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99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外管和内管,外管的一端伸入圆柱环中,另一端上套设反球环和O型圈,壳体的端面处连接有反球型端盖,反球型端盖将O型圈和反球环压向外管的支管,反球型端盖的右侧端面设有导向槽,导向环套设入外管后嵌设在导向槽内并用导向环挡片压紧,导向环挡片用螺钉连接在反球型端盖上,圆柱环和导向环构成了外管的双支撑无油轴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可靠稳定,将球面密封的旋转接头转换为球面旋转接头,旋转扭矩小,适用于高速旋转。

An anti spherical sealing rotary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spherical sealing rotary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outer tube and an inner tube. One end of the outer tube is extended into a cylindrical ring, the other end is sleeved with an anti spherical ring and an O-ring, the end face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n anti spherical end cover, the anti spherical end cover presses the O-ring and the anti spherical ring against the branch of the outer tube,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anti spherical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and the guide ring is sleeved into the outer tube The back is embedded in the guide groove and compressed with the guide ring baffle. The guide ring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ti ball end cover with screws. The cylindrical ring and the guide ring form the double support oil-free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outer tube. The seal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liable and stable, the rotary joint of the spherical seal is converted into the spherical rotary joint, the rotary torque is small,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high-speed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旋转接头,尤其涉及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旋转接头是将流体介质从静止的管道输入到旋转或往复运动的设备中,再从旋转接头中排出的连接密封装置,简称“旋转接头式”。传输介质入口可依工作情况自由选择从侧边或后端进入。旋转接头的密封圈为特殊材料所制成的,抗磨损、寿命长、耐腐蚀、不泄露。现有的旋转接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密封结构不可靠,容易产生跑冒滴漏现象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内部零件磨损严重,密封可靠性不足,耐高温性能差等问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所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耐磨性好的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内管、外管、圆柱环、反球型端盖和导向环,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用于通入介质的进口,所述容腔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在设置有所述弹簧的所述容腔的一端端面,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圆柱环设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内并穿过所述圆柱环,所述外管的侧管壁上设有支管,所述外管和所述支管共同构成相互连通的十字形通管,使得介质从所述进口进入后通入所述支管并由所述支管进入外管内,所述支管的管壁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容腔内还设有反球环和O型圈,所述反球环和所述O型圈依次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支管的侧管壁上;所述反球型端盖具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圆孔,所述反球型端盖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开口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反球型端盖与所述壳体连接,以所述反球型端盖朝向所述容腔的开口一侧为左,以所述反球型端盖远离所述容腔的开口的一侧为右,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左侧面具有供所述反球环嵌设的反球槽,所述反球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O型圈嵌设的O型槽,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后嵌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环右侧压有导向环挡片,所述导向环挡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设置有所述弹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作为介质出口的水平向右延伸的安装凸孔,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外管后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孔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安装凸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均连接用户设备。本技术还包括碳化硅密封圈,所述碳化硅密封圈设在所述支管的侧管壁与所述反球环之间,所述碳化硅密封圈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支管的侧管壁上。所述圆柱环的外周圆上沿所述圆柱环的轴向设有第一键槽,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在对应所述第一键槽位置上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共同构成第一止转滑动槽,所述第一止转滑动槽内设有第一止转滑动销,使得所述第一止转滑动销在所述第一止转滑动槽内沿所述圆柱环的轴向移动,并阻止所述圆柱环和所述壳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反球环的外周圆套设有环形止转圈,所述环形止转圈上设有销孔,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左侧面向左凸设有环形凸柱,所述反球环处于所述环形凸柱内,所述环形凸柱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销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止转滑动槽,所述销孔内设有露出所述销孔的第二止转滑动销,所述第二止转滑动销的露出部分处在所述第二止转滑动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止转滑动销在所述第二止转滑动槽内沿所述外管的轴向移动,并阻止所述反球环和所述反球型端盖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设置有所述弹簧的一端端面内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圆柱环的第一端面上也开设有所述弹簧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对应的所述弹簧槽内。所述容腔的顶部端面与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内侧端面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端面密封圈。