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46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假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假体。该踝关节假体包括:用于与胫骨相连的胫骨髓针,胫骨髓针包括位于胫骨的髓腔内部的第一髓针和位于胫骨的髓腔外部且与胫骨的端面抵接的第二髓针;与第二髓针固定连接的胫骨板;与胫骨板滑动抵接的滑动垫;以及一端与滑动垫滑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距骨相连的距骨托。其中,第一髓针和/或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踝关节假体能够使植入后的踝关节假体更为稳定。

Ankle prosthesi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prosthesis, and discloses an ankle prosthesis. The ankle prosthesis comprises: a tibial bone marrow needl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tibia, a tibial bone marrow needle including a first medullary needle located in the medullary cavity of the tibia and a second medullary needle located outside the medullary cavity of the tibia and butted with the end face of the tibia; a tibial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edullary needle; a sliding pad for sliding butting with the tibial plate; a sliding link between one end and the sliding pad, and a sliding link between the other end and the talus The talus of the join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nd / or second medullary needles is form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 layer. The ankle prosthesis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implanted ankle prosthesis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踝关节假体
本技术涉及医用假体
,尤其涉及一种踝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踝关节假体是应用于踝关节置换术中的用来代替人体病患踝关节部位的外科植入物。当人体的踝关节因病患需要修复,或遭遇肿瘤或者粉碎性骨折等情况时,往往容易造成踝关节的胫骨的远端的严重骨缺损,严重的骨缺损不仅使胫骨的截骨位置的力的承载能力变差,还容易导致踝关节处的肌肉的附着点缺损或关节囊损坏等问题,此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踝关节假体来置换病患的踝关节。目前现有的踝关节假体主要由胫骨板、距骨托和聚乙烯衬垫三部分组成,其中胫骨板与人体的胫骨相连,距骨托与人体的距骨相连,聚乙烯衬垫可相对于胫骨板和距骨托自由滑动以实现踝关节假体的活动功能。然而,现有的踝关节假体一方面并不能更有效地与胫骨固定,即胫骨板与胫骨的连接不稳定;另一方面也不能更有效地重建踝关节假体附近的肌肉的附着点和关节囊,这就无法保证踝关节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从而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甚至容易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寻求一种植入后更为稳定的踝关节假体,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植入后踝关节假体更为稳定,本技术提供一种踝关节假体。根据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包括用于与胫骨相连的胫骨髓针,胫骨髓针包括位于胫骨的髓腔内部的第一髓针和位于胫骨的髓腔外部且与胫骨的端面抵接的第二髓针;与第二髓针固定连接的胫骨板;与胫骨板滑动抵接的滑动垫;以及一端与滑动垫滑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距骨相连的距骨托。其中,第一髓针和/或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进一步地,立体多孔结构层包括多条丝径和由多条丝径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多个孔隙,各孔隙相互连通,且各孔隙的等效直径不同。其中,各孔隙的等效直径范围为100μm至400μm,且立体多孔结构的孔隙率的范围为50%至80%。进一步地,第一髓针和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均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形成在第一髓针和第二髓针的外表面的立体多孔结构层的厚度相同,且厚度范围为1mm至3mm。进一步地,形成在第一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大于等于形成在第二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进一步地,形成在第一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的范围为200μm至400μm,形成在第二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的范围为100μm至200μm。进一步地,第一髓针、第二髓针以及多孔立体结构层一体成型,且第一髓针、第二髓针与多孔立体结构层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第二髓针与第一髓针的连接处形成有用于与胫骨的端面抵接的平台。进一步地,第二髓针的靠近胫骨板的底端端面与胫骨板的靠近第二髓针的顶端端面二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凹槽,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在凸起与凹槽的配合状态下,凸起能够限制凹槽在沿胫骨髓针的长度方向上的运动。