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20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包括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所述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上设置有隧道一、隧道二、报警灯一、报警灯二、显示屏一、显示屏二、短推拉门一、长推拉门一、伸缩门一、长推拉门二、伸缩门二、短推拉门二、上安全通道、下安全通道;所述隧道一和隧道二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安全通道和下安全通道,所述上安全通道上横跨有伸缩门二,所述下安全通道横跨有伸缩门一,所述下安全通道上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一,所述下安全通道下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快捷的疏通隧道,避免阻塞,方便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An emergency tunnel diversion rescue Ro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mergency tunnel diversion rescue Road, which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diversion rescue road.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diversion rescue road is provided with tunnel I, tunnel II, alarm lamp I, alarm lamp II, display screen I, display screen II, short sliding door I, long sliding door I, expansion door I, long sliding door II, expansion door II, short sliding door II, upper safety pass The two ends of the tunnel 1 and the tunnel 2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afety channel and a lower safety channel, the upper safety channel is crossed by an expansion door 2, the lower safety channel is crossed by an expansion door 1, the upper edge of the lower safety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long sliding door 1, and the lower edge of the lower safety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short sliding door 1.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utility model show that when a traffic accident occurs, the tunnel can be dredged quickly, the blocking can be avoided, and the police and medical personnel can rush to the scene at the firs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
本技术涉及隧道安全相关
,具体为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隧道是方便车辆运输通行的地方。隧道本身受人、车、环境的影响与有轨道的铁路运输相比较,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隧道本身为单向隧道,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很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且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无法很快到达事故现场。这时就需要一个解决隧道发生交通事故时堵塞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以实现发生交通事故时,快捷的疏通隧道,避免阻塞,方便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包括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所述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上设置有隧道一、隧道二、报警灯一、报警灯二、显示屏一、显示屏二、短推拉门一、长推拉门一、伸缩门一、长推拉门二、伸缩门二、短推拉门二、上安全通道、下安全通道;所述隧道一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一,所述隧道一入口处右侧设置有显示屏一,所述隧道二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二,所述隧道二入口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二,所述隧道一和隧道二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安全通道和下安全通道,所述上安全通道上横跨有伸缩门二,所述上安全通道上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二,所述上安全通道下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二,所述下安全通道横跨有伸缩门一,所述下安全通道上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一,所述下安全通道下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一。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一、显示屏二上皆设置有多排LED灯。优选的,所述短推拉门一、长推拉门一、长推拉门二和短推拉门二皆采用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所述四只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的顶端皆设置有防雨棚。优选的,所述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底端安装有四只车轮,所述车轮下端均连接有地轨。优选的,所述地轨设置两根,所述两根地轨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于地面。优选的,所述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底面中心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丝筒,所述丝筒内套接有丝杠。优选的,所述丝杠安装在两根地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丝杠右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与地面,所述丝杠左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于地面。优选的,所述电机和轴承的安装高度均低于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电机驱动原理,再配以隧道一、隧道二、报警灯一、报警灯二、显示屏一、显示屏二、短推拉门一、长推拉门一、伸缩门一、长推拉门二、伸缩门二、短推拉门二、上安全通道、下安全通道、车轮、丝杠、丝筒、电机等机械结构和电器元器件使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迅速的疏通隧道车辆,避免阻塞,方便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本技术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1、控制室内设置有控制柜和矩阵式按键,本技术所涉及到的电路系统通过合理的线路布置,最终连接到控制柜上。