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223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坡岸、水生平台以及下坡岸,水生平台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呈空心状的仿木桩,相邻仿木桩接触,仿木桩靠近迎水面的一侧连通设有生态孔洞,水生平台上设有植草土层,水生平台上靠近仿木桩背水面一侧设有反滤层,利用水生平台上的空心仿木桩和生态孔洞,便于水生动物进出、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水生平台上的植草土层,可以种植水生植物,进而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以此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通过仿木桩以及反滤层,有利于减少上坡岸的土体滑落到水生平台上,有利于减少影响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可能性。

A kind of ecological river bank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river bank revetment, which comprises an uphill bank, an aquatic platform and a downhill bank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on one side of the river, on the aquatic platform there are several hollow imitation wooden piles distributed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adjacent imitation wooden piles are in contact, the side of the imitation wooden piles near the water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n ecological hole, the aquatic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grass planting soil layer, and the aquatic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n ecological hole On the platform, there is a reverse filter layer on the side near the water surface behind the wooden imitation pile. The hollow wooden imitation pile and ecological holes on the water platform are used to facilitate the entry, habitation, hi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aquatic animals. The grass planting soil layer on the water platform can plant aquatic plants, which can provide food, habitation, hiding and reproduction places for aquatic animals, so as to form a good river. Flow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imitating wooden piles and inverted filter,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soil sliding on the slope bank to the aquatic platform, an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ffecting the habitat and reproduction of aquatic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护岸,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技术介绍
河道是水流经过的路线,具有蓄水、行洪排涝等多种功能。传统的河流护岸工程具有防洪、排涝、岸坡稳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基本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38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在河道两侧设置护岸承载结构,护岸承载结构过水侧设有护面,河道底部紧贴护岸承载结构浇筑有腰梁,河道两侧腰梁经若干混凝土支撑梁连接,所述混凝土支撑梁上部回填有碎石。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混凝土浇筑的硬质的护岸挡墙进行行洪排涝,但是河道也是动植物生活所需场所,硬质的护岸挡墙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导致动植物种类与数量减少,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河道护岸,有利于动物栖息繁衍和植物生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的且沿河道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坡岸、水生平台以及下坡岸,所述水生平台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呈空心状的仿木桩,相邻所述仿木桩接触,所述仿木桩靠近迎水面的一侧连通设有供水生生物出入的生态孔洞,所述水生平台上且靠近仿木桩迎水面一侧设有植草土层,所述水生平台上靠近仿木桩背水面一侧设有反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生平台上的空心仿木桩和生态孔洞,便于水生动物进出、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水生平台上的植草土层,可以种植水生植物,进而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以此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通过仿木桩以及反滤层,有利于减少上坡岸的土体滑落到水生平台上,有利于减少影响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孔洞包括至少两个沿仿木桩高度方向设置的且位于在水下的进出孔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水上的出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下的进出孔,有利于为水生动物提供进出的空间;当水位升高,将出入孔淹没,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水生动物进出的空间,有利于增加水生动物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进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进一步地,所述仿木桩外侧壁上涂覆有环保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保漆,有利于保护仿木桩,减少仿木桩被水侵蚀的可能性,延长仿木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仿木桩靠近水生平台的一端且位于水生平台的下方设有导梁,所述导梁顶面距离水生平台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0.2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梁,有利于加强仿木桩固定在水生平台的稳定性,利用导梁顶面距离水生平台的高度,有利于为植草土层的草木提供良好的土壤。