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10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包括:运输小车,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门片和门柱,所述门柱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的四角,所述门片设置在相邻的两根门柱之间并与所述门柱相铰接;吊装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上,所述吊装装置包括手拉葫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设备,从而缩短起重机的使用时间,提升吊装效率。

A marine self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rine self loading and self unloa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transport car, a plurality of universal wheel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a protectiv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door pieces and door posts, the door posts are arranged at four corners of the transport car, the door piec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door posts and are hinged with the door posts; a lifting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ort car, the lifting device Including chain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a marine self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thereby shortening the service time of the crane and improving the hois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物资材料,且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更新,电器控制箱和机柜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大型船只中,光是电器箱柜就有成百上千只。为了将这些物资设备安装到位,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使用大型塔吊或门吊将这些设备一件一件吊至船上。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1、占用大量资源,耗费时间和人力由于船台和码头吊车资源有限,各部门各工种都是积聚了大量物资设备等待吊装,但为了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往往一次只能吊一件设备,有时为了吊装一件设备就需长时间占用起重机及大量施工人员,加重了起重机和相关工种的负荷,造成资源和人员浪费;2、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设备防护受天气、环境和长时间作业等因素影响,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合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设备和人员的伤害,存在安全隐患,且在长时间作业中更容易遇到大风雨等突发事件,为避免设备淋雨等需对设备采取保护措施,如运回仓库或积压在车上,这种情况非常不便于设备的防护,还会降低车辆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设备,从而缩短起重机的使用时间,提升吊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包括:运输小车,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门片和门柱,所述门柱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的四角,所述门片设置在相邻的两根门柱之间并与所述门柱相铰接;吊装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上,所述吊装装置包括手拉葫芦。优选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一吊杆,所述吊杆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吊耳,所述手拉葫芦连接在所述吊耳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所述防护装置中的一根门柱。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顶端套设有一转动套筒,所述吊杆与所述转动套筒之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第一固定耳,所述吊杆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中穿设有一钢丝绳索。优选地,所述门片包括多根互相垂直连接的横杆和竖杆。优选地,所述门片和门柱上包覆有橡胶。优选地,相邻的两根门柱之间设有两个门片,所述两个门片之间通过活动销连接。优选地,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设有一收纳箱。优选地,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设有多个收纳钩。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结构简单、易于装卸,零部件之间多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平时可以存放在运输小车自带的收纳箱和收纳钩中,避免零部件损伤和丢失,实现有序摆放;2、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先使用本技术装置的自装功能把大量的待吊装物资设备放置在运输小车上,然后只需使用一次起重机将本装置吊到指定区域,再利用装置的自卸功能将各个物资设备摆放到位,相较于现有吊装方式更加高效地利用了起重机资源,缓解了资源紧张,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3、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长时间作业导致的安全隐患和设备防护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船用自装自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运输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运输小车11平板12万向轮2防护装置21门柱22门片23活动销24收纳盒3吊装装置31手拉葫芦32支撑柱321第一固定耳33吊杆331吊耳332第二固定耳34钢丝绳索35转动套筒36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包括运输小车1、防护装置2和吊装装置3。如图2所示,运输小车1由矩形的平板11和底部的多个万向轮12组成,具体地运输小车1的尺寸为2.5m×2.5m,底部设有4个万向轮12。物资设备可以摆放在平板11上,由运输小车1运输到指定摆放区域。如图3所示,防护装置2包括多个门片22和门柱21,门柱21设置在运输小车1的四角,门片22设置在相邻的两根门柱21之间并与门柱21相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门片22呈围栏式,包括多根互相垂直连接的横杆和竖杆。在门片22顶部的横杆以及门柱21的同样高度处包覆上橡胶,可以在运输途中有效地保护物资设备不因碰撞、摩擦而受损。相邻的两根门柱21之间可以只设有一个门片22,由靠近门柱21的一侧开启关闭,也可以设有两个门片22,从两根门柱21之间的位置开启关闭,本技术优选地采用两个门片22,减少开启时门片22所占用的面积,节省空间,两个门片22之间通过活动销23连接。设置在运输小车1上的防护装置2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物资设备的倾倒、滑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可开闭的门片22更有利于吊装卸载物资设备,使操作方便牢靠。如图4所示,吊装装置3包括设置在运输小车1上的支撑柱32,支撑柱32的顶端连接有一吊杆33,吊杆33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吊耳331,手拉葫芦31可以根据位置需要选择连接的吊耳331。优选地,支撑柱32为防护装置2中的一根门柱21,节约运输小车1上的安装空间。支撑柱32顶端套设有一转动套筒35,转动套筒35可以相对于支撑柱32旋转,且吊杆33与转动套筒35之间转动连接,如转动套筒35上设有滚动轴承,使吊杆33可以相对于转动套筒35以任意角度旋转。为了方便操作,支撑柱32顶端设有第一固定耳321,吊杆33远离支撑柱3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耳332,第一固定耳321和第二固定耳332中穿设有一钢丝绳索34。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钢丝绳索34调节吊杆33的角度并固定,然后使用手拉葫芦31将物资设备准确地吊卸至任一指定位置。优选地,吊杆33和转动套筒35之间通过插销36可拆卸连接,运输小车1的底部设有一收纳箱24和多个收纳钩(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运输小车(1),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2);/n防护装置(2),包括多个门片(22)和门柱(21),所述门柱(21)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1)的四角,所述门片(22)设置在相邻的两根门柱(21)之间并与所述门柱(21)相铰接;/n吊装装置(3),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1)上,所述吊装装置(3)包括手拉葫芦(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小车(1),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2);
防护装置(2),包括多个门片(22)和门柱(21),所述门柱(21)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1)的四角,所述门片(22)设置在相邻的两根门柱(21)之间并与所述门柱(21)相铰接;
吊装装置(3),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1)上,所述吊装装置(3)包括手拉葫芦(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1)上的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的顶端连接有一吊杆(33),所述吊杆(33)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吊耳(331),所述手拉葫芦(31)连接在所述吊耳(3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2)为所述防护装置(2)中的一根门柱(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自装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2)顶端套设有一转动套筒(35),所述吊杆(33)与所述转动套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丁晓锋牛月学励志鹏刘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