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40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置有锥斗、闸板和导轮组件,以及用于牵引闸板运动的气动装置和将锥斗和气动装置隔离开且允许闸板和气动装置的牵引端通过的分隔梁;分隔梁上设置有包括内环由气动装置的牵引端带动旋转的轴承和受轴承内环驱动而绕气动装置牵引端旋转的清洁组件的自清洁机构;气动装置的牵引端的表面与所述清洁组件相接触。通过可伸缩的气动装置牵引端与自清洁机构之间形成的导向作用,使得自清洁机构中轴承内环产生旋转,进而带动清洁组件旋转以对气动装置牵引端表面进行自清洁,避免了气缸拉杆表面将物料携带入气缸所在区域内,解决了现有气动闸门中气缸受物料污染而造成气动装置失效甚至报废的问题。

A self-cleaning pneumatic g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cleaning pneumatic gat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the out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e bucket, a ram and a guide wheel assembly, a pneumatic device for pulling the ram movement and a separation beam which isolates the cone bucket and the pneumatic device and allows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ram and the pneumatic device to pass through; the separatio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n axle which includes an inner ring driven by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pneumatic device to rotate A self-cleaning mechanism supporting a cleaning component driven by a bearing inner ring and rotating around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pneumatic device; the surface of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pneumatic device contacts the clean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guide function formed between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retractable pneumatic device and the self-cleaning mechanism,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in the self-cleaning mechanism will rotate, and then drive the cleaning component to rotate to self clean the traction end surface of the pneumatic device, so as to avoid the material carried by the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rod into the area where the cylinder is located,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ylinder in the existing pneumatic gate is polluted by the material Failure or even scrap of pneumat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
本技术涉及气动闸门
,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
技术介绍
气动闸门是常见物料进、排料控制的功能组件,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用于控制流道开合的闸板、用于与形成流道的管道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控制闸板开启和关闭的气动装置。一般的,闸板的主体为一块钢板,通过与流道壁或下料口(锥形斗)末端之间的紧闭配合实现流道的彻底封闭。上述气动闸门,气动装置通常垂直于流道的方向设置,以便于使闸板能够有效实现对流道的截断与开启。为了节约整个闸门的体积,气动装置的牵引部分通常延伸入流道内,并与闸板的最远端固定连接以实现对闸板的牵引。上述改进机构中,由于气动装置的牵引端深入到流道内部,对着物料的流动,牵引端的表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牵引端回缩时,污染物会被带入气动装置内部,进而造成气动装置密封件污染,影响到气动装置密封件的性能和寿命,严重时造成气动装置因漏气而失控;更为甚者,污染物被进一步带入气动装置的气缸内部,长此以往,造成气缸内部气流通路的堵塞,最终导致整个气动装置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针对气动装置的牵引端设置了清洁机构,实现了气动装置牵引端的自清洁,解决了现有气动闸门中牵引端表面受污染而造成气动装置失效甚至报废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闸板和用于闸板运动导向的导轮组件,所述外框架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一侧且用于牵引闸板运动的气动装置;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将锥斗和气动装置隔离开且允许闸板和气动装置的牵引端通过的分隔梁;所述分隔梁上设置有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内环由气动装置的牵引端带动旋转的轴承和受轴承内环驱动而绕气动装置牵引端旋转的清洁组件;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的表面与所述清洁组件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外框架内远离锥斗一侧的内壁上的气缸,以及受气缸牵引且用于牵引闸板的牵引端;所述牵引端包括受气缸牵引的可伸缩的柱形的气缸拉杆和固定于气缸拉杆末端的牵引块。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通过轴承的外环固定于分隔梁上;所述轴承的内环表面上周向均匀低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齿;所述气缸拉杆的表面上周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齿一一对应咬合且沿气缸拉杆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状的若干条导向凹槽;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套设于气缸拉杆上且与所述轴承的内环的侧壁相固定连接的固定环,以及设置于套环内壁上且与气缸拉杆表面相接触的清洁环。再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环为一套设与气缸拉杆上的刷环,所述刷环由若干组指向所述气缸拉杆中轴线且末端与气缸拉杆表面相接触的刷头组成;或,所述清洁环为一套设与气缸拉杆上的环状海绵泡沫,所述环状海绵泡沫的内壁与气缸拉杆的表面接触;或,所述清洁环有前述刷环和环状海绵泡沫沿气缸拉杆的中轴线方向叠加组成,其中,所述环状海绵泡沫相较于所述刷环更靠近所述气缸。进一步的,所述自清洁机构设置于分隔梁靠近锥斗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自清洁机构外罩设有仅下端开口的防护壳;所述防尘壳的上开设有供气动装置的牵引端通过的圆孔。更进一步的,所述自清洁机构的侧面到分隔梁的距离小于所述锥斗下缘到分隔梁的最小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组件包括沿闸板行进路径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称设置于外框架内壁两侧的若干个导轮;所述导轮的最上缘到所述锥斗的下端面的距离等于所述闸板的下表面到所述锥斗的下端面的距离。