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青青专利>正文

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572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安装在阀座内,位于陶瓷片的下方,硅胶组由硅胶圈和铜套圈组装而成,硅胶圈的内壁上形成凹槽,铜套圈组装在此凹槽中。此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密闭性更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止水阀芯的技术,特别与陶瓷止水阀芯中硅胶组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陶瓷止水阀芯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阀座1’、控制杆2’、密封圈3’、垫圈5’、陶瓷片7A’和7B’、硅胶组8’以及卡簧9’组成,控制杆2’借助卡簧9’定位插置在阀座1’中,控制杆2’与阀座1’之间设有密封圈3’和垫圈5’,陶瓷片7A’和7B’、硅胶组8’依序安装在控制杆2’的下端、处于阀座1’内,且陶瓷片7B’借助其表面的凸棱71’与阀座1’内壁的凹槽12’配合定位安装在阀座1’内,硅胶组8’由硅胶圈82’、密封圈81’和铜套圈80’组装而成,密封圈81’设置在铜套圈80’的凹槽中,铜套圈80’套在硅胶圈82’的上方,为了消音,在阀座1’的出水口11’处还安装了消音罩6’,为了保证整个阀芯安装时的密闭性,阀座1’外还设有密封圈4’。使用时,通过旋转控制杆2’,带动陶瓷片7A’相对阀座1’和陶瓷片7B’转动,至阀座1’的出水口11’、陶瓷片7A’的出水口72’和陶瓷片7B’的入水口(图中未示出)相通时即为开启状态,至陶瓷片7A’的出水口72’和陶瓷片7B’的入水口(图中未示出)错位时即为关闭状态。详观上述结构的陶瓷止水阀芯,不难发现硅胶组8’由硅胶圈82’、密封圈81’和铜套圈80’三个零件组装而成,结构复杂,产生的死角较多,组装也复杂,加工制造及组装成本都较高;而且,陶瓷片7B’和硅胶组8’之间的密封是靠密封圈81’、铜套圈80’的顶面与陶瓷片7B’的底面配合来实现,硅胶组8’和阀座1’下端之间的密封是靠铜套圈80’的侧面与阀座1’的内壁配合来实现,密闭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密闭性佳的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硅胶组安装在阀座内,位于陶瓷片的下方,硅胶组由硅胶圈和铜套圈组装而成,硅胶圈的内壁上形成凹槽,铜套圈组装在此凹槽中。上述硅胶圈之凹槽的下槽壁进一步向硅胶圈中心突出,使硅胶圈下方的孔径进一步缩小,形成防止铜套圈从硅胶圈中脱落的挡台。上述硅胶圈的外壁上形成外凸的卡台,阀座的内壁上对应形成凹陷的卡槽,借助卡台卡入卡槽中,恰使硅胶圈固定在阀座中,防止硅胶组从阀座中脱落。上述硅胶圈的底面形成环形槽,用于提高与配合件之间的密闭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省去了一个密封圈,零件少,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加工制造及组装成本都更低;在使用中,铜套圈支撑固定硅胶圈,陶瓷片和硅胶组之间的密封是靠硅胶圈的顶面与陶瓷片的底面配合来实现,硅胶组和阀座下端之间的密封是靠硅胶圈的侧面与阀座的内壁配合来实现,密闭性明显提高,而且,在水压作用下,硅胶圈被挤压向外扩张,更紧密地与陶瓷片的底面及阀座的内壁配合,进一步提高密闭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陶瓷止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陶瓷止水阀芯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的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仍是安装在阀座1内,位于陶瓷片7B的下方。整个陶瓷止水阀芯主要由阀座1、控制杆2、密封圈3、垫圈5、陶瓷片7A和7B、硅胶组8以及卡簧9组成,为了消音,在阀座1的出水口处也安装了消音罩6,为了保证整个阀芯安装时的密闭性,阀座1外还设有密封圈4。各零件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技术的关键是硅胶组8如图2所示,由硅胶圈81和铜套圈82组装而成,硅胶圈81的内壁上形成凹槽811,铜套圈82组装在此凹槽811中,铜套圈82起着支撑固定硅胶圈81。这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省去了一个密封圈81’,零件少,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加工制造及组装成本都更低;陶瓷片7B和硅胶组8之间的密封是靠硅胶圈81的顶面与陶瓷片7B的底面配合来实现,硅胶组8和阀座1下端之间的密封是靠硅胶圈81的侧面与阀座1的内壁配合来实现,密闭性明显提高,而且,在水压作用下,硅胶圈81被挤压向外扩张,更紧密地与陶瓷片7B的底面及阀座1的内壁配合,进一步提高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将硅胶圈81之凹槽811的下槽壁812向硅胶圈81中心突出,使硅胶圈81下方的孔径进一步缩小,形成挡台,此挡台恰可防止铜套圈82从硅胶圈81中脱落。本技术还在硅胶圈81的外壁上形成外凸的卡台813,阀座1的内壁上对应形成凹陷的卡槽(图中未标号),借助卡台813卡入卡槽中,恰使硅胶圈81固定在阀座1中,防止硅胶组8从阀座1中脱落。另外,本技术在硅胶圈81的底面形成环形槽814,此环形槽可提高与配合件(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密闭性。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硅胶组安装在阀座内,位于陶瓷片的下方,其特征在于硅胶组由硅胶圈和铜套圈组装而成,硅胶圈的内壁上形成凹槽,铜套圈组装在此凹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硅胶圈之凹槽的下槽壁进一步向硅胶圈中心突出,形成防止铜套圈从硅胶圈中脱落的挡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硅胶圈的外壁上形成外凸的卡台,阀座的内壁上对应形成凹陷的卡槽,借助卡台卡入卡槽中,恰使硅胶圈固定在阀座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硅胶圈的底面形成环形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安装在阀座内,位于陶瓷片的下方,硅胶组由硅胶圈和铜套圈组装而成,硅胶圈的内壁上形成凹槽,铜套圈组装在此凹槽中。此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密闭性更佳。文档编号F16K3/00GK2830820SQ200520057728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吕青青 申请人:吕青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止水阀芯的硅胶组结构,硅胶组安装在阀座内,位于陶瓷片的下方,其特征在于:硅胶组由硅胶圈和铜套圈组装而成,硅胶圈的内壁上形成凹槽,铜套圈组装在此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吕青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