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8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第一环保建筑墙,所述第一环保建筑墙的右侧设有第二环保建筑墙,第一环保建筑墙与第二环保建筑墙之间设有前墙体和后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弧形阵列分布有连接钢柱,连接钢柱的侧表面设有弧形钢板,第一环保建筑墙的上表面设有透明塑料薄膜,透明塑料薄膜的右端与第二环保建筑墙连接,且透明塑料薄膜与弧形钢板连接,本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结构牢固,第一环保建筑墙和第二环保建筑墙环保耐用,除尘方式多样,适用与全年除尘,并且除尘效率较高,除尘效果好,能满足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A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adopting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 seco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 front wall and a back wall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nd the seco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 connecting steel colum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wall and the back wall in an arc array, and a sid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steel column is arranged There are arc-shaped steel plates.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is provided with transparent plastic film. The right end of the transparent plastic fil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nd the transparent plastic film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c-shaped steel plate. Th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shed adopt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odule has a firm structure.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nd the seco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all ar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and durable, with various dedusting methods, which are applicable to the whole yea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dusting efficiency and good dedusting effect, which can meet the sunlight demand of the plants in the shed and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大棚
,具体为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已经被广泛普及。现有大棚的顶部均由塑料薄膜覆盖而成,需要保证塑料薄膜的透光度,以保证大棚内植物的日照充足。由于大棚都是在户外搭建并使用,时间久了,在大棚顶部会积累尘土、杂物,长此以往,塑料薄膜被尘土、杂物覆盖而将导致塑料薄膜的透光度降低,进而直接影响到了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而目前对于大棚顶部塑料薄膜表面的除尘方式还较为单一,多是通过人力进行除尘,工作效率低,除尘效果不够理想,并且现有的大棚在建造的时候,不够环保,并且大棚结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结构牢固,环保耐用,除尘方式多样,适用与全年除尘,并且除尘效率较高,除尘效果好,能满足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便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第一环保建筑墙,所述第一环保建筑墙的右侧设有第二环保建筑墙,第一环保建筑墙与第二环保建筑墙之间设有前墙体和后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弧形阵列分布有连接钢柱,连接钢柱的侧表面设有弧形钢板,第一环保建筑墙的上表面设有透明塑料薄膜,透明塑料薄膜的右端与第二环保建筑墙连接,且透明塑料薄膜与弧形钢板连接,第一环保建筑墙的右表面上侧设有L型安装板,L型安装板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L型水管,L型水管的上端穿过L型安装板的左表面,且L型水管的上端设有喷水头,第一环保建筑墙的右侧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设有多通管,且多通管与L型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第二环保建筑墙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回收槽,回收槽的前表面设有排水管,回收槽的内部侧表面阵列分布有除尘布条,除尘布条的上端与L型安装板的右表面连接,水泵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保建筑墙的左表面下侧和第二环保建筑墙的右表面下侧均设有L型安装条,L型安装条上表面阵列分布的销孔内部均设有销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墙体设置在后墙体的前侧,且前墙体和后墙体分别与第一环保建筑墙和第二环保建筑墙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墙体前表面的放置槽内部通过合页与平开门转动连接,且平开门的左表面设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钢板与连接钢柱垂直分布,且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保建筑墙和第二环保建筑墙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结构牢固,第一环保建筑墙和第二环保建筑墙环保耐用,除尘方式多样,适用与全年除尘,并且除尘效率较高,除尘效果好,能满足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中:1第一环保建筑墙、2平开门、3把手、4前墙体、5L型安装条、6销柱、7进水管、8水泵、9出水管、10第二环保建筑墙、11多通管、12L型安装板、13L型水管、14后墙体、15除尘布条、16排水管、17回收槽、18透明塑料薄膜、19喷水头、20弧形钢板、21连接钢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第一环保建筑墙1,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