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798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包括由若干立柱和三脚架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其特征在于,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0m和12m,顶高为5m,立柱高3m,其壁厚为30mm,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大棚宽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大棚长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大棚棚顶的薄膜层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设置在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排水管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通过在薄膜层的底端和棚顶开设可卷通风口,在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以达到充分满足大棚内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大棚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农用大棚尤其是发酵用的大棚越来越趋于向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单存的棚板式大棚已不同满足现代农业的精细要求,其无法完全满足大棚内的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以达到充分满足大棚内的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包括由若干立柱和三脚架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所述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m和12m,顶高为5m,所述立柱高3m,其壁厚为30_,所述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所述大棚宽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所述大棚长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所述大棚棚顶的薄膜层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 ;所述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棚顶的可卷通风口设置有两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通过在薄膜层的底端和棚顶开设可卷通风口,在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以达到充分满足大棚内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可卷通风口关闭时具有光照的作用,打开时则具有光照和通风的双重作用,晴天可打开,雨天或冬季可关闭,全年全天候满足大棚内光照和通风的要求,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的示意图。图中数字标号表不部件的名称:1、立柱2、三脚架3、薄膜层4、门口5、可卷通风口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如图1-2所示,包括由若干立柱I和三脚架2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3,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m和12m,顶高为5m,立柱I高3m,其壁厚为30mm,较厚的壁厚使其更加抗风、抗雪和抗压,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大棚宽度的薄膜层3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 4,大棚长度的薄膜层4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 5,大棚棚顶的薄膜层4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 5,棚顶的可卷通风口 5设置有两个;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6设置在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排水管6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及时的将大棚内的积水排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通过在薄膜层的底端和棚顶开设可卷通风口,在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以达到充分满足大棚内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可卷通风口关闭时具有光照的作用,打开时则具有光照和通风的双重作用,晴天可打开,雨天或冬季可关闭,全年全天候满足大棚内光照和通风的要求,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包括由若干立柱和三脚架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m和12m,顶高为5m,所述立柱高3m,其壁厚为30_,所述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所述大棚宽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所述大棚长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所述大棚棚顶的薄膜层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 ;所述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的可卷通风口设置有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包括由若干立柱和三脚架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其特征在于,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0m和12m,顶高为5m,立柱高3m,其壁厚为30mm,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大棚宽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大棚长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大棚棚顶的薄膜层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设置在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排水管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通过在薄膜层的底端和棚顶开设可卷通风口,在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以达到充分满足大棚内光照、通风和排水的要求,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IPC分类】E04H15/16, E04H15/02, E04H5/08【公开号】CN204691329【申请号】CN201520283940【专利技术人】姚存章, 夏应平, 霍中洋, 戴其根, 张洪程, 张霞 【申请人】兴化市新土源基质肥料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连栋发酵大棚,包括由若干立柱和三脚架构成的框架和覆于其外的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为100m和12m,顶高为5m,所述立柱高3m,其壁厚为30mm,所述大棚延其长度方向连排设置有8栋,所述大棚宽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一个门口,所述大棚长度的薄膜层底端设置有可卷通风口,所述大棚棚顶的薄膜层也设置有可卷通风口;所述大棚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大棚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二处,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排水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存章夏应平霍中洋戴其根张洪程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新土源基质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