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12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相固定;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喷涂机构旋转,以使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螺旋辊刷机构,螺旋辊刷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螺旋辊刷机构旋转,以使螺旋辊刷机构在管道内壁辊刷出螺旋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螺旋辊刷机构对喷涂的保护层材料行螺旋辊刷,避免了保护层材料顺着管道内壁下淌,同时螺旋辊刷机构刷出的螺旋路径可调整管道内部热气流走向,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pipeline inner lining protective lay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peline lining protective layer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mechanism; a spray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spray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drive the spraying mechanism to rotate, so that the spraying mechanism can spray the protective layer material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line; a screw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lso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spiral roller brush mechanism, so that the spiral roller brush mechanism can brush out the spiral path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line. In the invention, the spraying mechanism sprays the protective layer material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spiral roller brush mechanism applies the spiral roller brush to the sprayed protective layer material to avoid the protective layer material flowing dow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l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spiral path brushed by the spiral roller brush mechanism can adjust the hot air flow direction inside the pipeline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炉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工业炉的管道内衬从壳体向内依次包括硅钙板和粘土砖,粘土砖环形砌筑完成后,由监理人员阶段性检查砌筑质量,然后在粘土砖表面涂刷一种保护层,以使砌体整齐和负荷均衡,并可使砌体构成严密的整体,以抵抗外力的破坏并防止热气流冲刷,提高砌砖体抗渣能力等高温性能,有助于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狭长管道内壁保护层的常规涂刷工艺包括辊刷和喷涂。在管道内部进行辊刷工艺时,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难以作业。辊刷工艺采用的辊筒为圆柱体,以管道内壁的周向一圈一圈地进行辊刷,会留下与管道轴向相垂直的辊印,将来无法避免的会与热气流形成阻力,导致保护层脱落。喷涂工艺是利用高压将保护层材料经过喷枪喷嘴喷出,在保护层材料喷出的时候,由于压力差比较大,高压保护层材料瞬间被雾化成许多细小的颗粒并打到管道内壁上,随着保护层材料颗粒的不断喷出,保护层材料颗粒在管道内壁上紧密的堆积,形成一层质地均匀的保护层。但这种方式也常常需要稀释保护层材料,增加输送管道的流动性,造成喷涂出来的保护层材料顺着管道内壁下淌,最终晾干之后的保护层也存在提前脱落的隐患。另外,工业炉管道内部的热气流温度不均,也是造成保护层膨胀不均而提前脱落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喷涂保护层材料时喷涂材料会顺着管道内壁下淌,并留下与管道轴向相垂直的辊印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相固定;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喷涂机构旋转,以使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螺旋辊刷机构,螺旋辊刷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螺旋辊刷机构旋转,以使螺旋辊刷机构在管道内壁辊刷出螺旋路径。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中心轴;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中心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与驱动机构相固定;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与中心轴的第二端相连接,并可沿中心轴的轴向移动,以及固定于中心轴的第一预设位置;可沿中心轴的轴向和径向伸缩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连接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一移动座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座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座相铰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相铰接。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螺旋辊刷机构包括:中心联杆,中心联杆的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中心联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座,第二移动座设置于中心联杆上,并可沿中心联杆的轴线移动,以及固定于中心联杆的第二预设位置;可沿中心联杆的轴向和径向伸缩的多个辊刷组件,各辊刷组件均连接于第二固定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并且,各辊刷组件沿中心联杆的周向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每个辊刷组件均包括: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的连接于第二固定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辊刷部,辊刷部与第二支撑机构可滑动地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固定座相铰接,第三支撑杆的第二端与辊刷部可滑动地相连接;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移动座相铰接,第四支撑杆的第二端与辊刷部相铰接,并且,第四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相铰接。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辊刷部包括:轴座,轴座与第二支撑机构可滑动地相连接;辊轴,辊轴与轴座固定连接,并且,辊轴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联杆的中心轴线呈夹角设置;辊筒,辊筒可转动地套设于辊轴外。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喷涂机构包括:储料器;输送管路,输送管路的第一端与储料器相连通,输送管路的第二端与喷头相连通;喷头与驱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旋转台,旋转台与第一支撑机构相连接;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台相连接,以驱动旋转台旋转。本专利技术中,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螺旋辊刷机构则对喷涂的保护层材料行螺旋辊刷,避免了喷涂出来的保护层材料顺着管道内壁下淌,同时螺旋辊刷机构可在保护层材料上留下螺旋的引流辊印,从而可以适当调整管道内部热气流走向,使管道形成温度均衡的内部环境,进一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节第一支撑机构,使第一支撑机构与管道内壁接触,将螺旋辊刷机构移至管道内壁保护层施工的起始端,并使螺旋辊刷机构的外轮廓尺寸与管道内壁相适配;使螺旋辊刷机构吸收保护层材料,并到达螺旋辊刷机构的饱和吸浆量;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涂,完成一环的喷涂作业后,将喷涂机构移动至下一喷涂区域,同时带动螺旋辊刷机构进入之前的喷涂区域进行辊刷。本专利技术中,喷涂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螺旋辊刷机构则对喷涂的保护层材料行螺旋辊刷,避免了喷涂出来的保护层材料顺着管道内壁下淌,同时螺旋辊刷机构可在保护层材料上留下螺旋的引流辊印,从而可以适当调整管道内部热气流走向,使管道形成温度均衡的内部环境,进一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涂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涂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螺旋辊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螺旋辊刷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中,单个辊筒在管道内壁辊刷作业的路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机构(1);/n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相固定;/n喷涂机构(3),所述喷涂机构(3)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喷涂机构(3)旋转,以使所述喷涂机构(3)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n螺旋辊刷机构(4),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还用于驱动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旋转,以使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在管道内壁辊刷出螺旋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机构(1);
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相固定;
喷涂机构(3),所述喷涂机构(3)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喷涂机构(3)旋转,以使所述喷涂机构(3)对管道内壁进行保护层材料的喷涂;
螺旋辊刷机构(4),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还用于驱动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旋转,以使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在管道内壁辊刷出螺旋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包括:
中心轴(11);
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与所述中心轴(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2)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固定;
第一移动座(13),所述第一移动座(13)与所述中心轴(11)的第二端相连接,并可沿所述中心轴(11)的轴向移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1)的第一预设位置;
可沿所述中心轴(11)的轴向和径向伸缩的第一支撑架(14),所述第一支撑架(14)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2)和所述第一移动座(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4)包括:
第一支撑杆(141),所述第一支撑杆(1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座(13)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4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第二支撑杆(142),所述第二支撑杆(1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2)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14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41)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刷机构(4)包括:
中心联杆(41),所述中心联杆(4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
第二固定座(42),所述第二固定座(42)与所述中心联杆(4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第二移动座(43),所述第二移动座(43)设置于所述中心联杆(41)上,并可沿所述中心联杆(41)的轴线移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心联杆(41)的第二预设位置;
可沿所述中心联杆(41)的轴向和径向伸缩的多个辊刷组件(44),各所述辊刷组件(44)均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42)和所述第二移动座(43)之间,并且,各所述辊刷组件(44)沿所述中心联杆(41)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内衬保护层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辊刷组件(44)均包括:
第二支撑机构(441),所述第二支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桥夏春黎耀南剪元香李红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