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78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包括安装板一和位于安装板一一侧的安装板二,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之间通过安装板三和位于安装板三下方的安装板四连接,安装板一的一侧设有位于安装板三和安装板四之间的框架一、框架二和框架三,框架一的内部设有玻璃窗一,玻璃窗一上设有开口,框架一的一侧设有遮挡机构,框架三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均设有滑动轮,安装板三和安装板四上均设有卡口一,安装板四靠近框架二的一侧顶端设有卡口二。有益效果:同时使得框架二偏转实现折叠功能,进而增大了安装板二、装板三和安装板四之间形成的开阔面积,进而提高了窗户的通透性,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窗户的形状。

A kind of polymer micro foaming ventilation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mer micro foaming ventilating window,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1 and a mounting plate 2 on one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1. The mounting plate 1 and the mounting plate 2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plate 4 under the mounting plate 3 through the mounting plate 3. One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1 is provided with a frame 1, a frame 2 and a frame 3 between the mounting plate 3 and the mounting plate 4,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frame 1 A glass window 1 is provided, a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glass window 1, a shiel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1, a slid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and bottom ends of the frame 3, a bayonet 1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3 and the mounting plate 4, and a bayonet 2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4 close to the frame 2. Beneficial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t makes frame 2 deflect to achieve folding function, thus increasing the open area formed between mounting plate 2, mounting plate 3 and mounting plate 4, thereby improving the window's permeability, so as to change the window shape according to the user's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
本技术涉及生活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
技术介绍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是指以聚合物材料为基体,其中含有泡孔尺寸从小于一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多孔聚合物材料。与一般泡沫塑料毫米级的泡孔相比,微发泡聚合物的泡孔要小得多,而泡孔密度要大得多,因而称为微发泡聚合物,通过微发泡聚合物制作的窗体硬度大,而常规的透气窗调节功能较差,同时窗体不能在框体中进行移动和折叠,因此不能改变窗体占用框体的面积,进而使得框体视野的开阔度无法变化。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包括安装板一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一一侧的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安装板二之间通过安装板三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三下方的安装板四连接,所述安装板一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三和所述安装板四之间的框架一、框架二和框架三,所述框架一的内部设有玻璃窗一,所述玻璃窗一上设有开口,所述框架一的一侧设有遮挡机构,所述框架三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均设有滑动轮,所述安装板三和所述安装板四上均设有卡口一,所述安装板四靠近所述框架二的一侧顶端设有卡口二,所述框架一靠近所述框架二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三,所述框架三上设有玻璃窗二,所述框架三靠近所述框架二的一侧设有卡口四,所述框架三靠近所述框架二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五,所述框架二由半框一和位于所述半框一一侧的半框二组成,所述半框一和所述半框二上均设有玻璃窗三,所述述半框一远离所述半框二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口二相适配的卡扣一,所述半框二远离所述半框一的一侧两端均对称设有与所述卡口四相适配的卡扣二,所述半框一靠近所述半框二的一侧两端对称设有卡扣三,所述半框二靠近所述半框一的一侧设有卡口五,所述卡口五与所述卡扣三之间通过卡杆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三靠近所述安装板二的一侧设有拉手。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一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卡口三相适配的卡杆二。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二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卡口五相适配的卡杆三,所述卡杆三为十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三和所述安装板四上均设有与所述滑动轮相适配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一一侧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端设有遮挡板,所述衔接板与所述遮挡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遮挡板的底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吸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开口,有效的使得窗户在紧闭的转态下实现通风功能,同时通过设置的遮挡机构,进而便于对开口进行遮挡,有效改变了窗户的透气性,通过设置的框架二和框架三,便于使得框架三向框架一移动,同时使得框架二偏转实现折叠功能,进而增大了安装板二、装板三和安装板四之间形成的开阔面积,进而提高了窗户的通透性,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窗户的形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框架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遮挡机构侧视图。