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冷却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78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下表面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第一基体中心的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二基体下表面用于磨削工件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用于使冷却液穿过所述第一基体且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基体的上表面且呈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导流槽和导流孔的设置,便于冷却液在高速运转砂轮的带动下形成冷却液薄层附着在砂轮第二基体内壁上,对砂轮基体充分冷却,导流槽和第一基体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导流槽的拆卸和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

An internal cooling grind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cooling grinding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axis of a machine tool, a second substrate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in a ring shape, a mounting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an abrasive layer for grinding a workpiece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substr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brasive layer for passing the coolant through the second substr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guide hole is convenient for the coolant to form a thin layer of coolant to adhere to the second base body of the grinding wheel under the drive of the high-speed running grinding wheel On the wall, the grinding wheel matrix is fully cooled, and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first matrix are connected by thread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disassembly and reuse of the guide groove and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冷却砂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冷却砂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提高,尤其是科技进步带来的许多领域的加工设备越来越先进,使得得到的生活和工业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砂轮作为一种磨削工具,其在工业领域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型面进行粗磨、半精磨、精磨以及开槽、切断等处理时,由于处于高速旋转状态,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对砂轮的强度、抗冲击性、耐热性以及抗腐性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砂轮因高速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会致使砂轮、工件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工件表面发生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及砂轮的使用寿命的降低。通常采用从砂轮外侧面喷射冷却液降温,由于磨削工作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外部喷射的冷却液只能对砂轮的外圈进行冷却,冷却液尚未到达工作区的内圈即在砂轮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出工作区域,砂轮的内圈接触不到冷却液,如此磨削区域内圈依旧会温度过高,温度不均衡进一步降低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冷却液利用率低,使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内冷却砂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下表面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第一基体中心的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二基体下表面用于磨削工件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用于使冷却液穿过所述第一基体且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基体的上表面且呈环形。所述导流槽包括呈竖直方的第一环形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表面且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底部与所述第一基体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宽度为5~10mm。所述导流孔包括第一斜孔、与所述第一斜孔下端面连接的直孔和所述直孔下端面连接的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35°,所述第二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15°。所述导流孔设置8~16个,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4~8mm,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相邻的第一基体上,所述导流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基体的内侧面相邻。所述第一基体的上方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注入管。所述第一基体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本上表面连接的散热内层、位于所述散热内层上表面的散热外层,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流孔之间。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导流槽和导流孔的设置,便于冷却液在高速运转砂轮的带动下形成冷却液薄层附着在砂轮第二基体内壁上,对砂轮基体充分冷却,导流槽和第一基体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导流槽的拆卸和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为:第一基体1,第二基体2,安装孔3,导流槽4,导流孔5,注入管6,散热层7,磨料层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第一基体1、与所述第一基体1下表面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二基体2、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中心的安装孔3和位于所述第二基体2下表面用于磨削工件的磨料层8,所述第一基体1上设有用于使冷却液穿过所述第一基体1且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导流孔5,所述导流孔5的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的上表面且呈环形,所述导流槽4包括呈竖直方的第一环形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表面且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外围的下表面与第一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即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宽度为5mm,导流槽4为直角圆环,所述第一环形板底部与所述第一基体1上表面螺纹连接,便于导流槽4的拆卸和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所述导流孔5包括第一斜孔、与所述第一斜孔下端面连接的直孔和所述直孔下端面连接的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所述第二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所述导流孔5设置8个,所述导流孔5的直径为8mm,所述导流孔5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相邻的第一基体1上,所述导流孔5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基体2的内侧面相邻,所述导流孔5在第一环形板内侧相邻的第一基体1环向均匀设置,便于冷却液从导流槽4内流入导流孔5,进而进入第二基体2的内侧面,冷却第二基体2,同时充分冷却被加工的工件。所述第一基体1的上方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注入管6,便于冷却液通过注入管6注入导流孔5内,所述第一基体1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层7,所述散热层7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本上表面连接的散热内层、位于所述散热内层上表面的散热外层,所述散热层7位于所述安装孔3与所述导流孔5之间,散热层7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率。工作时,冷却液自注入管6喷至第一基体1的上表面,在高速运转的第一基体1的带动下,冷却液被甩向第一基体1的外侧,直至被导流槽4拦截形成冷却液薄层,对冷却第一基体1充分冷却;位于导流孔5附近的冷却液进入导流孔5,从导流孔5的出口端喷入第二基体2内侧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附着到第二基体2的内侧面上形成液膜,对第二基体2充分冷却;进入磨削工作区的冷却液,冷却液自身具有沿第一基体1和第二基体2运转切线方向运动的势能,再在磨削加工过程中进一步被加速、碰撞,分散成细微的液滴,充分冷却第一基体1、第二基体2和工件;到达磨削工作区外侧的冷却液和磨屑一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基体1和第二基体2切线方向飞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宽度为10mm,所述第一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5°,所述第二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所述导流孔5设置16个,所述导流孔5的直径为4m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宽度为7mm,所述第一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斜孔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2°,所述导流孔5设置12个,所述导流孔5的直径为6mm。本技术结构简单,导流槽和导流孔的设置,便于冷却液在高速运转砂轮的带动下形成冷却液薄层附着在砂轮第二基体内壁上,对砂轮基体充分冷却,导流槽和第一基体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导流槽的拆卸和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下表面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第一基体中心的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二基体下表面用于磨削工件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用于使冷却液穿过所述第一基体且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基体的上表面且呈环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却砂轮,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下表面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第一基体中心的安装孔和位于所述第二基体下表面用于磨削工件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用于使冷却液穿过所述第一基体且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基体的上表面且呈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包括呈竖直方的第一环形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上表面且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底部与所述第一基体上表面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宽度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却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柳沛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汇通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