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954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鸡场养殖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生态养殖即在持续保持自然环境生态发展的前提下,将舍内育雏结束的鸡,白天散养在隔离的林地、果园、草场、农田、荒山荒坡等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辅以人工补食、晚归舍室,提升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严格把水、气、土、菌等自然条件,使鸡在最健康的状态下成长,确保鸡肉和鸡蛋拥有最健康的营养和品质,本标准规定了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鸡场建设、人员要求、引种、饲养管理、防疫、检验、追溯、标识和运输,完整的说明了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从鸡场的建设到鸡的运输,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六盘山区域内生态放养鸡的饲养和管理。

A kind of culture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chicke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chicken cultur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hicken farm culture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culture means that on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hickens in the house that have finished their brooding are free to forage in the iso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forest land, orchard, grassland, farmland, barren hills and slopes during the day, supplemented by artificial feed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House l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economy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s. Strictly control the na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water, gas, soil, bacteria, etc. to make the chicken grow in the healthiest condition and ensure that the chicken and egg have the healthiest nutrition and quality.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release and breeding of chicke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cken farm, personnel requirements, introduction, breeding management, epidemic prevention, inspection, traceability,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completely explains the ecological release and breeding of chicke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hicken farm to the transportation of chickens, a complete set of technical scheme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applicable to th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chicken in Liupansha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鸡场养殖
,具体为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规模的生态放养鸡养殖没有一个完整的养殖方案,都是根据养殖人自身的经验来对鸡进行养殖,在遇到突发的情况时,如不能很好的预防瘟疫的发生,不能在产生瘟疫时快速的减少瘟疫的扩散,由于养殖方案的不完整性,不能对养殖时从鸡场的建设到鸡养殖后的运输进行完成的方案规划,养殖方案不完整,最终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生态放养鸡养殖方案不完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该养殖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1)鸡场建设;2)人员要求;3)引种;4)饲养管理;5)防疫检疫;6)检验;7)追溯;8)标识;9)运输。优选的,所述鸡场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2.1鸡场选址2.1.1鸡场选址必须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通畅、远离污染源、临近具有流动干净的无污染溪水或者地下水的地区,选择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排水和供电方便、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集中居住点至少1km、周围3km内无污染源的林地、果园、草场、农田、荒山荒坡等地方;其中放养场地还应有放养鸡可食的自然饲料资源如野草、昆虫、腐殖质等;2.1.2鸡场周围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GB/T18407.3和NY/T388的规定,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饮用水应符合NY5027的规定;2.2鸡场布局2.2.1鸡场应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应与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有明显的界限分离且有明确标识。