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09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水调节阀涉及一种阀结构,安装在给水管道的出口,用于调节锅炉水位与压力。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液流进出口的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上部的阀盖,阀体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中,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内的阀座,设在阀座上方的节流环,设在节流环上方的均流罩,均流罩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内设有阀芯,阀芯顶端连接阀杆,阀杆由支架机构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多级节流,防止液流局部汽化,由于节流环的特殊构造,使噪声大为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比一般的给水调节阀延长3-4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给水调节阀涉及一种阀结构,安装在给水管道的出口,用于调节锅炉水位与压力。
技术介绍
给水泵在运行时其出口压力达到20Mpa以上,所以锅炉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压力,故需要用给水调节阀来降压调节。目前使用的给水调节阀,由于材料及结构的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很大,主要问题是在20Mpa的强冲蚀下,无法实现最大值的节流降压,使液流局部汽化,出现闪蒸、气蚀,从而引起泄漏,浪费能源,使运行系统受损,并出现很大噪声,阀的作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气蚀、低噪声、泄漏小、使用寿命长的给水调节阀。本技术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液流进出口的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上部的阀盖,阀体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中,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内的阀座,设在阀座上方的节流环,设在节流环上方的均流罩,均流罩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内设有阀芯,阀芯顶端连接阀杆,阀杆由支架机构支撑。本技术的给水压力调节由带孔节环和均流罩组合成的节流降压装置实现,使高压差能量逐步消耗在节流过程中,达到降低压差,流量调节通过改变节流装置的流通截面来保证流量的供给。其中,所述阀杆可以为分体式,分为上阀杆、下阀杆。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支架机构固定在阀盖顶部,支架机构自下而上依序设有一支架,支架上部设有支座,支座内设有轴套、套筒螺母、上阀杆固定在支座上,经固定在支架上的连接块与下阀杆相连。所述的阀芯设有平衡孔,以利降低不平衡力,即降低了力矩,又保护了设备,延长了使用寿命。所述的节流环由多孔圆盘和迷宫圆盘叠合而成的节流结构,它能阻止声源的传播,不仅能抗汽蚀,并能大大降低运行噪声。所述的阀体的进出口为直通式。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能实现多级节流,防止液流局部汽化,节流装置的特殊结构使噪声大为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比一般的给水调节阀延长3-4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2为阀芯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技术之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所示,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直通式液流进出口3、3’的阀体1以及安装在阀体1上部的阀盖2,阀体1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中,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3、3’内的阀座4,阀座4下方有一减振阀座垫圈5,设在阀座4上方的多孔节流环6,设在节流环6上方的均流罩7,均流罩7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7内设置阀芯9,阀芯9顶端连接下阀杆12,下阀杆12经由支架机构支撑并与上阀杆16连接。为增加密封、减振效果,在阀体1和阀盖2之间设置一阀盖垫圈8,阀座4下设阀座垫圈5,节流环6与阀芯9间设T形密封圈10和挡环11,阀盖4与下阀杆12间设密封圈13。所述的支架机构固定在阀盖2顶部,支架机构自下而上依序设有一支架14,支架14上部设有支座17,支座17内设有轴承19及其上的轴套20、套筒螺母18,上阀杆16固定在支座17上,经固定在支架14上的连接块15与下阀杆12相连。在阀体1与阀盖2间设有阀盖垫圈8。如图2阀芯剖面示意图所示,阀芯7设有平衡孔71。本实施例中,节流环6可选用由多孔圆盘和迷宫圆盘叠合而成的节流结构。本技术可由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利用调节器送来的直流电信号,经伺服放大器放大后来驱动执行机构,产生轴向推力,带动调节阀动作,从而引起介质流量的变化来调节系统中各类参数,同时,执行机构发出一个阀位信号经伺服放大器比较,使调节阀始终保持在一个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位置上,完成伺服调节任务。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液流进出口的阀体(1)以及安装在阀体(1)上部的阀盖(2),阀体(1)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3、3’)内的阀座(4),设在阀座(4)上方的节流环(6),设在节流环(6)上方的均流罩(7),均流罩(7)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7)内设有阀芯(9),阀芯(9)顶端连接阀杆(12),阀杆(12)由支架机构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分为上阀杆(16)、下阀杆(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机构固定在阀盖顶部,支架机构自下而上依序设有一支架,支架上部设有支座,支座内设有轴套、套筒螺母、上阀杆固定在支座上,经固定在支架上的连接块与下阀杆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阀芯(7)设有平衡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节流环(6)由多孔圆盘和迷宫圆盘叠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进出口(3、3’)为直通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节流环(6)与阀芯(9)间设T形密封圈(10)和挡环(11)。专利摘要本技术给水调节阀涉及一种阀结构,安装在给水管道的出口,用于调节锅炉水位与压力。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液流进出口的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上部的阀盖,阀体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中,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内的阀座,设在阀座上方的节流环,设在节流环上方的均流罩,均流罩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内设有阀芯,阀芯顶端连接阀杆,阀杆由支架机构支撑。本技术能实现多级节流,防止液流局部汽化,由于节流环的特殊构造,使噪声大为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比一般的给水调节阀延长3-4倍。文档编号F16K47/00GK2789516SQ20052004171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陆亚安, 蔡宝根 申请人:上海平安高压调节阀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调节阀,包括设有液流进出口的阀体(1)以及安装在阀体(1)上部的阀盖(2),阀体(1)内设有液流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液流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液流进出口(3、3’)内的阀座(4),设在阀座(4)上方的节流环(6),设在节流环(6)上方的均流罩(7),均流罩(7)下部设有多个窗口,均流罩(7)内设有阀芯(9),阀芯(9)顶端连接阀杆(12),阀杆(12)由支架机构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安蔡宝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平安高压调节阀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