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43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包括:桩基体、立柱、连接架、第一支架;所述桩基体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且桩基体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方式浇筑有六处螺栓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桩基体的顶端,且立柱与桩基体通过螺栓柱相连接;所述连接架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且连接架与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分别设置在立柱与连接架的顶端,且第一支架与立柱及连接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装牢固性较强,连体结构稳定性强且减少占地面积以及可拆装功能且拆装操作便捷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kind of greenhouse struc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nked greenhous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d greenhouse greenhouse struc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wasteland, which comprises a pile base, a column, a connecting frame and a first support; the pile base is formed by concrete pouring,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pile base is cast in a circular array mode with six bolt columns; the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base, and the column and the pile base are connected by bolt columns; the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base, and the column and the pile base are connected by bolt columns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by welding; the first support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first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by bolt fixation. Through th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installation firmness, strong stability of the conjoined structure, reduced floor space, removable function,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operation, etc.,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exi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地治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用连体温室大棚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受当地气候或恶劣环境的影响,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无法直接进行露天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导致荒地的出现,因此为克服农作物种植困难的问题,常在恶劣气候及环境影响的土地上采用大棚技术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以便达到土地整治以及荒地建设利用的目的。但是目前的大棚在气候及环境较为恶劣的荒地整治建设应用中还存在支撑结构的安装方式不合理,导致安装牢固性较差,以及大棚间隔距离较大,导致过多占用土地面积,并且降低了自身稳定性,以及连接方式多为焊接,造成拆装不便等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节省占地面积以及拆装便捷的土地整治荒地建设时用的连体温室大棚,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大棚在气候及环境较为恶劣的荒地整治建设应用中还存在支撑结构的安装方式不合理,导致安装牢固性较差,以及大棚间隔距离较大,导致过多占用土地面积,并且降低了自身稳定性,以及连接方式多为焊接,造成拆装不便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包括:桩基体、螺栓柱、立柱、连接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柱、横梁、排水槽;所述桩基体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且桩基体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方式浇筑有六处螺栓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桩基体的顶端,且立柱与桩基体通过螺栓柱相连接;所述连接架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且连接架与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分别设置在立柱与连接架的顶端,且第一支架与立柱及连接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立柱与连接架的顶端,且第二支架与立柱及连接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外壁上,且连接柱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中间,且横梁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所述排水槽设置在连接架的中间,且排水槽与连接架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所述桩基体为混凝土在地下浇筑成的圆柱状砼体,且桩基体呈矩形阵列方式排列在地下浇筑有N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所述立柱采用无缝钢管,且立柱横向排列至少设置为三处成一排,纵向排列至少设置有三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所述连接架呈U形状,且连接架的U形状顶端焊接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架级第二支架的圆形法兰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为拱形支架,且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立柱顶端的法兰盘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架顶端的法兰盘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所述横梁采用无缝钢管,且横梁的两端与连接柱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通过将立柱安装在地下浇筑好的桩基体上,使立柱的安装牢固性得到加强,从而具备较强的抗风,抗倾倒性能,以便应对恶劣环境下所造成的影响。2、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通过中间立柱顶端的U形状的连接架配合两侧的立柱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成连体大棚结构,从而使大棚的整体牢固性更加稳定,并且减少大棚占地面积。3、本技术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通过立柱与桩基体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之间螺栓固定以及连接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螺栓固定,同时配合横杆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上的连接柱套合固定的设计结构,从而使该装置具备可拆装功能,并且在组装拆卸时操作更为便捷。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装牢固性较强,连体结构稳定性强且减少占地面积以及可拆装功能且拆装操作便捷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连体大棚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排水槽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桩基体1、螺栓柱2、立柱3、连接架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连接柱7、横梁8、排水槽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包括:桩基体1、螺栓柱2、立柱3、连接架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连接柱7、横梁8、排水槽9;桩基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且桩基体1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方式浇筑有六处螺栓柱2;立柱3设置在桩基体1的顶端,且立柱3与桩基体1通过螺栓柱2相连接;连接架4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且连接架4与立柱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一支架5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一支架5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第二支架6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二支架5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连接柱7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的外壁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包括:桩基体(1)、螺栓柱(2)、立柱(3)、连接架(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连接柱(7)、横梁(8)、排水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且桩基体(1)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方式浇筑有六处螺栓柱(2);所述立柱(3)设置在桩基体(1)的顶端,且立柱(3)与桩基体(1)通过螺栓柱(2)相连接;所述连接架(4)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且连接架(4)与立柱(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一支架(5)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二支架(6)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柱(7)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的外壁上,且连接柱(7)与第一支架(5)及第二支架(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8)设置在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的中间,且横梁(8)与第一支架(5)及第二支架(6)通过连接柱(7)相连接;所述排水槽(9)设置在连接架(4)的中间,且排水槽(9)与连接架(4)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整治荒地建设连体温室大棚结构,包括:桩基体(1)、螺栓柱(2)、立柱(3)、连接架(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连接柱(7)、横梁(8)、排水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且桩基体(1)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方式浇筑有六处螺栓柱(2);所述立柱(3)设置在桩基体(1)的顶端,且立柱(3)与桩基体(1)通过螺栓柱(2)相连接;所述连接架(4)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且连接架(4)与立柱(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一支架(5)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分别设置在立柱(3)与连接架(4)的顶端,且第二支架(6)与立柱(3)及连接架(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柱(7)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的外壁上,且连接柱(7)与第一支架(5)及第二支架(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8)设置在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的中间,且横梁(8)与第一支架(5)及第二支架(6)通过连接柱(7)相连接;所述排水槽(9)设置在连接架(4)的中间,且排水槽(9)与连接架(4)通过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垦蔬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