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汉斌专利>正文

防泄漏充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140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自行车或其他车辆轮胎的“防泄漏充气阀”。提供了一种三轴应力下的密封环或者是单轴应力下较硬阀体和次硬充气芯之间的配合,均可防止密封处产生极限形变破坏,达到防泄漏的目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独轮车、摩托车或需要充气的囊袋、耐压容器等物充气用的防泄漏充气阀。中外自行车,传统和现行采用的充气阀,多为图七所示的结构。充气阀专利很多,图七的结构比较简单易行,其软管既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又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但是它有一个弱点,即软管起密封作用时,是承受着阀体和充气芯之间的单轴应力,只因软管终会以极限形变而导致穿孔破坏,失去了密封作用。因此软管需要经常更换。而众多的专利,都末能克服这一极限变形的弱点,所以也难以取而代之。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避免传统充气阀结构在单轴应力下而引起密封处的破坏,它可以通过三轴应力下的密封环,或者是在单轴应力下较硬阀体和次硬充气芯之间的配合,均可防止产生极限形变破坏,而达到防泄漏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软密封环式密封环周围的阀体和充气芯之间的配合较严密,不致因为密封环受力,从配合缝隙处流变产生极限形变而被破坏。密封环可以是从软管上预剪下一小段套在充气芯上,也可以是套上软管的充气芯,插入阀体,在压紧螺丝的拧力下,阀体和充气芯对软管产生剪力而成。不论是予剪还是自剪下来的密封环,其所起的作用都是密封防漏。而软管的另一端,在充气芯上所起的作用是充气时,气只能从出气孔顶起软管进入轮胎内;仃止充气时,胎内的气压,压住软管紧盖出气孔,气不会泄漏出去,从而起到了单向阀的作用,这同现有技术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三轴应力下,密封环不会损坏。挤压密封式较硬材质阀体的内锥形孔腔和次硬的充气芯环形密封处之间,受到来自螺纹挤压力之后,环形密封处稍许变形而起到密封作用,密封处也不会产生极限形变而破坏。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充气阀的现有技术的半剖面图。图2、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一的半剖面图。图3、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二的半剖面图。图4、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三的半剖面图。图5、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四的半剖面图。图6、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五的半剖面图。图7、是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六的半剖面图。下面,将现有技术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图1、为充气阀现有技术的半剖面图。阀体(32)右端的园盘和夹紧垫片(2)之间由螺母(3)紧固在内胎上,螺母(4)将充气阀紧固在钢圈上。软管(5)套在充气芯(31)左端位置,盖住充气芯(31)的出气孔(9),起单向阀的作用。压紧螺帽(7)挤压充气芯的传压凸起(11),以压紧在阀体和充气芯之间的软管部分,起到密封防漏作用。充气芯右端的螺纹可戴塑料小帽,防止泥污进入充气管道(12)。现有技术的不足是,软管(5)右端的受挤压部分,慢慢产生极限形变,最后受到破坏。图2、为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一的半剖面图。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软管(5)压紧螺帽(7)、出气孔(9)、传压凸起(11)、充气管道(12)均与现有技术图1相同,(10)为充气芯的环状凸起,可防止软管(5)滑动,不同的是密封环(8)两侧的阀体(1)和充气芯(6)之间配合较严密,所以在两者的挤压下,密封环(8)承受着三轴应力,不会遭到极限形变而破坏,可靠地起到了密封防泄漏的作用,(10)是防滑凸起,可防止软管(5)的滑动。图3、为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二的半剖面图。阀体(1)、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软管(5)、压紧螺帽(7)、出气孔(9)、充气管道(12)、密封环(8)、防滑凸起(10)均与图2相同,(13)为充气芯(14)的环形传压凸起,作用与图2的传压凸起(11)相同。