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76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橡胶帽、骨架、固定销和密封圈组件;橡胶帽套设于骨架上,缓冲件通过骨架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固定销与橡胶帽、骨架连接,固定橡胶帽和骨架,密封圈组件固定在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冲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可以有效的控制行李箱盖的位移量,预防汽车行李箱盖在发生位移时磕碰车身;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冲件包括密封圈组件,使得缓冲件的固定力更强,此外,密封圈组件形成的密闭空间使得车身和缓冲件固定结构不受腐蚀和损坏,进而可以保持缓冲件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A buffer for trunk li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part of a trunk lid of an automobi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rubber cap, a framework, a fixing pin and a sealing ring assembly; the rubber cap is sleeved on the framework, the buff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et metal inner plate of the trunk lid through the framework, the fix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cap and the framework, the rubber cap and the framework are fixed, and the sealing ring assembly is fixed on the framework. The buffer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assembly,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trunk lid and prevent the trunk lid from colliding with the body when the displacement occurs; moreover, the buffer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sealing ring component, which makes the fixing force of the buffer part stronger. In addition, the closed space formed by the sealing ring component makes the body and the fixed structure of the buffer part free from corrosion Damage, which in turn maintains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以及维修、维护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在现有的汽车制造中,对于汽车行李箱的碰撞防护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汽车行李箱盖在极差路面行驶时导致行李箱盖磕碰车身、后尾灯或者后保险杠的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当汽车在非正常使用情况下,该缓冲件可以有效的控制行李箱盖的位移量,预防汽车行李箱盖在发生位移时磕碰车身,并且,该缓冲件包括密封圈组件,使得缓冲件的固定力更强,此外,密封圈组件形成的密闭空间使得车身和缓冲件固定结构不受腐蚀和损坏,进而可以保持缓冲件的牢固性和耐久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包括橡胶帽、骨架、固定销和密封圈组件;所述橡胶帽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缓冲件通过所述骨架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橡胶帽、所述骨架连接,固定所述橡胶帽和所述骨架,所述密封圈组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组件有两个,分别为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包围所述内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包括壳体,所述密封圈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销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卡设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所述橡胶帽和所述骨架。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还包括卡接部和导向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还包括推送部,所述推送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缓冲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可以有效的控制行李箱盖的位移量,预防汽车行李箱盖在发生位移时磕碰车身;并且,本技术缓冲件包括密封圈组件,使得缓冲件的固定力更强,此外,密封圈组件形成的密闭空间使得车身和缓冲件固定结构不受腐蚀和损坏,进而可以保持缓冲件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X轴”“Y轴”“Z轴”“垂直”“平行”“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1,包括橡胶帽11、骨架12、固定销13和密封圈组件14。本实施例中,将缓冲件1安装在汽车行李箱盖和流水槽侧面,如图2所示,当行李箱盖静止关闭时,行李箱盖侧缓冲件1与流水槽侧缓冲件1保持一定间隙,不与其接触面进行接触,当汽车在非正常使用情况下时,行李箱盖侧缓冲件1与流水槽侧缓冲件1接触,吸收行李箱盖Y向的过压动能,有效预防汽车行李箱盖磕碰车身或后尾灯的情况发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将橡胶帽11套设于骨架12上,缓冲件1通过骨架12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骨架12包括壳体121、卡接部122和导向部123,卡接部122和导向部123固定在壳体121内部。在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时,先通过导向部123进行定位,防止错装,随后通过卡接部122将橡胶帽11和骨架12安装在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壳体121由椭圆形固定块和位于固定块下方的空心柱状体构成,卡接部122和导向部123安装在固定块下表面且被包围在空心柱状体中间。导向部123大致呈弧面体形状,导向部123有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导向部123的弧半径不同。此外,卡接部122整体呈长方体形状,卡接部122上设有凹槽,通过凹槽的配合将骨架12卡接在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为了使得缓冲件1的固定力更强、密封性能更好,在骨架12上固定了密封圈组件14。具体的,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整个壳体121的下表面(即:空心柱状体的下表面)通过注塑固定了两个密封圈,即: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包围内密封圈,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缓冲件1的耐久性。为了使得装配后的橡胶帽11和骨架12更加稳定,将固定销13与橡胶帽11和骨架12连接,用于固定橡胶帽11和骨架12。具体的,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销13包括固定部131和与固定部连接的推送部132,橡胶帽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见图4),骨架壳体121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4(见图5),推送部132将固定部131推到橡胶帽11和骨架12中间,将固定部131卡设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如此,通过膨胀原理使得橡胶帽11和骨架12向外胀出,使得装配后的橡胶帽11和骨架1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缓冲件1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帽、骨架、固定销和密封圈组件;所述橡胶帽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缓冲件通过所述骨架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橡胶帽、所述骨架连接,固定所述橡胶帽和所述骨架,所述密封圈组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帽、骨架、固定销和密封圈组件;所述橡胶帽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缓冲件通过所述骨架与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连接,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橡胶帽、所述骨架连接,固定所述橡胶帽和所述骨架,所述密封圈组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组件有两个,分别为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包围所述内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壳体,所述密封圈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银鹰姜涛范守哲姚麒麟王军杨阳王祯祯赵康时月吴杰李洪艳潘德国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