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的中央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置有与外框架固定连接的轴杆;所述导轮与所述轴杆之间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左端板、右短板;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所述左端板、所述右短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固定连接为一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分隔梁设置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并与左端板、右短板均平行。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梁上设置有允许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以及闸板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远离自清洁机构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垫和使密封垫压合在分隔梁上的压板;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的间隙隙、所述闸板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上的空隙、所述牵引端与所述闸板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均通过密封垫密封。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可伸缩的气动装置牵引端与自清洁机构之间形成的导向作用,使得自清洁机构中轴承内环产生旋转,进而带动绕气动装置牵引端设置的清洁组件对气动装置牵引端表面进行自清洁,避免了物料受气缸拉杆表面的携带进入到气缸所在区域内,解决了现有气动闸门中气缸受物料污染而造成气动装置失效甚至报废的问题;(2)通过轴承内环上设置的导向凸齿与气缸拉杆表面上设置的螺旋状导向凹槽之间形成啮合来实现轴承内环的旋转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结构可靠,故障率低;(3)自清洁机构在气缸拉杆的伸长行程和缩短行程均能够对气缸拉杆表面的进行清洁,清洁次数多,清洁自动化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气缸拉杆表面自清洁的效率和效果;(4)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将物料直接扫落回物料流道,无需后续得物料回收处理,不但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还节约了操作工时;(5)清洁组件具有多种组合方式,能够对不同物料起到有针对性的扫除,对不同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部位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气缸拉杆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框架,2-锥斗,3-分隔梁,4-密封垫,5-气缸,6-压板,7-导向凹槽,8-气缸拉杆,9-牵引块,10-轴杆,11-导轮,12-闸板,13-轴承,14-刷环,15-环状海绵泡沫,16-固定环,17-防护壳,18-导向凸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4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自清洁的气动闸门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的,该气动闸门主要包括外框架1、锥斗2、闸板12、若干个导轮11、气缸5、气缸拉杆8,以及牵引块9。上述中,外框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按前后左右的顺序可分为前端板、后端板、左端板、右端板,左端板的上缘处焊接固定有锥斗2,锥斗2的较小端向下。除上述焊接固定端外,锥斗2的上缘还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上缘均焊接固定,以将锥斗2稳定地固定于外框架1上。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设置有与左端板和右端板均平行的分隔梁3;分隔梁3上设置有允许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以及闸板12通过的通孔;通孔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垫4和使密封垫4压合在分隔梁3上的压板6;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的间隙隙、所述闸板12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上的空隙、所述牵引端与所述闸板12之间竖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2)、闸板(12)和用于闸板(12)运动导向的导轮(11)组件,所述外框架(1)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2)一侧且用于牵引闸板(12)运动的气动装置;所述外框架(1)内设置有将锥斗(2)和气动装置隔离开且允许闸板(12)和气动装置的牵引端通过的分隔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梁(3)上设置有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内环由气动装置的牵引端带动旋转的轴承(13)和受轴承(13)内环驱动而绕气动装置牵引端旋转的清洁组件;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的表面与所述清洁组件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2)、闸板(12)和用于闸板(12)运动导向的导轮(11)组件,所述外框架(1)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2)一侧且用于牵引闸板(12)运动的气动装置;所述外框架(1)内设置有将锥斗(2)和气动装置隔离开且允许闸板(12)和气动装置的牵引端通过的分隔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梁(3)上设置有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内环由气动装置的牵引端带动旋转的轴承(13)和受轴承(13)内环驱动而绕气动装置牵引端旋转的清洁组件;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的表面与所述清洁组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外框架(1)内远离锥斗(2)一侧的内壁上的气缸(5),以及受气缸(5)牵引且用于牵引闸板(12)的牵引端;所述牵引端包括受气缸(5)牵引的可伸缩的柱形的气缸拉杆(8)和固定于气缸拉杆(8)末端的牵引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3)通过轴承(13)的外环固定于分隔梁(3)上;所述轴承(13)的内环表面上周向均匀低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齿(18);所述气缸拉杆(8)的表面上周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齿(18)一一对应咬合且沿气缸拉杆(8)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状的若干条导向凹槽(7);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套设于气缸拉杆(8)上且与所述轴承(13)的内环的侧壁相固定连接的固定环(16),以及设置于套环内壁上且与气缸拉杆(8)表面相接触的清洁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环为一套设与气缸拉杆(8)上的刷环(14),所述刷环(14)由若干组指向所述气缸拉杆(8)中轴线且末端与气缸拉杆(8)表面相接触的刷头组成;或,所述清洁环为一套设与气缸拉杆(8)上的环状海绵泡沫(15),所述环状海绵泡沫(15)的内壁与气缸拉杆(8)的表面接触;或,所述清洁环有前述刷环(14)和环状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诚信筛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