2、当隧道一发生交通事故时,控制中心人员先启动显示屏一的按钮一,显示屏一会出现“前方禁止通行,请绕左行驶”;再启动显示屏二的按钮二,显示屏二会显示“前方道路变窄,注意让行”;再启动伸缩门一与伸缩门二的按钮三与按钮四,打开下安全通道与上安全通道;再启动长推拉门一与长推拉门二的按钮五和按钮六,使隧道一暂时无法正常出入车辆;再启动短推拉门一与短推拉门二的按钮七与按钮八,使隧道二道路的车道变为双向车道;再启动报警灯一与报警灯二的按钮九和按钮十,提醒隧道一与隧道二的驶入车辆。此时待驶入隧道一车辆向左转弯驶入上安全通道再驶入隧道二,并沿隧道二左侧进行行驶,再从下安全通道驶出,待驶入隧道二车辆沿隧道二右侧驶入再驶出,当隧道一内事故处理完毕可以正常使用时再关闭所有的按钮。3、当隧道二发生交通事故时,控制中心人员先启动显示屏一的按钮一,显示屏一会出现“前方道路变窄,注意让行”:再启动显示屏二的按钮二,显示屏二会出现“前方禁止通行,请绕左行驶”;再启动伸缩门一与伸缩门二的按钮三与按钮四,打开下安全通道与上安全通道;再启动长推拉门一与长推拉门二的按钮五和按钮六,使隧道二暂时无法正常出入车辆;再启动短推拉门一与短推拉门二的按钮七与按钮八,使隧道一道路的车道变为双向车道;再启动报警灯一与报警灯二的按钮九和按钮十,提醒隧道一与隧道二的驶入车辆。此时待驶入隧道二车辆向左转弯驶入下安全通道再驶入隧道一,并沿隧道一右侧进行行驶,再从上安全通道驶出,待驶入隧道一车辆沿隧道一左侧驶入再驶出,当隧道二内事故处理完毕可以正常使用时再关闭所有的按钮。4、启动长推拉门一与长推拉门二的按钮五和按钮六、启动短推拉门一与短推拉门二的按钮七与按钮八,可以控制推拉门的车轮沿着地轨向左或向右直线移动。长推拉门一与长推拉门二可以封闭出入隧道一与隧道二的整条道路,防止与事故相关车辆驶出隧道,短推拉们一与短推拉们二可以使隧道一与隧道二的道路变为双向道路,避免车辆堵塞。5、在四只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的顶端皆设置防雨棚,这样可以保证四只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和丝杠不被雨雪侵蚀,延长使用寿命。6、四只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的两侧面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这样方面待驶入隧道一与隧道二的车辆可以看到前方景象,降低视觉冲击感,不影响正常驾驶。本技术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快捷的疏通隧道,避免阻塞,方便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的安装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隧道二发生交通事故的模拟图;图3为本技术隧道一发生交通事故的模拟图;图4为本技术三棱柱型电动推拉门的安装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车轮与地轨的连接图;图中:1-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2-隧道一;3-隧道二;4-报警灯一;5-报警灯二;6-显示屏一;6-显示屏二;7-显示屏二;8-短推拉门一;9-长推拉门一;10-伸缩门一;11-长推拉门二;12-伸缩门二;13-短推拉门二;14-地轨;15-车轮;16-丝杠;17-丝筒;18-电机;19-上安全通道;20-下安全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包括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所述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上设置有隧道一2、隧道二3、报警灯一4、报警灯二5、显示屏一6、显示屏二7、短推拉门一8、长推拉门一9、伸缩门一10、长推拉门二11、伸缩门二12、短推拉门二1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包括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上设置有隧道一(2)、隧道二(3)、报警灯一(4)、报警灯二(5)、显示屏一(6)、显示屏二(7)、短推拉门一(8)、长推拉门一(9)、伸缩门一(10)、长推拉门二(11)、伸缩门二(12)、短推拉门二(13)、上安全通道(19)、下安全通道(20);所述隧道一(2)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一(4),所述隧道一(2)入口处右侧设置有显示屏一(6),所述隧道二(3)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二(5),所述隧道二(3)入口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二(7),所述隧道一(2)和隧道二(3)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安全通道(19)和下安全通道(20),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上横跨有伸缩门二(12),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上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二(13),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下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二(11),所述下安全通道(20)横跨有伸缩门一(10),所述下安全通道(20)上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一(9),所述下安全通道(20)下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一(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包括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分流救援道路主体(1)上设置有隧道一(2)、隧道二(3)、报警灯一(4)、报警灯二(5)、显示屏一(6)、显示屏二(7)、短推拉门一(8)、长推拉门一(9)、伸缩门一(10)、长推拉门二(11)、伸缩门二(12)、短推拉门二(13)、上安全通道(19)、下安全通道(20);所述隧道一(2)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一(4),所述隧道一(2)入口处右侧设置有显示屏一(6),所述隧道二(3)入口端顶部安装有报警灯二(5),所述隧道二(3)入口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二(7),所述隧道一(2)和隧道二(3)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安全通道(19)和下安全通道(20),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上横跨有伸缩门二(12),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上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二(13),所述上安全通道(19)下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二(11),所述下安全通道(20)横跨有伸缩门一(10),所述下安全通道(20)上边缘设置有长推拉门一(9),所述下安全通道(20)下边缘设置有短推拉门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隧道分流救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一(6)、显示屏二(7)上皆设置有多排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