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由于弹簧的重新设计(圆柱环或反球环磨损时,容腔底部的弹簧可推动圆柱环,使得圆柱环或者反球环得到补偿,进而设计时摩擦密封面之间的密封比压可适当降低),使得摩擦密封面之间密封比压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密封面之间的旋转扭矩,减少磨损;反球环和O型圈均嵌设在反球型端盖上,构成了由两道密封结构组成的反球面密封结构,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圆柱环和导向环构成了外管的双支撑无油轴承结构,使得外管能够平稳运转,当圆柱环或反球环磨损时,借助弹簧和介质压力圆柱环将沿外管轴线方向朝远离容腔底部的方向缓慢移动以补偿圆柱环或反球环的正常磨损。进一步的,碳化硅密封圈耐磨性好、碳化硅密封圈端面及反球环的底平面之间的旋转密封为平面密封,密封可靠性高,密封面耐磨损,使得旋转接头适合于做高速旋转,摩擦阻力小。进一步的,第一止转滑动槽和第一止转滑动销的设置避免了壳体和圆柱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减少了圆柱环外周沿的磨损,保证了圆柱环对外管的支撑稳定。进一步的,反球型端盖、第二止转滑动销、反球环和O型圈形成了静密封装置,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外管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泄露。进一步的,弹簧槽的设置,使得碳化硅密封圈、反球环或圆柱环磨损需要弹簧施加压力进行补偿时,弹簧伸缩稳定,进而提高补偿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端面密封圈的设置避免了气态介质从容腔顶部端面泄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反球面旋转接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反球型端盖的内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壳体-010容腔-011安装凸孔-012进口-013介质出口-014介质通道-015第二键槽-016第一止转滑动销-017弹簧-020弹簧槽-021圆柱环-030第一键槽-031碳化硅密封圈-040反球环-050环形止转圈-051第二止转滑动销-052端面密封圈-060反球型端盖-070反球槽-071O型槽-072环形凸柱-073第二止转滑动槽-074六角螺栓-080导向环挡片-090导向环-100螺钉-110O型圈-120外管-130支管-131内管1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内管的第二端未画出。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包括壳体010、内管140、外管130、圆柱环030、反球型端盖070和导向环100。壳体0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011,壳体01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通入介质的进口013,容腔011的另一端设有弹簧020,圆柱环030设在容腔011内,壳体010对应容腔011设置有弹簧020的一端端面内开设有弹簧槽021,圆柱环030的第一端面上也开设有弹簧槽021,弹簧020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对应的弹簧槽021内。圆柱环030的外周圆上沿圆柱环030的轴向设有第一键槽031,壳体的内侧壁在对应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内管、外管、圆柱环、反球型端盖和导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用于通入介质的进口,所述容腔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在设置有所述弹簧的所述容腔的一端端面,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圆柱环设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内并穿过所述圆柱环,所述外管的侧管壁上设有支管,所述外管和所述支管共同构成相互连通的十字形通管,使得介质从所述进口进入后通入所述支管并由所述支管进入外管内,所述支管的管壁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容腔内还设有反球环和O型圈,所述反球环和所述O型圈依次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支管的侧管壁上;所述反球型端盖具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圆孔,所述反球型端盖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开口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反球型端盖通过六角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以所述反球型端盖朝向所述容腔的开口一侧为左,以所述反球型端盖远离所述容腔的开口的一侧为右,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左侧面具有供所述反球环嵌设的反球槽,所述反球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O型圈嵌设的O型槽,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后嵌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环右侧压有导向环挡片,所述导向环挡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设置有所述弹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作为介质出口的水平向右延伸的安装凸孔,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外管后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孔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安装凸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均连接用户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球面密封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内管、外管、圆柱环、反球型端盖和导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用于通入介质的进口,所述容腔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在设置有所述弹簧的所述容腔的一端端面,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圆柱环设在所述容腔内;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内并穿过所述圆柱环,所述外管的侧管壁上设有支管,所述外管和所述支管共同构成相互连通的十字形通管,使得介质从所述进口进入后通入所述支管并由所述支管进入外管内,所述支管的管壁抵靠在所述圆柱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容腔内还设有反球环和O型圈,所述反球环和所述O型圈依次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支管的侧管壁上;所述反球型端盖具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圆孔,所述反球型端盖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并抵靠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开口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反球型端盖通过六角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以所述反球型端盖朝向所述容腔的开口一侧为左,以所述反球型端盖远离所述容腔的开口的一侧为右,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左侧面具有供所述反球环嵌设的反球槽,所述反球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O型圈嵌设的O型槽,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套入后嵌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环右侧压有导向环挡片,所述导向环挡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反球型端盖的右侧面;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容腔设置有所述弹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作为介质出口的水平向右延伸的安装凸孔,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外管后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孔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安装凸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均连接用户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滨陈惠玲朱斌林建华颜珠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