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40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闸板和导轮组件,外框架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一侧的气动装置;气动装置的牵引端设置有与闸板底部固定连接的牵引块;闸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导轮组件对应且使闸板在闭合极限位置时被导轮组件顶起的凸起结构;牵引块与闸板之间设置有允许闸板上下移动的塞杆组件;锥斗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使锥斗与闸板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件。通过在滑动过程中可升降的闸板,大幅减少了闸板与锥斗直接接触的时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闸板与锥斗之间全程紧贴所造成的两者均极易磨损的问题,从而大幅延长了闸板和锥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个气动闸门的故障概率。

A kind of anti abrasion pneumatic g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wear pneumatic gat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one side of the outer frame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cone bucket, a ram and a guide wheel assemb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outer frame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pneumatic device with the traction end facing the cone bucket side; the traction end of the pneumatic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traction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am; the bottom of the ra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heel group A convex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ram and lifted by the guide wheel assembly when the ram is at the closing limit position; a stopper rod assembly allowing the ram to move up and dow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ction block and the ram; a seal for seal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one bucket and the ram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ne bucket. Through the lifting ram in the sliding process, the time of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ram and the cone bucket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problem that both of them are easy to wear caused by the whole process of close contact between the ram and the cone bucket in the prior art is avoided, thus greatly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am and the cone bucket, and reduc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whole pneumatic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
本技术涉及气动闸门
,具体涉及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
技术介绍
气动闸门是常见物料进、排料控制的功能组件,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用于控制流道开合的闸板、用于与形成流道的管道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控制闸板开启和关闭的气动装置。一般的,闸板的主体为一块钢板,通过与流道壁或下料口(锥形斗)末端之间的紧闭配合实现流道的彻底封闭。尤其是在粉料或液体料的控制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物料的泄露,最终需要闸板稳定地顶死于下料端口的底面,而这一功能通常由预设与固定部分内壁上的导轨向闸板钢板施加向上的压力来实现的。上述的机构中,由于导轨以及导轨轮的位置不可调,因此,在沿导轨行进的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一位置,闸板总会与下料端口的地面紧贴,这就导致下料端口与闸板相接触的位置存在这磨损即为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闸板的表面磨损严重,最终丧失其密封隔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通过对气动闸门的导轨部件进行改进,改变了闸板实现密封的原理,解决了现有气动闸门中闸板易磨损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闸板和用于支撑闸板的导轮组件,所述外框架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一侧的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设置有与闸板底部固定连接的牵引块;所述闸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导轮组件对应且使闸板在闭合极限位置时被导轮组件顶起的凸起结构;所述牵引块与闸板之间设置有允许闸板上下移动的塞杆组件;所述锥斗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使锥斗与闸板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件。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组件包括沿闸板行进路径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称设置于外框架内壁两侧的若干个导轮;所述导轮的最上缘到所述锥斗的下端面的距离等于所述闸板上的凸起结构的最下缘到所述锥斗的下端面的距离。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的中央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置有与外框架固定连接的轴杆;所述导轮与所述轴杆之间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外框架内远离锥斗一侧的内壁上的气缸,以及受气缸牵引且用于牵引闸板的牵引端;所述牵引端包括受气缸牵引的可伸缩的气缸拉杆和固定与气缸拉杆末端的牵引块;所述牵引块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塞杆组件。更进一步的,所述塞杆组件包括设置于牵引块上端的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内且能沿套管内壁上下活动的活塞杆;所述套管的内壁上缘处设置有用于活塞杆限位的凸环;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延至凸环外并与闸板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闸板之间、所述牵引块与套管之间均楔形嵌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设置于闸板底面且与闸板行进方向相互垂直的互相平行的若干条凸纹;当气动装置延伸使闸板到达位于锥斗下方的极限位置时,所述凸纹的位置与所述导轮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使闸板被导轮组件顶起且闸板的上表面与锥斗的下端面之间压紧。