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954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包括用于固定展品的内框、罩于所述内框之外的外框以及用于将所述外框与内框可拆卸式固定的卡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框架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框架的外框不易拆卸的问题。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frame for fixing exhibits, an outer frame covered outside the inner frame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for detachable fixing the outer frame and the inne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The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outer frame of the frame is not easy to disassemble to a certain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框架结构
,特别是指一种框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增加。各类画作通常是人们比较倾向于展示在各种场所的首要选择,目前,各类画作已走进家庭、艺术场馆等场所。通常情况下,已经安装好的画作不会轻易移动,如果需要对画作的画框进行清洁或者更换时,需要将画作整体取下,借助拆装撬棒或者螺丝刀等辅助手段才能将画框进行拆装、更换。可以看出,画框的整体安装过程复杂及繁琐,需要用户提前准备好相关工具,且需要2次的拆装过程,浪费大量时间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框架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框架的外框拆卸不易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框架,包括用于固定展品的内框、罩于所述内框之外的外框以及用于将所述外框与内框可拆卸式固定的卡接机构。可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配合组件、传动部件和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卡接配合组件实现所述外框与内框的分离,以使所述外框从所述内框上拆卸。可选的,所述卡接配合组件为卡扣和卡槽,所述传动部件为连杆;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内框的外侧壁,所述卡扣、连杆和触发部件设置于所述外框,且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卡扣,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触发部件,通过所述触发部件带动所述连杆运动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分离。可选的,所述连杆在所述卡扣与触发部件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外框内侧的转轴,所述触发部件为按键和弹性件,所述按键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按键施加的弹力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槽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外框与内框连接时,所述卡扣能够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以所述转轴为旋转支点,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扣产生与所述弹性件受到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使所述卡扣离开所述卡槽。可选的,所述按键朝向内框的一面设置所述弹性件,所述按键远离内框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外框的外侧壁设置有通孔,当所述外框与内框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与内框的外侧壁接触且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通孔中。可选的,所述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外框通过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杆固定。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两根连杆,所述两根连杆相对于所述触发部件对称设置;所述卡接配合组件包括两个卡扣和两个卡槽,所述两个卡扣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连杆上;对应于所述两个卡扣,所述两个卡槽设置于所述内框的外侧壁。可选的,所述外框的内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传动部件和触发部件设置在所述通槽内。可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组,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框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四组,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框的四周。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框架,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框中。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外框和内框之间设置卡接机构,使所述外框通过所述卡接机构与所述内框可拆卸式连接,从而能够很容易将外框拆下,在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的同时也不需要将已经挂起的画作取下即可方便的进行外框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去掉外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中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中的其中一个卡扣与内框相配合的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c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中卡接机构的触发部件与内框相配合的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d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中另一个卡扣与内框相配合的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装配完成后的主视图;图4c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实施例装配完成后的后视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框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框架的外框拆卸不易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框架,包括用于固定展品的内框10、罩于所述内框10之外的外框20以及用于将所述外框20与内框10可拆卸式固定的卡接机构30。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通过设置卡接机构,使所述外框通过所述卡接机构与所述内框可拆卸式连接,从而能够很容易将外框拆下,在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的同时也不需要将已经挂起的画作取下即可方便的进行外框的更换。可选的,所述框架可以是用于展示画作的画框,也可以是用于展示其他内容(如广告)的框架,只要是具备框架结构的物品,均可使用前述的框架。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述卡接机构30包括卡接配合组件31a/31b、传动部件32a/32b和触发部件33,所述卡接配合组件31a/31b被配置为将所述外框20与内框10卡接固定;所述触发部件3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32a/32b带动所述卡接配合组件31a/31b实现所述外框与内框的彼此分离,以使所述外框20从所述内框10上拆卸。通过卡接配合组件、传动部件和触发部件的设计,使得当对触发部件进行触发操作时,即可经传动部件带动卡接配合组件实现外框与内框的彼此分离,从而实现外框从内框上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a~3d所示,所述卡接配合组件31a/31b为卡扣311a/311b和卡槽312a/312b(参考图4a),所述传动部件为连杆321a/321b;所述卡槽312a/312b设置于所述内框的外侧壁,所述卡扣311a/311b、连杆321a/321b和触发部件33设置于所述外框20,且所述连杆321a/321b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卡扣311a/311b,所述连杆321a/321b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触发部件33,通过所述触发部件33带动所述连杆321a/321b运动使所述卡扣311a/311b与所述卡槽312a/312b分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仅是给出了所述卡接机构3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实际上,可以知道,通过触发部件经传动部件带动卡接配合组件分离或卡接的实现方式还有很多种,只要其他可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路范围内,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a~3d所示,所述连杆321a/321b在所述卡扣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展品的内框、罩于所述内框之外的外框以及用于将所述外框与内框可拆卸式固定的卡接机构;/n其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配合组件、传动部件和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卡接配合组件实现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的彼此分离,以使所述外框从所述内框上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展品的内框、罩于所述内框之外的外框以及用于将所述外框与内框可拆卸式固定的卡接机构;
其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配合组件、传动部件和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卡接配合组件实现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的彼此分离,以使所述外框从所述内框上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配合组件为卡扣和卡槽,所述传动部件为连杆;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内框的外侧壁,所述卡扣、所述连杆和所述触发部件设置于所述外框,且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卡扣,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触发部件,通过所述触发部件带动所述连杆运动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在所述卡扣与触发部件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外框内侧的转轴,所述触发部件为按键和弹性件,所述按键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按键施加的弹力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槽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连接时,所述卡扣能够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按键被按压时,以所述转轴为旋转支点,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扣产生与所述弹性件受到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使所述卡扣离开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民曹磊任妍王子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