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希平专利>正文

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09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阀门无外泄漏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密封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阀门石棉盘根填料密封,密封性能好,泄漏量极小,维修方便,操作灵活,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各种温度、压力、介质条件和环境。(*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阀门无外泄漏装置。现在用于各种场所的阀门在转动的阀杆与不动的阀盖之间都是以石棉盘根为填料来密封的,由于石棉盘根直接与阀杆、阀盖接触,不仅造成阀门转动困难,而且填料与阀杆、阀盖都极易磨损,因此阀门密封不严,泄漏量大,造成各种能源(如油、汽、水)的大量浪费,且维修时,更换填料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泄漏量极小,操作灵活,使用寿命长的阀门无外泄漏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它包括手柄、阀杆与阀塞,其特殊之处在于阀套伸出外罩与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弹簧挡圈、弹簧、动环、静环,用卡环固定在静环与阀体空腔相通的一面上,连接有阀塞的阀杆通过螺纹与阀套中心螺孔连接,并随阀套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动环随阀套转动而转动,内装有密封圈的动环一端的凸环靠弹簧紧压在能起阀盖作用的静环一端的凸环上,形成严密的机械密封。本技术的优点是1.密封性能好,泄漏量极小。2.操作灵活,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3.可在各种温度、压力、介质条件下使用。附图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手柄〔7〕连接在阀套〔8〕的一端,另一端穿过外罩〔9〕、弹簧挡圈〔6〕、弹簧〔5〕、弹簧座〔4〕、动环〔3〕、静环〔1〕用卡环〔12〕固定在静环与阀体空腔相通的一端面上,连有阀塞〔11〕的阀杆〔10〕通过阀套的中心螺孔与阀套连接,能起阀盖作用的静环另一端面加工有一凸环与动环一端的凸环在弹簧的作用下紧密接触。弹簧两端分别卡入弹簧挡圈和与动环连接的弹簧座。内装有密封圈的动环随阀套的转动而转动,密封圈可以用“O”型、“V”型或其它形状的橡胶或塑料制品。外罩通过螺钉固定在静环上,静环上加工有能与各种阀体连接的连接孔。静环还可以做成具有阀盖和凸环部位作用的分离结构形式。转动手柄,阀塞上下移动,动、静环上的凸环相对运动,因该面接触紧密,而动环内又有密封圈与阀套紧密配合,所以介质泄漏量极小,又因阀套转动阻力小所以操作又相当灵活。权利要求1.一种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包括手柄、阀杆、阀塞,其特征在于能带动阀塞随阀套转动而上下移动的阀杆,通过螺纹与一端和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外罩、弹簧挡圈、弹簧、弹簧座、动环、静环,用卡环与和阀体空腔相通的静环一端连接的阀套中心螺孔连接,能够将内装有密封圈的动环一端的凸环与能起阀盖作用的静环一端的凸环压紧的弹簧,由弹簧挡圈和与动环连接的弹簧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环上有能与阀体连接的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圈能够是橡胶制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圈能够是塑料制品。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阀门无外泄漏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密封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阀门石棉盘根填料密封,密封性能好,泄漏量极小,维修方便,操作灵活,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各种温度、压力、介质条件和环境。文档编号F16K41/00GK2044030SQ8821871公开日1989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希平 申请人:刘希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无外泄漏装置,包括手柄[7]、阀杆[10]、阀塞[11],其特征在于能带动阀塞随阀套[8]转动而上下移动的阀杆,通过螺纹与一端和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外罩[9]、弹簧挡圈[6]、弹簧[5]、弹簧座[4]、动环[3]、静环[1],用卡环[12]与和阀体空腔相通的静环一端连接的阀套中心螺孔连接,能够将内装有密封圈[2]的动环一端的凸环与能起阀盖作用的静环一端的凸环压紧的弹簧,由弹簧挡圈和与动环连接的弹簧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希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