上,受其打磨轮使得毛刺和砂土易对腔壳表面造成二次刮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包括旋转轨迹呈扁长状设置的打磨机构。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上还设有用以将其粘附的打磨料与其脱离的脱离机构。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上还设有用以将打磨料进行吸收的吸收部件。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呈扁长状转动设置的链条,所述链条上安装有随动设置的簇状毛刷。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簇状毛刷固接于所述链条的铰接轴上,且处于所述铰接轴的处于外侧的周壁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铰接轴处于外侧的周壁上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上固接有延展板,且所述簇状毛刷固接于所述延展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链条处于外侧的链节相固接,与处于内侧的链节相铰接,所述槽体开设于处于相对的内侧链节之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脱离机构包括沿所述链条转动轨迹固定设置的若干个刮料杆,所述刮料杆位于所述簇状毛刷的运动轨迹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刮料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簇状毛刷的运动方向相垂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吸收部件包括吸收通道,所述吸收通道上分接有用以匹配所述刮料杆的分接管,所述刮料杆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中空的导流道,且所述刮料杆的周壁上还开设有与导流道相连通的吸入口。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吸入口位于与所述簇状毛刷运动方向相对的周壁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刮料杆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接管,且若干所述分接管均位于同侧。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链条通过两个链轮转动安装,且两个所述链轮通过连板固定安装。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吸收通道包括两个腔壳,所述腔壳分居于所述连板的两侧,所述分接管对应连接于靠近其的所述腔壳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两个所述腔壳分别安装有导出管,两个所述排出管通过排出管连接于吸尘设备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板的一端还固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覆该端的簇状毛刷。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上还固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棱纹。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处于防护罩内的链轮上还安装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中呈扁长状设置,可以实现打磨件进入到腔壳的孔内及凹槽内,并对孔和凹槽的内腔、边沿进行高效打磨,克服了还需利用锉具进行打磨的操作,节省了劳动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打磨效率;其中利用簇状毛刷分别设置于转轴上,并且利用相邻的簇状毛刷之间的间距实现对腔壳表面进行缓冲式打磨,相对比于传统技术上打磨轮连续性与腔壳接触相对比,更加快速且高效的对腔壳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其中位于簇状毛刷运动轨迹内设有刮料杆,其中当簇状毛刷与刮料杆接触时,可以利用刮料杆对簇状毛刷进抵触变形,并对簇状毛刷上的附着物进行刮落,保证簇状毛刷的正常工作效率的同时,并且防止因附着物导致对腔壳表面造成二次刮伤的现象发生;其中刮料杆上设有吸入口可以实现当附着物刮落后,利用吸入口将附着物吸收进导流道,进而通过吸尘设备进行吸附收集,可以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轨迹呈扁长状设置的打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轨迹呈扁长状设置的打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上还设有用以将其粘附的打磨料与其脱离的脱离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上还设有用以将打磨料进行吸收的吸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呈扁长状转动设置的链条(1),所述链条(1)上安装有随动设置的簇状毛刷(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状毛刷(2)固接于所述链条(1)的铰接轴(15)上,且处于所述铰接轴(15)的处于外侧的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发动机腔壳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机构包括沿所述链条(1)转动轨迹固定设置的若干个刮料杆(13),所述刮料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厂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雷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