图(4)、为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三的半剖面图。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软管(5)、出气孔(9)、防滑凸起(10)、充气管道(12)均与图2相同。不同的是,阀体(16)和充气芯(15)之间为螺纹联接,拧紧时,充气芯(15)的环形密封处(17)与阀体(16)的内锥形孔腔相接触,塑料或铝质的充气芯(15)的环形密封处(17)处,受压稍许变形而可靠地起到防泄漏作用。图5、为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四的半剖面图。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软管(5)、密封环(8)、出气孔(9)、防滑凸起(10)、充气管道(12)均同图2,阀体(18)和充气芯(19)(带有六边螺帽形或同(7)外表一样的防滑纹的旋扭)之间为螺纹联接,拧紧时,在两者的挤压下,密封环(8)起到与图2相同的密封防泄漏作用。图6、为防漏充气阀实施例五的半剖面图。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均与图1相同,20)为阀体,(21)为充气芯(塑料件),(22)为充气芯(21)的弹力片(两片以上,呈对称分布),(23)为充气芯(21)的进气槽(两条以上、对称分布),(25)为阀体(20)的环状凸起,作用是充气时与打气筒的联接夹联接用,(26)为充气芯(21)的防泥污凸起,它与阀体(20)的配合部分,缝隙较小,泥污不易侵入,因而充气口端省去了防泥污帽,泥污万一侵入,只要将(26)向左一顶,气则从内部把泥污吹了出去,(27)为充气芯(21)与阀体(20)内锥形孔腔之间的密封之处,轮胎内的气压推紧充气芯(21),充气芯(21)的密封处微微变形,即变成了环状密封带,起到密封防泄漏的作用。在诸实施例之中,该实施例,另件最少,比现有技术图1的八个零件,要少三件。图7、为防泄漏充气阀实施例六的半剖面图。夹紧垫片(2)、夹紧螺帽(3)和(4)、密封环(8)均与图2相同,(30)为阀体,(29)为充气芯,(22)为充气芯(29)的弹力片(两片以上呈中心对称),进气槽(23)、环状凸起(25)、防泥污凸起(26)同图6。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自行车、独轮车、三轮车、摩托车轮胎或需要充气的囊袋、容器物的充气用的“防泄漏充气阀”,包括有阀体(1)、(16)、(18)、(20)、(30)、(32),夹紧垫片(2),夹紧螺母(3)、(4)、软管(5),充气芯(6)、(14)、(15)、(19)、(21)、(29)、(31),压紧螺帽(7),以及与充气芯右端螺纹相接的防泥污帽,其特征是,阀体(1)、(18)、(30)和充气芯(6)、(14)、(19)、(29),是靠挤压密封环(8)或者是较硬的阀体(16)、(20)和次硬的充气芯(15)、(21)之间靠尖劈力挤压,均可防泄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充气阀其特征是,阀体(1)、(18)、(30)和充气芯(6)、(14)、(19)、(29)之间的配合较为严密,密封环(8)受型两者之间的挤压力为三轴应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充气阀,其特征是,阀体(1)、(16)、(18)、(20)、(30),的材质是铜或不锈钢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充气阀,其特征是,充气芯(6)、(14)、(19)、(15)、(21)、(29),其中(6)是铜或不锈钢的,(14)、(19)是铜、不锈钢或塑料的,(15)是紫铜、铝或塑料的,(21)、(29)是塑料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充气阀,其特征是,阀体(16)和充气芯(15);阀体(18)和充气芯(19),两者之间均是螺纹联接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充气阀,其特征是,阀体(16)与充气芯(15)或阀体(20)与充气芯(21)之间的环状密封处(17)或(27),在阀体的内锥形孔腔之间受力挤压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行车、独轮车、三轮车、摩托车轮胎或需要充气的囊袋、容器物的充气用的“防泄漏充气阀”,包括有阀体(1)、(16)、(18)、(20)、(30)、(32),夹紧垫片(2),夹紧螺母(3)、(4)、软管(5),充气芯(6)、(14)、(15)、(19)、(21)、(29)、(31),压紧螺帽(7),以及与充气芯右端螺纹相接的防泥污帽,其特征是,阀体(1)、(18)、(80)和充气芯(6)、(14)、(19)、(29),是靠挤压密封环(8)或者是较硬的阀体(16)、(20)和次硬的充气芯(15)、(21)之间靠尖劈力挤压,均可防泄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汉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