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倒角装置及通孔的正反面孔口倒角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32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反倒角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可拆卸地设于夹持机构上的正反倒角刀头,夹持机构包括用于与机床夹头配合并固定的壳体、夹持块、横向调节件、弹性支撑件以及阻挡件,夹持块设于壳体内并可沿正反倒角刀头的径向滑动,阻挡件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防止夹持块从壳体内滑出,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固定设于夹持块内,正反倒角刀头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悬设于壳体外,正反倒角刀头的悬设端为加工端,横向调节件和弹性支撑件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相对地设于壳体的侧壁上,横向调节件与壳体的侧壁螺纹配合并用于控制正反倒角刀头的加工直径值,弹性支撑件用于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提供预应力从而控制倒角大小的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反倒角装置,通用性好、不容易磨损。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device and chamfering method of through h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 which is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ell, a clamping block, a lateral adjusting member, an elastic support member and a blocking member for matching and fixing with the machine tool chuck. The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can slide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 and the blocking member and the shell can be detachable Ground connection and used to prevent the clamping block from sliding out of the shell body,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 close to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fixed in the clamping block,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 far away fro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hung outside the shell body, the hanging end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 is the processing end, the transverse adjusting piece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piece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clamping block, and the transverse adjusting piece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side wall thread of the shell to control the machining diameter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cutter heads,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is used to provide prestress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clamping block to control the chamfering si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ing device has good universality and is not easy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倒角装置及通孔的正反面孔口倒角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设计
,特别地,涉及一种正反倒角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正反倒角装置对通孔的正反面孔口倒角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孔的反面倒角去毛刺主要采用通过钳工手工操作去毛刺和通过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式去毛刺的方法。采用钳工手工操作的方式耗时较长,加工后的孔的倒角的一致性低且质量不稳定;采用数控机床(例如数控卧加、数控立加、加工中心、数控镗床等数控机床)通过正反倒角刀一次性对孔的正面和反面进行倒角去毛刺时,由于现有的正反倒角刀是以在圆柱形刀杆上安装一片具有上、下切削刃且有一定弹性的刀片,其能加工的直径范围较小,对孔的适用性不好,通用性差,并且由于正反倒角刀头的刀片很薄,且刀片需要在径向上有弹性,刀片的材料受到限制,制造复杂,刀片的切削性能不好,且容易磨损,导致加工反面孔口倒角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倒角装置及通孔的正反面孔口倒角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正反倒角刀头通用性差、容易磨损,导致加工孔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反倒角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可拆卸地设于夹持机构上的正反倒角刀头,夹持机构包括用于与机床夹头配合并固定的壳体、夹持块、横向调节件、弹性支撑件以及阻挡件,夹持块设于壳体内并可沿正反倒角刀头的径向滑动,阻挡件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防止夹持块从壳体内滑出,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固定设于夹持块内,正反倒角刀头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悬设于壳体外,正反倒角刀头的悬设端为加工端,横向调节件和弹性支撑件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相对地设于壳体的侧壁上,横向调节件与壳体的侧壁螺纹配合并用于控制正反倒角刀头的加工直径值,弹性支撑件用于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提供预应力从而控制倒角大小的值。进一步地,阻挡件为设于壳体底端的底盖,壳体的底端内陷形成有用于容纳夹持块的容纳内腔,夹持块在容纳内腔内仅可进行径向滑动,底盖与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以防止夹持块从容纳内腔内竖向滑出;底盖上开设有中孔,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穿过中孔后与夹持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夹持块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第三本体设于第二本体上,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穿过第二本体后固定设于第三本体内,容纳内腔包括第一滑动槽a和第二滑动槽b,第一滑动槽a为与第二本体对应的矩形滑槽以使第二本体收容在第一滑动槽a中并可沿径向滑动,第二滑槽b与第三本体对应设置以容纳第三本体并留有供第三本体径向滑动的避让空间。进一步地,夹持块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固定孔,第三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固定孔导通的第一螺纹孔,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穿过中孔后伸入固定孔内,夹持机构还包括螺纹紧固件,螺纹紧固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后伸入固定孔中以锁紧正反倒角刀头。进一步地,横向调节件包括行程调节螺栓,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行程调节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顶抵在第三本体上,通过调节行程调节螺栓伸入第二螺纹孔的长度以调节第三本体的径向滑动范围。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簧和螺柱套筒,螺柱套筒的外螺纹段与壳体的侧壁上的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螺柱套筒和第二螺纹孔相对设置,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本体抵接,弹簧的另一端设于螺柱套筒内以对第三本体形成弹性支撑。