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米姣平专利>正文

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52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包括主体、模型胃、反流管、气孔、封堵块、连接杆、气管、排气槽和回流管,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靠近主体的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有压缩囊,所述压缩囊一侧体壁上安插有排液管,所述模型胃安装在排液管一端,靠近模型胃的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反流管连接在模型胃一端。该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胃食管反流传统的模型胃都是采用气泵带动内部的胃液反流,这样的操作只是能够观察出反流,但是不能看出胃反流时的状态,而且反流的速度也不好控制,而该装置采用伸缩杆带动压缩囊升降来实现压夜的排挤,这样的操作使得伸缩杆的尺寸和快慢能够否灵活的调节。

Throat reflux model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oat reflux model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model stomach, a reflux pipe, a gas hole, a blocking block, a connecting rod, a gas pipe, an exhaust groove and a reflux pipe.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an expansion rod, one end of the expansion rod close to th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ompression capsule, a drainage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compression capsule, and the model stomach is installed on the drainage pipe At one end, a placement groo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ain body close to the model stomach, and the reflux pipe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model stomach.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uses the throat reflux model, the traditional model stomach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uses the air pump to drive the internal gastric juice reflux, such operation can only observe the reflux, but can not see the state of gastric reflux, and the reflux speed is not easy to control, and the device uses the expansion rod to drive the compression capsule to rise and fall to realize the squeezing at night, such operation makes the expansion rod The size and speed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
本技术涉及疾病诊疗相关设备
,具体为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
技术介绍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人类摄入的食物等,需要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一步的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以便于来维持基本的生命特征,而胃保护不好也会出现毛病,咽喉反流会引起慢性咳嗽,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等等咽喉不适症状。但是对于咽喉反流的诊断,目前缺乏统一诊断的金标准。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胃,医学生们通常使用咽喉反流模型来模拟真胃运作,以便于直面的观察胃部的状况。目前市场上的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都是采用气泵的形式直接推挤液体从胃模具中反流出,并不能模拟胃反流时的真正活动,不便于直观的观察胃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咽喉的病因,明确诊断。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都是采用气泵的形式直接推挤液体从胃模具中反流出,并不能模拟胃反流时的真正活动,不便于直观的观察胃的情况的问题。目前有没有关于申请咽喉反流的模型,如果没有,那就更好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包括主体、模型胃、反流管、气孔、封堵块、连接杆、气管、排气槽和回流管,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其中,靠近主体的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有压缩囊,所述压缩囊一侧体壁上安插有排液管,所述模型胃安装在排液管一端,靠近模型胃的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反流管连接在模型胃一端;所述气孔分布在放置槽的一侧,靠近放置槽的所述气孔一端连接有排气管,远离气孔的所述排气管一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封堵块包裹在连接块内部,所述连接杆连接在连接块一端,远离连接块的所述连接杆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气管连接在连接块一侧、并包裹在连接杆外侧,连接杆的所述气管一端安装有气泵,所述排气槽分布在封堵块内,靠近反流管的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一侧安装有耳鼻喉模型仓、并与反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固定在耳鼻喉模型仓一侧体壁上、并一端与压缩囊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设置为矩形,且主体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压缩囊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压缩囊的最大伸缩距离不超过伸缩杆的自身延伸臂的长度。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且2个伸缩杆分别关于压缩囊的中轴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模型胃设置为胃的二分之一切面造型,且模型胃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1.