图中:1、安装板一;2、安装板二;3、装板三;4、安装板四;5、框架一;6、框架二;7、框架三;8、玻璃窗一;9、开口;10、遮挡机构;11、拉手;12、滑动轮;13、卡口一;14、卡口二;15、卡口三;16、滑槽;17、半框一;18、半框二;19、玻璃窗三;20、卡扣三;21、卡口五;22、卡杆一;23、卡扣一;24、卡杆二;25、卡扣二;26、卡杆三;27、卡口四;28、卡口五;29、玻璃窗二;30、遮挡板;31、衔接板;32、挡板;33、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包括安装板一1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一1一侧的安装板二2,所述安装板一1和所述安装板二2之间通过安装板三3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下方的安装板四4连接,所述安装板一1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之间的框架一5、框架二6和框架三7,所述框架一5的内部设有玻璃窗一8,所述玻璃窗一8上设有开口9,所述框架一5的一侧设有遮挡机构10,所述框架三7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均设有滑动轮12,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上均设有卡口一13,所述安装板四4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顶端设有卡口二14,所述框架一5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三15,所述框架三7上设有玻璃窗二29,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卡口四27,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五28,所述框架二6由半框一17和位于所述半框一17一侧的半框二18组成,所述半框一17和所述半框二18上均设有玻璃窗三19,所述述半框一17远离所述半框二18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口二14相适配的卡扣一23,所述半框二18远离所述半框一17的一侧两端均对称设有与所述卡口四27相适配的卡扣二25,所述半框一17靠近所述半框二18的一侧两端对称设有卡扣三20,所述半框二18靠近所述半框一17的一侧设有卡口五21,所述卡口五21与所述卡扣三20之间通过卡杆一22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开口9,有效的使得窗户在紧闭的转态下实现通风功能,同时通过设置的遮挡机构10,进而便于对开口9进行遮挡,有效改变了窗户的透气性,通过设置的框架二6和框架三7,便于使得框架三7向框架一5移动,同时使得框架二6偏转实现折叠功能,进而增大了安装板二2、装板三3和安装板四4之间形成的开阔面积,进而提高了窗户的通透性,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窗户的形状。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安装板二2的一侧设有拉手11。便于拉动框架三7进行移动。如图2所示,所述卡扣一2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卡口三15相适配的卡杆二24。通过设置的卡杆二24,便于使得半框一17围绕卡杆二24进行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卡扣二25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卡口五28相适配的卡杆三26,所述卡杆三26为十字形结构。通过设置的卡杆三26,便于使得半框二18围绕卡杆三26进行旋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一(1)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一(1)一侧的安装板二(2),所述安装板一(1)和所述安装板二(2)之间通过安装板三(3)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下方的安装板四(4)连接,所述安装板一(1)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之间的框架一(5)、框架二(6)和框架三(7),所述框架一(5)的内部设有玻璃窗一(8),所述玻璃窗一(8)上设有开口(9),所述框架一(5)的一侧设有遮挡机构(10),所述框架三(7)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均设有滑动轮(12),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上均设有卡口一(13),所述安装板四(4)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顶端设有卡口二(14),所述框架一(5)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三(15),所述框架三(7)上设有玻璃窗二(29),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卡口四(27),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五(28),所述框架二(6)由半框一(17)和位于所述半框一(17)一侧的半框二(18)组成,所述半框一(17)和所述半框二(18)上均设有玻璃窗三(19),所述半框一(17)远离所述半框二(18)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口二(14)相适配的卡扣一(23),所述半框二(18)远离所述半框一(17)的一侧两端均对称设有与所述卡口四(27)相适配的卡扣二(25),所述半框一(17)靠近所述半框二(18)的一侧两端对称设有卡扣三(20),所述半框二(18)靠近所述半框一(17)的一侧设有卡口五(21),所述卡口五(21)与所述卡扣三(20)之间通过卡杆一(2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微发泡透气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一(1)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一(1)一侧的安装板二(2),所述安装板一(1)和所述安装板二(2)之间通过安装板三(3)和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下方的安装板四(4)连接,所述安装板一(1)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之间的框架一(5)、框架二(6)和框架三(7),所述框架一(5)的内部设有玻璃窗一(8),所述玻璃窗一(8)上设有开口(9),所述框架一(5)的一侧设有遮挡机构(10),所述框架三(7)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均设有滑动轮(12),所述安装板三(3)和所述安装板四(4)上均设有卡口一(13),所述安装板四(4)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顶端设有卡口二(14),所述框架一(5)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三(15),所述框架三(7)上设有玻璃窗二(29),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卡口四(27),所述框架三(7)靠近所述框架二(6)的一侧设有两个卡口五(28),所述框架二(6)由半框一(17)和位于所述半框一(17)一侧的半框二(18)组成,所述半框一(17)和所述半框二(18)上均设有玻璃窗三(19),所述半框一(17)远离所述半框二(18)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口二(14)相适配的卡扣一(23),所述半框二(18)远离所述半框一(17)的一侧两端均对称设有与所述卡口四(27)相适配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王国庆孔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派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