进一步地,距骨托的靠近滑动垫的端面和滑动垫的靠近距骨托的端面二者中的一者上形成有滑槽,另一者上形成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轨,在滑轨与滑槽的配合状态下,距骨托与滑动垫的相对滑动方向同时与凹槽的长度方向以及胫骨髓针的长度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第二髓针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贯穿第二髓针的第一缝线孔,距骨托的外壁上形成有贯穿距骨托的第二缝线孔,第二缝线孔的轴线方向与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通过在第一髓针和/或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有的立体多孔结构层,使得胫骨髓针的外表面形成为多孔结构,这样,第一髓针具有了与髓腔的内壁更大的接触面积,即第一髓针的外表面获得了更好的骨长入能力,髓腔内的骨组织可快速长入多孔结构中,从而有助于踝关节假体在胫骨内稳定的固定;而在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的多孔结构也使得第二髓针的外表面获得了更好的骨爬行能力,髓腔内的骨组织可沿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快速长入其多孔结构中,从而使得胫骨髓针与胫骨的固定更为稳定;2)立体多孔结构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踝关节假体的重量,还有助于重建软组织和肌肉的附着点,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并大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3)通过对本技术的踝关节的胫骨髓针进行定制化生产,可使胫骨髓针更适应患者的髓腔的内径和弯曲曲率,从而进一步加强第一髓针与髓腔配合的稳定性,而且定制化生产的第二髓针还能够帮助恢复患肢的长度,从而确保了患者的患肢高度与健肢高度保持一致;4)第二髓针的侧壁上形成有的贯穿第二髓针的第一缝线孔,距骨托的外壁上形成有的贯穿距骨托的第二缝线孔,在人体的踝关节因病患需要修复,或遭遇肿瘤或者粉碎性骨折等情况时,还可将软组织缝合在第一缝线孔与第二缝线孔之间以修复或重建破损的关节囊,从而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与胫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胫骨髓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胫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滑动垫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距骨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100的结构,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踝关节假体100与胫骨5的连接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踝关节假体100包括:用于与胫骨5相连的胫骨髓针1,胫骨髓针1包括位于胫骨5的髓腔51内部的第一髓针11和位于胫骨5的髓腔51外部且与胫骨5的端面52抵接的第二髓针12;与第二髓针12固定连接的胫骨板2;与胫骨板2滑动抵接的滑动垫3;以及一端与滑动垫3滑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距骨相连的距骨托4。其中,第一髓针11和/或第二髓针12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13。通常在置换踝关节假体100时,患者的胫骨5处需做截骨处理,截骨处理后的胫骨5存在大量的骨缺损,本技术通过将胫骨髓针1设置成包括第一髓针11和第二髓针12两部分,使得第一髓针11可延伸进入胫骨5的髓腔内以便其后续与髓腔内的骨组织的快速融合,而位于胫骨5外部的第二髓针12可以有效弥补胫骨5的骨缺损,即通过第二髓针12的长度来弥补胫骨5缺损的骨的长度。同时第二髓针12与胫骨5的端面52相抵接,可有效确保胫骨髓针1与胫骨5固定的稳定性。而通过在第一髓针11和/或第二髓针12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13,使得胫骨髓针1的外表面形成为多孔结构,这样,第一髓针11具有了与髓腔51的内壁更大的接触面积,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与胫骨相连的胫骨髓针,所述胫骨髓针包括位于所述胫骨的髓腔内部的第一髓针和位于所述胫骨的髓腔外部且与所述胫骨的端面抵接的第二髓针,/n与所述第二髓针固定连接的胫骨板,/n与所述胫骨板滑动抵接的滑动垫,以及/n一端与所述滑动垫滑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距骨相连的距骨托,/n其中,所述第一髓针和/或所述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胫骨相连的胫骨髓针,所述胫骨髓针包括位于所述胫骨的髓腔内部的第一髓针和位于所述胫骨的髓腔外部且与所述胫骨的端面抵接的第二髓针,
与所述第二髓针固定连接的胫骨板,
与所述胫骨板滑动抵接的滑动垫,以及
一端与所述滑动垫滑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距骨相连的距骨托,
其中,所述第一髓针和/或所述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形成有立体多孔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多孔结构层包括多条丝径和由多条丝径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多个孔隙,各所述孔隙相互连通,且各所述孔隙的等效直径不同,其中,各所述孔隙的等效直径范围为100μm至400μm,且所述立体多孔结构的孔隙率的范围为50%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髓针和所述第二髓针的外表面均形成有所述立体多孔结构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髓针和所述第二髓针的外表面的立体多孔结构层的厚度相同,且厚度范围为1mm至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第一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大于等于形成在所述第二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第一髓针的外表面的多孔立体结构层中的各孔隙的等效直径的范围为200μm至400μm,形成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宝解凤宝许奎雪于跃史文超卢小强董泽宇付辛荣张玉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