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建平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阀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0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阀瓣,包括上阀瓣体、下阀瓣体,其特征在于:上阀瓣体与下阀瓣体连接处有盘形空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的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阀瓣。阀门作为锅炉管道或其它管道的附件,用于接通和切断管道中的介质流通,阀门的泄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容易引发事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阀瓣又是决定阀门密封性能的关键部分。因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阀门密封性能更好的弹性阀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性阀瓣,包括上阀瓣体、下阀瓣体,其特征在于上阀瓣体与下阀瓣体连接处有盘形空间,该空间的上底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密封面的外径,上阀瓣体与下阀瓣体焊接,这样整个阀瓣体中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盘形空间。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约材料,密封性能好,不须很大改变现有阀门的结构,易于推广等特点,且该阀瓣特别适用于工作介质带有压力的阀门。附图为本技术结构断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一种弹性阀瓣,包括上阀瓣体1,下阀瓣体2,其特殊之处在于上阀瓣体1与下阀瓣体2之间有密闭的盘形空间3。阀门的密封,是由阀座4和下阀瓣体2上的一对密封面5相互接触形成密封副完成的,密封性能是由密封面的质量和其面上的密封比压决定的,密封比压则由阀杆6产生的密封力与密封面的接触面积之比决定的。由于盘形空间3的上底直径大于下底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密封面5的外径,阀杆6产生的密封力在密封面上的分布则由密封面的外圈向内圈传递,当阀座4内充满有压力的工作介质时,下阀瓣体的底部在工作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向空间3产生微变形,从而带动密封面的内圈微抬起,使密封力在密封面上产生的密封比压形成一个外大内小的梯度,相应地加大了密封面外侧的密封比压,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阀瓣,包括上阀瓣体、下阀瓣体,其特征在于上阀瓣体与下阀瓣体连接处有盘形空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的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阀瓣,包括上阀瓣体,下阀瓣体,在上阀瓣体与下阀瓣体连接处有盘形空间。该阀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约材料、密封性能好,特别适用于工作介质有压力的阀门。文档编号F16K13/00GK2353983SQ98251980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建平 申请人:杨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