传统的模型胃都是采用气泵带动内部的胃液反流,这样的操作只是能够观察出反流,但是不能看出胃反流时的状态,而且反流的速度也不好控制,而该装置采用伸缩杆带动压缩囊升降来实现压夜的排挤,这样的操作使得伸缩杆的尺寸和快慢能够否灵活的调节;2.设置有主体采用亚克力材质,透明的材质更加便于对模型的观察,而且模型胃的形状是正常胃二分之一的形状,且能够清楚的看到胃内部的形状,以及液体的反流状态,包裹胃反流如何进入到耳鼻喉模型仓,都能够清楚的观察,使得观察更加的直白;3.设置有能够在模型胃反流液体时,造成模型胃形体浮动的气泵,模型胃是橡胶材质仿真制成,放置在放置槽内,而放置槽上分布有气孔,每个气孔都连接着排气管,通过气泵排气,但是排气管受到气并不均匀会被转动的连接块拦截,使得模型胃出现受力不均衡,浮动的现象,更加的仿真真实的胃液反流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型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模型胃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压缩囊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伸缩杆,3、压缩囊,4、排液管,5、模型胃,6、放置槽,7、反流管,8、气孔,9、排气管,10、连接块,11、封堵块,12、连接杆,13、电机,14、气管,15、气泵,16、排气槽,17、填充块,18、耳鼻喉模型仓,19、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包括主体1、伸缩杆2、压缩囊3、排液管4、模型胃5、放置槽6、反流管7、气孔8、排气管9、连接块10、封堵块11、连接杆12、电机13、气管14、气泵15、排气槽16、填充块17、耳鼻喉模型仓18和回流管19,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2,所述主体1设置为矩形,且主体1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亚克力材质不仅仅坚硬不易损坏,而且亚克力材质是透明的,便于观察主体1内部的反流情况,其中,靠近主体1的所述伸缩杆2一端连接有压缩囊3,所述伸缩杆2与压缩囊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压缩囊3的最大伸缩距离不超过伸缩杆2的自身延伸臂的长度,压缩囊3内部存放着反流的液体,而伸缩杆2推挤压缩囊3伸缩使得内部的液体被逼迫上升,形成反流现象,所述伸缩杆2设置有两个,且2个伸缩杆2分别关于压缩囊3的中轴线对称,以便于均匀的带动压缩囊3,所述压缩囊3一侧体壁上安插有排液管4,所述模型胃5安装在排液管4一端,所述模型胃5设置为胃的二分之一切面造型,且模型胃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更加的仿真,而且后续的气体浮动更加的便于推动,使得观察更加的形象,靠近模型胃5的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反流管7连接在模型胃5一端;所述气孔8分布在放置槽6的一侧,靠近放置槽6的所述气孔8一端连接有排气管9,远离气孔8的所述排气管9一端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封堵块11包裹在连接块10内部,所述连接杆12连接在连接块10一端,远离连接块10的所述连接杆12一端安装有电机13,所述气管14连接在连接块10一侧、并包裹在连接杆12外侧,连接杆12的所述气管14一端安装有气泵15,所述排气槽16分布在封堵块11内,靠近反流管7的所述主体1内部安装有填充块17,所述填充块17一侧安装有耳鼻喉模型仓18、并与反流管7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19固定在耳鼻喉模型仓18一侧体壁上、并一端与压缩囊3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时,首先需要对该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在使用时先将主体1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启动伸缩杆2快速(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推速)推挤压缩囊3上升,将内部的液体向上推挤,液体受到推挤后经过排液管4进入到模型胃5内部,与此同时一并开启气泵15通过气管14向连接块10处排放气体,此时的电机13带动着连接杆12旋转,使得封堵块11在连接块10内转动,气体必须从封堵块11的排气槽16才能够排出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包括主体(1)、模型胃(5)、反流管(7)、气孔(8)、封堵块(11)、连接杆(12)、气管(14)、排气槽(16)和回流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2),其中,/n靠近主体(1)的所述伸缩杆(2)一端连接有压缩囊(3),所述压缩囊(3)一侧体壁上安插有排液管(4),所述模型胃(5)安装在排液管(4)一端,靠近模型胃(5)的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反流管(7)连接在模型胃(5)一端;/n所述气孔(8)分布在放置槽(6)的一侧,靠近放置槽(6)的所述气孔(8)一端连接有排气管(9),远离气孔(8)的所述排气管(9)一端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封堵块(11)包裹在连接块(10)内部,所述连接杆(12)连接在连接块(10)一端,远离连接块(10)的所述连接杆(12)一端安装有电机(13),所述气管(14)连接在连接块(10)一侧、并包裹在连接杆(12)外侧,连接杆(12)的所述气管(14)一端安装有气泵(15),所述排气槽(16)分布在封堵块(11)内,靠近反流管(7)的所述主体(1)内部安装有填充块(17),所述填充块(17)一侧安装有耳鼻喉模型仓(18)、并与反流管(7)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19)固定在耳鼻喉模型仓(18)一侧体壁上、并一端与压缩囊(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疾病诊疗用咽喉反流模型,包括主体(1)、模型胃(5)、反流管(7)、气孔(8)、封堵块(11)、连接杆(12)、气管(14)、排气槽(16)和回流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2),其中,
靠近主体(1)的所述伸缩杆(2)一端连接有压缩囊(3),所述压缩囊(3)一侧体壁上安插有排液管(4),所述模型胃(5)安装在排液管(4)一端,靠近模型胃(5)的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反流管(7)连接在模型胃(5)一端;
所述气孔(8)分布在放置槽(6)的一侧,靠近放置槽(6)的所述气孔(8)一端连接有排气管(9),远离气孔(8)的所述排气管(9)一端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封堵块(11)包裹在连接块(10)内部,所述连接杆(12)连接在连接块(10)一端,远离连接块(10)的所述连接杆(12)一端安装有电机(13),所述气管(14)连接在连接块(10)一侧、并包裹在连接杆(12)外侧,连接杆(12)的所述气管(14)一端安装有气泵(15),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姣平黄昕华樊韵平贺鹏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米姣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