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柜倒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57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柜倒拆法,而本方案通过开挖工作坑和安装坑的方式将千斤顶移动至气柜的正下方,减少了在气柜上破拆通道时高空作业的不安全性,并且开挖的工作坑也适用于对千斤顶进行固定,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本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调整千斤顶的时间,施工人员可以对气柜进行不间断拆卸,从而提高了拆卸气柜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周期。并且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对气柜的状态进行调整,提高气柜的抗风能力。

A method of gasometer reverse dismantl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tank reverse dismantling method. In this scheme, the jack is moved to the right lower part of the air tank by excavating the working pit and the installation pit, which reduces the insecurity of working at height when the air tank is demolished, and the excavated working pit is also suitable for fixing the jack, reducing the cost and risk.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is scheme reduces the time of adjusting the jack,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an dismantle the gas holder continuously, thu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disassembling the gas holder and reduc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state of the gas holder can be adjusted in tim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improve the wind resistance of the gas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柜倒拆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柜拆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柜倒拆法。
技术介绍
大容积干式储气罐(气柜)广泛用于冶金行业焦炉煤气的储存的城市民用、商用燃气的储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建起大批稀油密封干式储气柜。这些储气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锈蚀严重失去维修价值,或因城市开始陆续使用天然气而停用,很多需要拆除。现有的拆除方法有多种,包括国内常用的自上而下拆除的“顺拆法”,国外也有使用定向爆破把整个气柜从底部掀翻后再分拆,但成本都较高,需要大量的脚手架费用或炸药费用等,以及难以避免要高空作用,增加了工程的难度。现有的一种气柜倒拆方法,把多边形气柜下方相邻的立柱分成两组,将其中一组立柱拆除后用千斤顶替换和支撑,然后通过交替承载复合的方法把整个气柜筒体降下来,在接近地面的位置进行分段切割拆除作业,从而逐渐将整个气柜拆除。该方法对多台千斤顶的同步性要求较高才能安全下降,并且交替承载载荷的下降方式在拆除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千斤顶,使得拆除的空置期较长,降低了拆除作业的效率,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柜倒拆法,具有提高拆除效率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柜倒拆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气柜,将气柜内油沟底板和活塞的油污进行清理,抽运走清洗的油污水,对仍有油污迹的地方铺设砂土层;步骤二:拆除气柜底部;步骤三:开挖工作坑,在气柜正下方开挖用于放置千斤顶的工作坑,同时在气柜外开挖安装坑,并将安装坑与工作坑导通,工作坑、安装坑的深度大于千斤顶收缩状态时的长度;步骤四:安装吊装装置,在气柜内和气柜外分别安装起重机,两组起重机分别位于工作坑和安装坑正上方;步骤五:调整千斤顶位置,通过起重机将千斤顶下放至安装坑内并通过两组起重机的配合将千斤顶运送至工作坑内,并且将千斤顶悬挂在工作坑内使千斤顶顶端高于气柜底部;步骤六:固定千斤顶,在千斤顶缸体外周固定有与地面插接的支撑杆,并在工作坑内搭设模板和钢筋框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座;步骤七:顶撑气柜,千斤顶的活塞杆与柜体顶部抵接,然后将气柜底部立柱切割拆除使气柜通过千斤顶进行支撑;步骤八:拆除气柜,千斤顶的活塞杆每次下降固定的高度,施工人员将气柜底部的下降部分切割拆除,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将气柜完全拆除。通过上述设置,拆除之前先进入气柜内对油污进行清理,减少气柜内的可燃物,进而减少在拆除过程中因切割产生的火花发生燃烧危险的情况,在清理油污和拆除气柜底部之前可以先将气柜外周面切割拆除出供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出的通道。在气柜正下方的地面开挖用于放置千斤顶的工作坑,工作坑与气柜的中心同轴设置,同时气柜投影面积外的地面开挖安装坑,安装坑和工作坑相互连通且深度均大于千斤顶收缩状态时的长度,从而可以供千斤顶从气柜外运输至气柜的正下方。因为气柜的高度较高,所以需要选用的千斤顶的最大总长度要能够满足与气柜顶部抵接,此时千斤顶的缸体较长,要从气柜外进入气柜内需要在气柜外周面开设较大的通道,需要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而本方案通过开挖工作坑和安装坑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的不安全性,并且开挖的工作坑也适用于对千斤顶进行固定,降低了成本和风险。采用常规的吊装装置如起重架搭配电动葫芦等,便于对千斤顶进行运输且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固定千斤顶前先将千斤顶的缸体悬挂在远离工作坑底部一定高度,从而提高千斤顶的有效工作行程,使千斤顶能够与气柜的内顶面抵接。在千斤顶外周面固定有与工作坑的侧壁插接的支撑杆,支撑杆提高了千斤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性和自身的稳定性。其中工作坑大于千斤顶的缸体,通过在工作坑内搭设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基座,对千斤顶的缸体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千斤顶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钢筋框架有利于提高基座的整体强度。将千斤顶的活塞杆伸长至与柜体的内顶面抵接,将气柜的所有立柱切割拆除后气柜的整体即由千斤顶进行支撑。