进一步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螺纹紧固件为内六角螺栓,避让孔与第一螺纹孔对应设置,内六角螺栓穿过避让孔后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并锁紧正反倒角刀头。进一步地,正反倒角刀头包括基体和刀头,基体固定设于夹持块上,刀头悬设于壳体外,刀头包括分别设于刀头的中截线两侧的上切削刃和下切削刃,上切削刃和下切削刃的刃面延长线与刀头的中截线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值为30度至60度,β值为30度至60度,上切削刃设于刀头朝向基体的一侧。进一步地,正反倒角刀头的前刀面高于上切削刃和下切削刃形成的刀刃面,上切削刃和下切削刃上还分别设有朝向刀刃面方向弯曲的弧形卷屑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孔的正反面孔口倒角加工方法,包括上述的正反倒角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01,根据待加工通孔的孔径、倒角大小和待加工通孔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正反倒角装置;S102,将正反倒角装置安装在机床上并对刀以使正反倒角刀头与待加工通孔同轴地布设;S103,控制正反倒角装置向下旋动以使正反倒角刀头对待加工通孔的正面进行倒角;S104,进一步控制正反倒角装置向下旋动以使正反倒角刀头在待加工通孔的加工面的反作用力下自动回到主轴回转中心位置从而完成过孔过孔;S105,控制正反倒角装置向上旋动以使正反倒角刀头对待加工通孔的反面进行倒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正反倒角装置,通过包括夹持机构和可拆卸地设于夹持机构上的正反倒角刀头,实现了单次固定完成对待加工通孔的正面和反面的倒角去毛刺,并且,夹持机构和正反倒角刀头可以独立更换,在提高了正反倒角装置的通用性的同时,相对于现有正反倒角刀磨损后只能整体更换,降低了正反倒角刀磨损后的更换成本;通过夹持机构包括用于与机床夹头配合并固定的壳体、夹持块、横向调节件和弹性支撑件,夹持块设于壳体内并可沿正反倒角刀头的径向滑动,正反倒角刀头靠近夹持机构的一端固定设于夹持块内,正反倒角刀头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悬设于壳体外,正反倒角刀头的悬设端为加工端,横向调节件和弹性支撑件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相对地设于壳体的侧壁上,横向调节件与壳体的侧壁螺纹配合并用于控制正反倒角刀头的加工直径值,通过横向调节件调整正反倒角刀头在壳体内的滑动行程,从而使正反倒角装置的有效加工范围为两倍滑动行程值和正反倒角刀头直径值的总和,加工范围广,由此可以设置相差数值在两倍滑动行程内为一种规格的一系列正反倒角刀头,扩大了固定数量的正反倒角刀头的加工范围;通过阻挡件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防止夹持块从壳体内滑出,在加工超过当前正反倒角刀头的有效加工范围时便于更换合适的正反倒角刀头,更换简单;通过弹性支撑件沿夹持块的滑动方向提供预应力控制倒角大小的值,由于提供了一个预应力,使得正反倒角刀头能够在零件通孔加工面对正反倒角刀头的反作用力达到一定大小前进行倒角加工,用于控制倒角的大小值,保证了倒角加工的准确性,并且正反倒角刀头的耐磨性高,使用寿命长,节约通孔正反面倒角加工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正反倒角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夹持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夹持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正反倒角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正反倒角刀头的刀头的主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夹持机构(10)和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夹持机构(10)上的正反倒角刀头(20),/n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用于与机床夹头配合并固定的壳体(11)、夹持块(12)、横向调节件(13)、弹性支撑件(14)以及阻挡件,/n所述夹持块(12)设于所述壳体(11)内并可沿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径向滑动,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防止所述夹持块(12)从所述壳体(11)内滑出,/n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靠近所述夹持机构(10)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夹持块(12)内,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远离所述夹持机构(10)的一端悬设于所述壳体(11)外,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悬设端为加工端,/n所述横向调节件(13)和所述弹性支撑件(14)沿所述夹持块(12)的滑动方向相对地设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所述横向调节件(13)与所述壳体(11)的侧壁螺纹配合并用于控制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加工直径值,所述弹性支撑件(14)用于沿所述夹持块(12)的滑动方向提供预应力从而控制倒角大小的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持机构(10)和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夹持机构(10)上的正反倒角刀头(20),
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用于与机床夹头配合并固定的壳体(11)、夹持块(12)、横向调节件(13)、弹性支撑件(14)以及阻挡件,
所述夹持块(12)设于所述壳体(11)内并可沿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径向滑动,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防止所述夹持块(12)从所述壳体(11)内滑出,
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靠近所述夹持机构(10)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夹持块(12)内,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远离所述夹持机构(10)的一端悬设于所述壳体(11)外,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悬设端为加工端,
所述横向调节件(13)和所述弹性支撑件(14)沿所述夹持块(12)的滑动方向相对地设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所述横向调节件(13)与所述壳体(11)的侧壁螺纹配合并用于控制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的加工直径值,所述弹性支撑件(14)用于沿所述夹持块(12)的滑动方向提供预应力从而控制倒角大小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为设于所述壳体(11)底端的底盖(15),所述壳体(11)的底端内陷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夹持块(12)的容纳内腔(1111),所述夹持块(12)在所述容纳内腔(1111)内仅可进行径向滑动,所述底盖(15)与所述壳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以防止所述夹持块(12)从所述容纳内腔(1111)内竖向滑出;
所述底盖(15)上开设有中孔(151),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靠近夹持机构(10)的一端穿过所述中孔(151)后与所述夹持块(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块(12)包括第二本体(121)和第三本体(122),所述第三本体(122)设于所述第二本体(121)上,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靠近夹持机构(1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本体(121)后固定设于所述第三本体(122)内,
所述容纳内腔(1111)包括第一滑动槽(1111a)和第二滑动槽(1111b),所述第一滑动槽(1111a)为与所述第二本体(121)对应的矩形滑槽以使所述第二本体(121)收容在所述第一滑动槽(1111a)中并可沿径向滑动,所述第二滑槽(1111b)与所述第三本体(122)对应设置以容纳所述第三本体(122)并留有供第三本体(122)径向滑动的避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块(12)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固定孔(1221),所述第三本体(12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221)导通的第一螺纹孔(1222),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靠近夹持机构(10)的一端穿过所述中孔(151)后伸入所述固定孔(1221)内,
所述夹持机构(10)还包括螺纹紧固件(16),所述螺纹紧固件(16)与所述第一螺纹(1222)孔螺纹配合后伸入所述固定孔(1221)中以锁紧所述正反倒角刀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雷郭坤廖旺胡洪波桂小琴郭维东罗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