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胶圈组件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8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胶圈组件及家用电器,导电胶圈组件包括导电胶圈和针脚,导电胶圈设有安装孔;针脚包括配合部,配合部设置在安装孔内,且配合部的外壁面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胶圈组件,气泡可以从间隙排出,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泡导致针脚与导电胶圈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泡影响导电胶圈冷却凝固时与针脚之间的接触紧固程度,因而气泡的顺利排出,能够增强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即防止针脚从导电胶圈中脱出。

Conductive rubber ring component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ductive rubber ring component and a household appliance,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ductive rubber ring and a pin,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pin includes a fitting part, the fitt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outer wall surface of the fitting part and the inner wall surface of the mounting hole.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scharge air bubbles from the gap, on the one hand, it can avoid air bubbles to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pin and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avoid air bubbles to affect the contact tightness between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and the pin when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cools and solidifies, so the smooth discharge of air bubbles can enhance the force between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and the pin, thus Enhance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to the tensile force after welding heat, that is to prevent the pin from coming out of the conductive rubbe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胶圈组件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胶圈组件和包括该导电胶圈组件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电器,例如烹饪器具,触控时利用弹簧实现与触控面板的紧密贴合,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一种利用导电胶圈代替弹簧的全新触控方式。但是导电胶圈材料的耐温等级低,过锡后导电胶圈与针脚的耐焊接热不足导致抗拉力不足,从而影响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胶圈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导电胶圈组件的家用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导电胶圈组件,包括:导电胶圈,设有安装孔;和针脚,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导电胶圈组件,导电胶圈在过锡后针脚会把高温传递到导电胶圈内,从而使导电胶圈与针脚接触的位置产生融化,导电胶圈融化后产生气泡,由于配合部的外壁面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即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非全面接触,气泡可以从间隙排出,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泡导致针脚与导电胶圈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泡影响导电胶圈冷却凝固时与针脚之间的接触紧固程度,因而气泡的顺利排出,能够增强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即防止针脚从导电胶圈中脱出。具体地,导电胶圈在过锡后针脚会把高温传递到导电胶圈内,从而使导电胶圈与针脚接触的位置产生融化,导电塑料融化后产生气泡,一方面气泡具有润滑作用,使得针脚与导电胶圈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另一方面气泡影响导电塑料冷却凝固时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的接触紧固程度,从而导致过锡后抗拉力不足。因此,本申请中通过在配合部与导电胶圈之间设置用于排出气泡的间隙,保证气泡及时顺畅地从配合部与导电胶圈之间排出,避免气泡影响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的作用力。另外,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导电胶圈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不同,实现配合部的外壁面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的目的,保证气泡从配合部与安装孔之间排出。关于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例如针脚呈圆柱形,配合部呈圆柱形,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关于安装孔的形状,如果安装孔为圆形孔,则安装孔的形状为圆形。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安装孔呈圆形,所述多边形的角与所述圆形相抵接,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边与所述圆形之间存在所述间隙;或者,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安装孔呈多边形,所述圆形与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边相抵接,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角与所述圆形之间存在所述间隙。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安装孔呈圆形,配合部的角处抵接在安装孔的内壁面上,配合部的至少部分边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不贴合,存在间隙,气泡从该间隙排出。配合部的横截面可以为但不限于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梯形)、五边形等。或者,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安装孔呈多边形,配合部的外壁面与安装孔内壁面的至少部分边相抵接,配合部的外壁面与安装孔至少部分角之间不贴合,存在间隙,气泡从该间隙排出。安装孔的形状可以为但不限于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梯形)、五边形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凹槽。导电胶圈在过锡后,针脚会把热量传递到导电胶圈,使得导电胶圈上与针脚接触的位置产生融化形成熔融状态的树脂,熔融状态的树脂进入凹槽内,当导电胶圈冷却凝固时,树脂也发生凝固,从而树脂填充了凹槽,进一步增大了配合部与导电胶圈之间的作用面积,增强了配合部与导电胶圈之间的作用力。而且,凹槽能够增大配合部的粗糙度,从而能够增大配合部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进一步地,凹槽可以是咬花的形式。凹槽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有多个凹槽时,多个凹槽可以沿针脚的周向分布或轴向分布。凹槽的长度方向可以与针脚的轴向平行、垂直或倾斜。凹槽的形状可以呈多边形、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相抵接;或者,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相抵接。在配合部的外壁面上设置凸起,且凸起与安装孔的内壁面相抵接,能够增大配合部的粗糙度,从而能够增大配合部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凸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有多个凸起时,多个凸起可以沿针脚的周向分布或轴向分布。凸起的长度方向可以与针脚的轴向平行、垂直或倾斜。凸起的形状可以呈多边形、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或者,在安装孔的内壁面上设置凸起,且凸起与配合部的外壁面相抵接,能够增大安装孔的内壁面的粗糙度,从而能够增大配合部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凸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有多个凸起时,多个凸起可以沿安装孔的周向分布或轴向分布。凸起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安装孔的轴向平行、垂直或倾斜。凸起的形状可以呈多边形、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配合部上的情况下,所述针脚包括用于与家用电器的电路板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沿从所述配合部到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针脚轴线的方向倾斜。连接部位于安装孔的外侧,并用于与电路板相连接,沿针脚的轴线的方向,配合部、连接部依次设置。沿从配合部到连接部的方向,凸起向远离针脚轴线的方向倾斜,即凸起向远离安装孔轴线的方向倾斜,形成倒针或倒刺的结构,防止针脚沿从配合部到连接部的方向脱出安装孔。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针脚与所述导电胶圈采用模内注塑工艺成型。沿从配合部到连接部的方向,凸起向远离针脚轴线的方向倾斜,这样针脚不容易插入安装孔中。为方便针脚与安装孔的配合,针脚与导电胶圈采用模内注塑工艺连接在一起。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针脚包括用于与家用电器的电路板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针脚上设有凸起,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配合部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安装孔外侧,所述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尺寸。沿针脚的轴线方向,凸起、配合部和连接部依次设置,且凸起和连接部均位于安装孔的外侧。针脚沿从配合部到连接部的方向插入安装孔中,由于凸起的尺寸大于配合部的尺寸,凸起可以防止针脚沿从配合部到连接部的方向脱出安装孔。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进一步增强配合部与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接触的紧密性,增强导电胶圈与针脚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强导电胶圈耐焊接热之后的抗拉力。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胶圈为聚丙烯导电胶圈或尼龙导电胶圈。导电胶圈具有导电性,材质为导电材料。例如导电胶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电胶圈,设有安装孔;和/n针脚,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胶圈,设有安装孔;和
针脚,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安装孔呈圆形,所述多边形的角与所述圆形相抵接,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边与所述圆形之间存在所述间隙;或者,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安装孔呈多边形,所述圆形与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边相抵接,所述多边形的至少部分角与所述圆形之间存在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胶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相抵接;或者,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配合部的外壁面相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祥喜王云峰刘文华黄韦铭邢胜华程志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