2.2.2生活管理区应位于鸡场主导风向的上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办公室和生活用房;2.2.3生产区应位于生活管理区的下风位,主要包括育雏区和放养区,依次建有饲料库、蛋库、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雏鸡舍和放养鸡舍;2.2.4无害化处理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50m以上;2.3鸡场设施2.3.1鸡舍应建造在地势较高处,能防雨、遮阳、避风、保暖,鸡舍应设有供放养鸡进出的通道,必须保证空气充分流通,通风流畅,远离污染源。;2.3.2放养区应设置分隔网栏及固定喂料槽、饮水器等补充喂养设施,鸡活动场所用沙子或砂石铺地;2.3.3放养区入口处应设置相应的消毒设施;2.3.4放养区应配置监控设施设备实施有效监控;2.3.5无害化处理区应设置粪污及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优选的,所述人员要求的具体要求如下:3.1.1养殖人员应经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3.1.2应对养殖人员进行上岗前的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知识培训;3.1.3养殖人员不得将非本鸡场的生鲜禽肉、蛋及其产品带入鸡场放养区内,不得在放养区内饲养其它家畜等动物,需要时可在放养区内饲养经防疫合格的家犬;3.1.4养殖和防疫人员进入鸡场生产区时应更换工作服和鞋帽;3.1.5防疫人员不得对外诊疗家禽。优选的,所述引种的具体步骤如下:4.1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觅食能力强、抗逆性强及适宜放养的品种;4.2种蛋、雏鸡应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鸡场和孵化场引入,同一群放养鸡应来自于非疫区的同一种鸡场或育雏场经过产地检疫持有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符合GB16549的要求;4.3同一鸡舍的所有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相同批次的雏鸡;4.4运输工具运输前应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优选的,所述饲养管理的具体步骤如下:5.1饲料雏鸡饲料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的规定,使用应符合NY5032的规定,同时符合绿色食品原料的要求,放养期间补食用的玉米、谷物、小麦、米糠、南瓜、红苕、豆类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成鸡喂养使用自然健康的植物食料,不得使用任何添加剂饲料,饲料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5.2育雏阶段5.2.1集中育雏期为1日-60日龄,雏鸡出壳后宜在24小时内进行“初饮”,“初饮”应配置温度在18℃-20℃的5%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水量控制在2小时饮完为宜,并确保所有雏鸡都饮到水;5.2.2雏鸡一般在“初饮”2小时-3小时后或待80%以上雏鸡有强烈采食欲时进行“开食”,“开食”可用无毒并经消毒的油纸、塑料布或浅料盘放料,“开食”点要多,少量多次以保证所有雏鸡能同时吃到雏鸡料;5.2.3购进雏鸡前应对育雏舍、舍内器具及运输工具进行消毒;5.2.4宜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的方式进行育雏,地面平养应选择干燥、无霉变、保暖的垫料;5.2.5雏鸡应在通风换气和保证温度的舍内进行饲养,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5.2.6雏鸡喂养饲料应选择符合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雏鸡料,同时符合清真标准的健康饲料和食物,同时在规定的间隔周期按不超过2%的比例配入要求的生态中药材粉,以提高小鸡的自然免疫能力;5.3.1育雏期以60日不超过90为宜,结束后转入放养区,根据放养区规模和植被状况;应实行分区轮流放养。每区放养鸡的数量不宜超过600只;公、母鸡应分开放养;每667m2不超过60只。5.3.2雏鸡育成后在放养前应佩戴追溯用脚环。5.3.3雏鸡进入放养区后用雏鸡料过渡1周。同时让其在放养区内自由采食虫、草及草籽等自然食料,不足部分用玉米、谷物、小麦、米糠、南瓜、红苕、豆类等直接饲喂或用几种原粮混合饲喂,在放养区内推荐采用人工种植黑麦草、三叶草、鸭茅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作为补充;5.3.4饮水全部为流动干净的无污染溪水或者地下矿泉水;5.3.5放养区不得使用可导致鸡群中毒或体内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并应防止气候变化及动物侵害对鸡群的影响;5.3.6鸡的放养日龄60-90天。优选的,所述防疫检疫的具体步骤如下:6.1消毒6.1.1应选择高效低毒、对人和家禽危害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易在肉蛋等产品中残留的三种及以上消毒剂交替使用并严格按说明书配制禁止滥用;6.1.2适时清除放养区内的鸡粪和垫料等杂物应定期对鸡场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鸡群出栏及鸡群发病时应及时消毒;6.1.3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手、脚踏消毒池进行消毒,工作服、工作帽、手套、毛巾、鞋靴应定期消毒;6.2防疫6.2.1防疫管理应符合NY/T5339的规定;6.2.2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鸡群出栏后对鸡舍彻底清理、消毒,并空舍1月以上,不允许已出场的放养鸡返回饲养;6.2.3在规定时期宜按不超过2%的比例在饲料中配入黄芪、党参等原生态中药材粉提高放养鸡自身抵抗力以进行病害自然防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该养殖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n1)鸡场建设;/n2)人员要求;/n3)引种;/n4)饲养管理;/n5)防疫检疫;/n6)检验;/n7)追溯;/n8)标识;/n9)运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该养殖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