第二环保建筑墙10,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左表面下侧和第二环保建筑墙10的右表面下侧均设有L型安装条5,L型安装条5上表面阵列分布的销孔内部均设有销柱6,通过L型安装条5和销柱6能够将第一环保建筑墙1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环保建筑墙1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之间设有前墙体4和后墙体14,前墙体4设置在后墙体14的前侧,且前墙体4和后墙体14分别与第一环保建筑墙1和第二环保建筑墙10固定连接,前墙体4前表面的放置槽内部通过合页与平开门2转动连接,且平开门2的左表面设有把手3,通过把手3打开平开门2能够进入至大棚的内部,前墙体4和后墙体14之间弧形阵列分布有连接钢柱21,连接钢柱21的侧表面设有弧形钢板20,弧形钢板20与连接钢柱21垂直分布,且弧形钢板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保建筑墙1和第二环保建筑墙10连接,通过弧形钢板20和连接钢柱21能够增加大棚的结构强度,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上表面设有透明塑料薄膜18,透明塑料薄膜18的右端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连接,且透明塑料薄膜18与弧形钢板20连接,通过透明塑料薄膜18能满足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表面上侧设有L型安装板12,L型安装板12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L型水管13,L型水管13的上端穿过L型安装板12的左表面,且L型水管13的上端设有喷水头19,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9,出水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设有多通管11,且多通管11与L型水管13连接,水泵8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7,夏季时,将进水管7连接外部水源,通过水泵8的工作,可以使水进入多通管11和L型水管13的内部,并且通过喷水头19喷至透明塑料薄膜18上,能够对透明塑料薄膜18表面的浮尘进行清理,第二环保建筑墙10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回收槽17,回收槽17的前表面设有排水管16,回收槽17的内部侧表面阵列分布有除尘布条15,除尘布条15的上端与L型安装板12的右表面连接,冬季时,风力较大,通过风吹动除尘布条15,使除尘布条15在透明塑料薄膜18的上表面滑动,通过除尘布条15能够对透明塑料薄膜18表面的浮尘进行清理,水泵8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使用时:连接外部控制器,通过L型安装条5和销柱6能够将第一环保建筑墙1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固定在地面上,夏季时,将进水管7连接外部水源,通过水泵8的工作,可以使水进入多通管11和L型水管13的内部,并且通过喷水头19喷至透明塑料薄膜18上,能够对透明塑料薄膜18表面的浮尘进行清理,冬季时,风力较大,通过风吹动除尘布条15,使除尘布条15在透明塑料薄膜18的上表面滑动,通过除尘布条15能够对透明塑料薄膜18表面的浮尘进行清理。本技术结构牢固,第一环保建筑墙1和第二环保建筑墙10环保耐用,除尘方式多样,适用与全年除尘,并且除尘效率较高,除尘效果好,能满足大棚内植物的日照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便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第一环保建筑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第二环保建筑墙(10),第一环保建筑墙(1)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之间设有前墙体(4)和后墙体(14),前墙体(4)和后墙体(14)之间弧形阵列分布有连接钢柱(21),连接钢柱(21)的侧表面设有弧形钢板(20),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上表面设有透明塑料薄膜(18),透明塑料薄膜(18)的右端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连接,且透明塑料薄膜(18)与弧形钢板(20)连接,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表面上侧设有L型安装板(12),L型安装板(12)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L型水管(13),L型水管(13)的上端穿过L型安装板(12)的左表面,且L型水管(13)的上端设有喷水头(19),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9),出水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设有多通管(11),且多通管(11)与L型水管(13)连接,水泵(8)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7),第二环保建筑墙(10)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回收槽(17),回收槽(17)的前表面设有排水管(16),回收槽(17)的内部侧表面阵列分布有除尘布条(15),除尘布条(15)的上端与L型安装板(12)的右表面连接,水泵(8)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环保建筑模块的多功能农业大棚,包括第一环保建筑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第二环保建筑墙(10),第一环保建筑墙(1)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之间设有前墙体(4)和后墙体(14),前墙体(4)和后墙体(14)之间弧形阵列分布有连接钢柱(21),连接钢柱(21)的侧表面设有弧形钢板(20),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上表面设有透明塑料薄膜(18),透明塑料薄膜(18)的右端与第二环保建筑墙(10)连接,且透明塑料薄膜(18)与弧形钢板(20)连接,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表面上侧设有L型安装板(12),L型安装板(12)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L型水管(13),L型水管(13)的上端穿过L型安装板(12)的左表面,且L型水管(13)的上端设有喷水头(19),第一环保建筑墙(1)的右侧设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9),出水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设有多通管(11),且多通管(11)与L型水管(13)连接,水泵(8)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7),第二环保建筑墙(10)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回收槽(17),回收槽(17)的前表面设有排水管(16),回收槽(17)的内部侧表面阵列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垦蔬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