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61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针对凸轮转动所带来的动力比较小,不一定能够达到摧毁墙面的效果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机壳的一侧在第二隔板的底端处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口,所述第二隔板与机壳的底端内壁之间在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铷磁铁和电磁铁,可以通过给电磁铁供电而通过电生磁,使电磁铁与铷磁铁相斥,从而推动冲击柱移动对墙面进行撞击,而撞击力度的大小可由电流大小来调控,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且由于铷磁铁不会被电磁铁磁化导致极性转变,故刻意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A wall break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wall remov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power brought by the cam rot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it is not necessarily able to destroy the wall, the following scheme is proposed, including a cas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nner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cas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partition, and one side of the casing is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A first circular opening is provided, and a third partit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partition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casing on the side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circular opening. By setting rubidium magnet and electromagnet, the electromagnet and rubidium magnet can be repelled by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hrough power supply of electromagnet, so as to push the impact column to move to impact the wall, and the impact forc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urrent size, without insufficient power, and because rubidium magnet will not be magnetized by electromagnet, the polarity change is deliberately guaranteed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来越多的老旧房屋需要被拆除,然后在该地基上建造新楼,而在拆除墙壁时一般都是工人们手持重锤进行敲击,这样的效率非常低。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5727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拆墙装置,包括有底板、车轮、左架、顶板、安装座、固定座、水泵、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喷头、水箱、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等;底板底部对称设有车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左架,左架左侧中部设有推手,左架顶部设有顶板,底板顶部右侧设有固定板。上述专利中利用电动机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撞块移动来进行拆墙,但是由于凸轮转动所带来的动力比较小,不一定能够达到摧毁墙面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超声诊断报告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机壳的一侧在第二隔板的底端处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口,所述第二隔板与机壳的底端内壁之间在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机壳的两侧内壁在第二隔板的底端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机壳在两个滑槽处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开口,且挡板在圆形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冲击柱,且冲击柱靠近第三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铷磁铁。优选地,所述挡板远离铷磁铁的一侧与机壳靠近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挡板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且挡板在两个缺口的底端处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均套设有滑轮。优选地,所述机壳的顶端内壁与第二隔板的顶端之间在挡板的上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在第一隔板靠近第三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源模块。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在电源模块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金属触片,所述机壳的顶端内壁在金属触片的上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珠,所述钢珠、第一弹簧和金属触片的距离之和大于机壳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的正极与电磁铁的正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电磁铁的负极与第一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金属触片与直流电源模块的负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在第一隔板远离第三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隔板在第二滑槽处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远离二滑块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直径为1毫米。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在第二滑槽远离第一隔板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第二隔板在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在凹槽处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部。优选地,所述所述机壳远离直流电源模块的一侧在第二隔板的顶端处开设有矩形开口,且机壳在矩形开口的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合页,两个所述合页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优选地,所述机壳靠近电磁铁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机壳的底端靠近把手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所述机壳的底端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轮子。优选地,所述把手靠近机壳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且把手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呈尖锥形,且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铷磁铁和电磁铁,可以通过给电磁铁供电而通过电生磁,使电磁铁与铷磁铁相斥,从而推动冲击柱移动对墙面进行撞击,而撞击力度的大小可由电流大小来调控,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且由于铷磁铁不会被电磁铁磁化导致极性转变,故刻意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第一弹簧、钢珠和金属触片,通过将三者串联入电路中,可以使钢珠与金属触片接触时电路即可被接通,钢珠与金属触片不接触时电路即可被关断,从而利用冲击柱在撞击墙面时受到的墙面的反作用力,使得钢珠摆动从而断开电路,且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该电路又可自动接通,故让冲击柱可以随电路的接通与关断来反复砸击墙体。3、通过在水箱的底端一侧开设直径为1毫米的出水口,可以让水箱中的水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出水口处水的重力无法突破水面的张力,使水不会从出水口处落下,而在进行墙面摧毁时设备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从而产生振动,此时水即可从出水口处流出,起到降尘的作用。4、通过设置T形的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可以在使用装置拆墙时将水箱从装置内部抽出,然后利用两个卡块即可通过固定第二滑块将水箱的位置固定,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便携性。5、通过设置螺纹杆,且由于螺纹杆的底端为尖锥形,故在使用装置时只需扭动把手使螺纹杆转动即可使得螺纹杆进入地面,从而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受墙体的后坐力移动,影响拆墙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机壳的右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挡板的侧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水箱的仰视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1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第二隔板的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2中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的剖视图。图中:机壳1、第一弹簧2、第一隔板3、水箱4、第二隔板5、冲击柱6、第二弹簧7、支架8、轮子9、挡板10、金属触片11、钢珠12、铷磁铁13、第三隔板14、电磁铁15、固定桩16、支脚17、把手18、直流电源模块19、第一门板20、第二门板21、合页22、第一滑块23、缺口24、出水口25、第二滑块26、第三弹簧27、卡块28、第二滑槽29、转动杆30、滑轮31、旋钮32、螺纹套33、螺纹杆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两侧内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5,机壳1的一侧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口,第二隔板5与机壳1的底端内壁之间在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14,第三隔板14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5,机壳1的两侧内壁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机壳1在两个滑槽处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两个第一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10,挡板10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开口,且挡板10在圆形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冲击柱6,且冲击柱6靠近第三隔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铷磁铁13,故利用电磁铁15产生磁力推动冲击柱6即可完成砸墙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5),所述机壳(1)的一侧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口,所述第二隔板(5)与机壳(1)的底端内壁之间在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4)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5),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机壳(1)在两个滑槽处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开口,且挡板(10)在圆形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冲击柱(6),且冲击柱(6)靠近第三隔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铷磁铁(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5),所述机壳(1)的一侧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口,所述第二隔板(5)与机壳(1)的底端内壁之间在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4)远离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5),所述机壳(1)的两侧内壁在第二隔板(5)的底端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机壳(1)在两个滑槽处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开口,且挡板(10)在圆形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冲击柱(6),且冲击柱(6)靠近第三隔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铷磁铁(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远离铷磁铁(13)的一侧与机壳(1)靠近第一圆形开口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挡板(10)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24),且挡板(10)在两个缺口(24)的底端处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两个所述转动杆(30)的外部均套设有滑轮(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端内壁与第二隔板(5)的顶端之间在挡板(10)的上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5)的顶端在第一隔板(3)靠近第三隔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源模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5)在电源模块(19)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金属触片(11),所述机壳(1)的顶端内壁在金属触片(11)的上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所述第一弹簧(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珠(12),所述钢珠(12)、第一弹簧(2)和金属触片(11)的距离之和大于机壳(1)与第二隔板(5)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拆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9)的正极与电磁铁(15)的正极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凡钱光华林少龙徐盖陈子杰陈登意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河图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