1)鸡场建设;
2)人员要求;
3)引种;
4)饲养管理;
5)防疫检疫;
6)检验;
7)追溯;
8)标识;
9)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鸡场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1鸡场选址
2.1.1鸡场选址必须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通畅、远离污染源、临近具有流动干净的无污染溪水或者地下水的地区,选择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排水和供电方便、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集中居住点至少1km、周围3km内无污染源的林地、果园、草场、农田、荒山荒坡等地方;其中放养场地还应有放养鸡可食的自然饲料资源如野草、昆虫、腐殖质等;
2.1.2鸡场周围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GB/T18407.3和NY/T388的规定,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饮用水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2.2鸡场布局
2.2.1鸡场应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应与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有明显的界限分离且有明确标识;
2.2.2生活管理区应位于鸡场主导风向的上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办公室和生活用房;
2.2.3生产区应位于生活管理区的下风位,主要包括育雏区和放养区,依次建有饲料库、蛋库、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雏鸡舍和放养鸡舍;
2.2.4无害化处理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50m以上;
2.3鸡场设施
2.3.1鸡舍应建造在地势较高处,能防雨、遮阳、避风、保暖,鸡舍应设有供放养鸡进出的通道,必须保证空气充分流通,通风流畅,远离污染源;
2.3.2放养区应设置分隔网栏及固定喂料槽、饮水器等补充喂养设施,鸡活动场所用沙子或砂石铺地;
2.3.3放养区入口处应设置相应的消毒设施;
2.3.4放养区应配置监控设施设备实施有效监控;
2.3.5无害化处理区应设置粪污及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要求的具体要求如下:
3.1.1养殖人员应经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1.2应对养殖人员进行上岗前的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3.1.3养殖人员不得将非本鸡场的生鲜禽肉、蛋及其产品带入鸡场放养区内,不得在放养区内饲养其它家畜等动物,需要时可在放养区内饲养经防疫合格的家犬;
3.1.4养殖和防疫人员进入鸡场生产区时应更换工作服和鞋帽;
3.1.5防疫人员不得对外诊疗家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种的具体步骤如下:
4.1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觅食能力强、抗逆性强及适宜放养的品种;
4.2种蛋、雏鸡应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鸡场和孵化场引入,同一群放养鸡应来自于非疫区的同一种鸡场或育雏场经过产地检疫持有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符合GB16549的要求;
4.3同一鸡舍的所有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相同批次的雏鸡;
4.4运输工具运输前应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管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5.1饲料
雏鸡饲料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的规定,使用应符合NY5032的规定,同时符合绿色食品原料的要求,放养期间补食用的玉米、谷物、小麦、米糠、南瓜、红苕、豆类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成鸡喂养使用自然健康的植物食料,不得使用任何添加剂饲料,饲料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5.2育雏阶段
5.2.1集中育雏期为1日-60日龄,雏鸡出壳后宜在24小时内进行“初饮”,“初饮”应配置温度在18℃-20℃的5%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水量控制在2小时饮完为宜,并确保所有雏鸡都饮到水;
5.2.2雏鸡一般在“初饮”2小时-3小时后或待80%以上雏鸡有强烈采食欲时进行“开食”,“开食”可用无毒并经消毒的油纸、塑料布或浅料盘放料,“开食”点要多,少量多次以保证所有雏鸡能同时吃到雏鸡料;
5.2.3购进雏鸡前应对育雏舍、舍内器具及运输工具进行消毒;
5.2.4宜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的方式进行育雏,地面平养应选择干燥、无霉变、保暖的垫料;
5.2.5雏鸡应在通风换气和保证温度的舍内进行饲养,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5.2.6雏鸡喂养饲料应选择符合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雏鸡料,同时符合清真标准的健康饲料和食物,同时在规定的间隔周期按不超过2%的比例配入要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泾源县六盘山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