进一步地,所述导梁远离仿木桩的一侧设有素砼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素砼垫层,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导梁在水生平台上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仿木桩在水生平台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导梁之间设有细石混凝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细石混凝土层,有利于加强对导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利于加强仿木桩在水生平台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上坡岸靠近水生平台一侧设有植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植草层,有利于增加上坡岸的绿植面积,进一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进一步地,所述反滤层包括靠近上坡岸一侧铺设的级配碎石层以及铺设在仿木桩和级配碎石层之间的反滤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级配碎石层和反滤土工布,有利于减少上坡岸的土层向水生平台一侧流失,减少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利用水生平台上的空心仿木桩和生态孔洞,有利于增加水生动物进出、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2、利用水生平台上的植草土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藏身和繁衍的场所,可以进一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河流的生态环境;3、利用反滤层,有利于减少上坡岸的土体滑落到水生平台上,减少对建立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仿木桩的剖视图。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细石混凝土层的剖视图。图中:1、上坡岸;10、植草层;2、水生平台;3、下坡岸;4、仿木桩;40、环保漆;41、导梁;42、素砼垫层;43、细石混凝土层;44、凹槽;5、生态孔洞;50、进出孔;51、出入孔;6、植草土层;7、反滤层;70、级配碎石层;71、反滤土工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的且沿河道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坡岸1、水生平台2以及下坡岸3,上坡岸1的坡度采用坡陡1:2~1:2.5,水生平台2的宽度为1.5m,下坡岸3的坡度采用坡陡1:2.5~1:3;参照图1,水生平台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呈空心状的仿木桩4,仿木桩4高1m,仿木桩4内径为12cm,相邻仿木桩4接触,仿木桩4靠近迎水面的一侧连通设有供水生生物出入的生态孔洞5,水生平台2上且靠近仿木桩4迎水面一侧设有植草土层6,可以种植挺水植物,水生平台2上靠近仿木桩4背水面一侧设有反滤层7;利用空心的仿木桩4和生态孔洞5,有利于水生动物进出、栖息、藏身和繁殖,通过植草土层6种植草木,可以为水生动物增加觅食、藏身、栖息和繁衍的场所,有助于进一步形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参照图1,上坡岸1靠近水生平台2一侧设有植草层10;反滤层7包括靠近上坡岸1一侧铺设的级配碎石层70以及铺设在仿木桩4和级配碎石层70之间的反滤土工布71,级配碎石层70厚度为20cm;利用植草层10,有利于形成河流的生态环境,通过级配碎石层70、反滤土工布71以及连成一排的仿木桩4,有助于减少土体向水体平台一侧流失,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参照图2,仿木桩4直径20cm,强度等级为C40,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cm,桩体壁厚为4cm,仿木桩4外侧壁上涂覆有环保漆40,仿木桩4呈木纹理路,代替木材,减少使用木材;通过环保漆40,有利于减少水体对仿木桩4的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参照图1,仿木桩4靠近水生平台2的一端且位于水生平台2的下方设有导梁41,导梁41的顶壁上设有凹槽44,仿木桩4设置在凹槽44内,导梁41采用普通C30钢筋现浇的形式筑成,导梁41顶面距离水生平台2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0.2m;相邻导梁41之间设有细石混凝土层43(参照图3);导梁41远离仿木桩4的一侧设有素砼垫层42,素砼垫层42厚10cm;施工时,采取放坡开挖的方式,在河岸上进行基础开挖成形,浇注素砼垫层42,浇注导梁41,将仿木桩4插在凹槽44内,利用细石混凝土层43将相邻导梁41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将仿木桩4连成一排,最后将素土回填夯实形成植草土层6,以此可以将仿木桩4固定安装在水生平台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的且沿河道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坡岸(1)、水生平台(2)以及下坡岸(3),所述水生平台(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呈空心状的仿木桩(4),相邻所述仿木桩(4)接触,所述仿木桩(4)靠近迎水面的一侧连通设有供水生生物出入的生态孔洞(5),所述水生平台(2)上且靠近仿木桩(4)迎水面一侧设有植草土层(6),所述水生平台(2)上靠近仿木桩(4)背水面一侧设有反滤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的且沿河道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坡岸(1)、水生平台(2)以及下坡岸(3),所述水生平台(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呈空心状的仿木桩(4),相邻所述仿木桩(4)接触,所述仿木桩(4)靠近迎水面的一侧连通设有供水生生物出入的生态孔洞(5),所述水生平台(2)上且靠近仿木桩(4)迎水面一侧设有植草土层(6),所述水生平台(2)上靠近仿木桩(4)背水面一侧设有反滤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孔洞(5)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水下的进出孔(50)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水上的出入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木桩(4)外侧壁上涂覆有环保漆(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焦洁裴珺杨增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