更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凸纹均为的下表面均为椭圆弧面。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左端板、右短板;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所述左端板、所述右短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固定连接为一矩形框架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设置有与左端板和右端板均平行的分隔梁;所述分隔梁上设置有允许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以及闸板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垫和使密封垫压合在分隔梁上的压板;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的间隙隙、所述闸板与所述通孔之间竖直方向上的空隙、所述牵引端与所述闸板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均通过密封垫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的末端为梳状结构;所述密封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闸板上表面到所述锥斗下端面的最大距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滑动过程中可升降的闸板,大幅减少了闸板与锥斗直接接触的时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闸板与锥斗之间全程紧贴所造成的两者均极易磨损的问题,从而大幅延长了闸板和锥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个气动闸门的故障概率;(2)通过闸板底部凸纹结构以及密封件的配合,在保留了现有技术中闸板与锥斗之间所实现的密封功能的同时,还有效增强了闸板的静密封性能,使得本技术中的气动闸门具有更好的流量可动能力;(3)通过多条凸纹与多个导轮之间的配合,使得闸板在滑动过程中具有多个静密封能力增强的静止位置,且该静止位置的数量可以随凸纹、导轮的数量和间距的调整的调整,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气动闸门具有更精细的锥斗开启控制范围,以及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4)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不但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还能够实现对闸板表面的清洁,减少了闸板将物料带入气缸所位置的可能性,减少了物料对气缸的污染;同时,还能够保证闸板表面的洁净程度,减少了闸板表面因物料残留而出现腐蚀损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部位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部位B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框架,2-气缸,3-锥斗,4一密封件,5-分隔梁,6-压板,7-闸板,8-密封垫,9-气缸拉杆,10-牵引块,11-导轮,12-轴杆,13-凸纹,14-套管,15-凸环,16-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4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防磨损的气动闸门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的,该气动闸门主要包括外框架1、锥斗3、闸板7、若干个导轮11、气缸2、气缸拉杆9,以及牵引块10。上述中,外框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按前后左右的顺序可分为前端板、后端板、左端板、右端板,左端板的上缘处焊接固定有锥斗3,锥斗3的较小端向下。除上述焊接固定端外,锥斗3的上缘还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上缘均焊接固定,以将锥斗3稳定地固定于外框架1上。锥斗3下方设置有由若干个导轮11组成的导轮组件,导轮11的数量为偶数个,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固定于前端板内侧和后端板的内侧;所有导轮11的顶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该水平面与锥斗3的下端面平行。两组导轮11之间架设有闸板7,闸板7能够在气动装置的牵引下沿导轮11往复滑动;闸板7的面积不小于锥斗3下端面外缘所围面积,以使得闸板7能够实现对锥斗3下端开的完全封闭。优选的,导轮11的个数为6或8个,平均等间距地分布于闸板7行进的路线上,以支撑闸板7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滑动;优选的,导轮11中央开轴孔,轴孔中设置与导轮11之间滑动配合的轴杆12,并通过将轴杆12一端焊接在外框架1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将导轮11套设在轴杆12上,同时轴杆12未固定端设置铆钉或螺母对导轮11进行限位,以实现导轮1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3)、闸板(7)和用于闸板(7)运动导向的导轮组件,所述外框架(1)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3)一侧的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设置有与闸板(7)底部固定连接的牵引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7)的底部设置有与导轮组件对应且使闸板(7)在闭合极限位置时被导轮组件顶起的凸起结构;所述牵引块(10)与闸板(7)之间设置有允许闸板(7)上下移动的塞杆组件;所述锥斗(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使锥斗(3)与闸板(7)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内的一侧从上往下水平设置有锥斗(3)、闸板(7)和用于闸板(7)运动导向的导轮组件,所述外框架(1)内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牵引端朝向锥斗(3)一侧的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的牵引端设置有与闸板(7)底部固定连接的牵引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7)的底部设置有与导轮组件对应且使闸板(7)在闭合极限位置时被导轮组件顶起的凸起结构;所述牵引块(10)与闸板(7)之间设置有允许闸板(7)上下移动的塞杆组件;所述锥斗(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使锥斗(3)与闸板(7)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包括沿闸板(7)行进路径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称设置于外框架(1)内壁两侧的若干个导轮(11);所述导轮(11)的最上缘到所述锥斗(3)的下端面的距离等于所述闸板(7)上的凸起结构的最下缘到所述锥斗(3)的下端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11)的中央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置有与外框架(1)固定连接的轴杆(12);所述导轮(11)与所述轴杆(12)之间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外框架(1)内远离锥斗(3)一侧的内壁上的气缸(2),以及受气缸(2)牵引且用于牵引闸板(7)的牵引端;所述牵引端包括受气缸(2)牵引的可伸缩的气缸拉杆(9)和固定与气缸拉杆(9)末端的牵引块(10);所述牵引块(10)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塞杆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磨损的气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组件包括设置于牵引块(10)上端的套管(14),以及设置于套管(14)内且能沿套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诚信筛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