通过不断收缩千斤顶的活塞杆,将气柜逐渐下方,使气柜的底部始终处于施工人员便于拆卸的高度,从而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调整千斤顶的时间,施工人员可以对气柜进行不间断拆卸,从而提高了拆卸气柜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周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所述气柜顶面水平的承力杆,若干所述承力杆之间沿活塞杆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水平设置且沿活塞杆的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的若干承力杆,增加了活塞杆与气柜内顶面的接触面积,并且形成支撑面,使气柜的重心更容易处于该支撑面内,进而提高了千斤顶顶撑气柜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六中,在所述在千斤顶缸体外周固定有与地面插接的支撑杆之后且在所述在工作坑内搭设模板和钢筋框架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工作坑底部自下而上铺设碎石层和混凝土基层。通过上述设置,在工作坑底部依次铺设碎石层和混凝土层,提高了工作坑底部的支撑能力,介绍工作坑底部在承力过程中塌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千斤顶的缸体外周面固定,另一端插入所述工作坑的侧壁。通过上述设置,先将支撑杆的一端插接进工作坑的侧壁,再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缸体外周面焊接固定,从而提高了千斤顶的缸体与地面支架的连接关系,减少千斤顶在承力过程中倾斜的情况,并且在浇筑水泥形成基座的过程中,减少水泥的冲击使得千斤顶移位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气柜下方的地面开设有供所述气柜插入的圆环型的支撑坑。通过上述设置,在气柜下方的地面开设圆环形的支撑坑,支撑坑的厚度略大于气柜的壁厚,从而使气柜可以在活塞杆收缩的情况下底部下沉至支撑坑内。从而在发生台风的时候,可以将活塞杆收缩,并将气柜的外壁下降至支撑坑中,从而通过支撑坑对气柜的限位作用,提高了气柜的抗风能力,从而弥补了气柜在切除立柱后抗风力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六中,在所述在工作坑内搭设模板和钢筋框架之后且在所述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座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千斤顶的缸体外周包覆有隔离层。通过上述设置,在千斤顶的缸体外周包覆有隔离层,隔离层选用聚氨酯泡沫或无纺布等现有的隔离材料,从而减少混凝土直接与千斤顶的缸体接触对千斤顶的损坏,使千斤顶可以重复利用并且方便施工结束后移出千斤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三中,在所述在气柜正下方开挖用于放置千斤顶的工作坑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气柜的几何中心,确定工作坑的开挖位置与所述气柜的几何中心垂直共线。通过上述设置,施工人员进入气柜内测量出气柜的几何中心,作为气柜的重心,然后将工作坑的开挖位置设置在与几何中心垂直的下方地面,从而使千斤顶在顶撑气柜时能更好地支撑气柜的重心,减少因重心与支撑点偏移而产生的扭矩,进而使千斤顶顶撑气柜的过程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步骤七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气柜的顶端的四个方向各系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与固定在地面的手拉葫芦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钢丝绳对气柜的牵拉,且钢丝绳另一端与地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柜倒拆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清理气柜(1),将气柜(1)内油沟底板和活塞的油污进行清理,抽运走清洗的油污水,对仍有油污迹的地方铺设砂土层;/n步骤二:拆除气柜(1)底部;/n步骤三:开挖工作坑(2),在气柜(1)正下方开挖用于放置千斤顶(4)的工作坑(2),同时在气柜(1)外开挖安装坑(3),并将安装坑(3)与工作坑(2)导通,工作坑(2)、安装坑(3)的深度大于千斤顶(4)收缩状态时的长度;/n步骤四:安装吊装装置,在气柜(1)内和气柜(1)外分别安装起重机(5),两组起重机(5)分别位于工作坑(2)和安装坑(3)正上方;/n步骤五:调整千斤顶(4)位置,通过起重机(5)将千斤顶(4)下放至安装坑(3)内并通过两组起重机(5)的配合将千斤顶(4)运送至工作坑(2)内,并且将千斤顶(4)悬挂在工作坑(2)内使千斤顶(4)顶端高于气柜(1)底部;/n步骤六:固定千斤顶(4),在千斤顶(4)缸体(41)外周固定有与地面插接的支撑杆(44),并在工作坑(2)内搭设模板和钢筋框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座(6);/n步骤七:顶撑气柜(1),千斤顶(4)的活塞杆(42)与柜体顶部抵接,然后将气柜(1)底部立柱切割拆除使气柜(1)通过千斤顶(4)进行支撑;/n步骤八:拆除气柜(1),千斤顶(4)的活塞杆(42)每次下降固定的高度,施工人员将气柜(1)底部的下降部分切割拆除,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将气柜(1)完全拆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柜倒拆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理气柜(1),将气柜(1)内油沟底板和活塞的油污进行清理,抽运走清洗的油污水,对仍有油污迹的地方铺设砂土层;
步骤二:拆除气柜(1)底部;
步骤三:开挖工作坑(2),在气柜(1)正下方开挖用于放置千斤顶(4)的工作坑(2),同时在气柜(1)外开挖安装坑(3),并将安装坑(3)与工作坑(2)导通,工作坑(2)、安装坑(3)的深度大于千斤顶(4)收缩状态时的长度;
步骤四:安装吊装装置,在气柜(1)内和气柜(1)外分别安装起重机(5),两组起重机(5)分别位于工作坑(2)和安装坑(3)正上方;
步骤五:调整千斤顶(4)位置,通过起重机(5)将千斤顶(4)下放至安装坑(3)内并通过两组起重机(5)的配合将千斤顶(4)运送至工作坑(2)内,并且将千斤顶(4)悬挂在工作坑(2)内使千斤顶(4)顶端高于气柜(1)底部;
步骤六:固定千斤顶(4),在千斤顶(4)缸体(41)外周固定有与地面插接的支撑杆(44),并在工作坑(2)内搭设模板和钢筋框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座(6);
步骤七:顶撑气柜(1),千斤顶(4)的活塞杆(42)与柜体顶部抵接,然后将气柜(1)底部立柱切割拆除使气柜(1)通过千斤顶(4)进行支撑;
步骤八:拆除气柜(1),千斤顶(4)的活塞杆(42)每次下降固定的高度,施工人员将气柜(1)底部的下降部分切割拆除,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将气柜(1)完全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柜倒拆法,其特征是:所述千斤顶(4)的活塞杆(42)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所述气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祈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