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52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短纤倍捻机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包括转动连接于左支撑板的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左支撑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矩形套口,所述第二转动板滑动设置于套口内,所述第二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齿条,所述套口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互匹配的齿轮,所述套口内还设置有与齿轮同轴的棘轮,所述齿轮与棘轮之间安装有联轴,所述套口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抑制棘轮转动的棘爪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调节第二转动板与左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纱筒,调节第二转动板的位置相比需要更换右支撑板,操作简单化,且工程量也减少。

A limiting device for bobbin of short fiber double twis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bbin limiting device of a short fiber double twister, which comprises a left supporting plate and a right supporting plate arranged on the short fiber double twister. The right supporting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ng plate and a second rotating plate which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e. Th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socket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plate is slidably arranged on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e In the sleeve opening,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rota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ack, the sleeve opening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gear matched with the rack, the sleeve open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atchet wheel coaxial with the gear, the coupling shaf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gear and the ratchet wheel,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eeve open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awl piece for inhibiting the ratchet wheel rot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plate can be adjusted Compared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ft support plate,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needs to be replaced when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rotating plate, which makes the operation simple and reduces the work a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纤倍捻机的辅助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短纤倍捻机是倍捻机的一种,而纱筒限位装置是短纤倍捻机中重要的辅助部件。目前市场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213935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短纤倍捻机卷纱筒支架,包括短纤倍捻机机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在短纤倍捻机机架上,短纤倍捻机机架中部固定有横杆,轴承、隔套、支撑盘依次插套在螺杆上,螺杆压着轴承内圈且螺接在左支架上,安装盘插套在轴承上;卷纱筒两端分别夹持在两个安装盘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如若使用较短或者较长的纱筒进行倍捻时,工作人员需要拆卸下右支架及其各部分的零件,更换相应长度的右支架以满足不同长度纱筒的需求;该操作十分不便捷,尤其是在当对一排上的每个纱筒限位装置进行更换,是一道耗时长且复杂的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可以调节第二转动板与左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纱筒,调节第二转动板的位置相比需要更换右支撑板,操作简单化,且工程量也减少。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短纤倍捻机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纱筒的支撑座,所述右支撑板包括转动连接于左支撑板的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左支撑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矩形套口,所述第二转动板滑动设置于套口内,所述第二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齿条,所述套口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互匹配的齿轮,所述套口内还设置有与齿轮同轴的棘轮,所述齿轮与棘轮之间安装有联轴,所述套口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抑制棘轮转动的棘爪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的支撑座之间用于安装并支撑纱筒,扭簧用于将右支撑板打开,然后将纱筒放入到两者之间,然后松开后实现夹紧支撑;本技术的第二转动板滑动设置于第一转动板内,对于较长的纱筒,工作人员控制棘爪件实现释放棘轮,即棘轮可以转动,然后向右拉动第二转动板,实现增大两个支撑座的间距,齿轮在齿条的带动下能够转动,同时在联轴的联动作用下能够带着棘轮转动,当右侧的支撑座达到相应的位置后,松放棘爪件,使得棘爪能够锁住棘轮,即抑制棘轮转动;相反,当需要安装较短的纱筒时,向左推动第二转动板使得其滑入到第一转动板的套口内,如此减小了两个支撑座的间距。作为优选,所述棘爪件包括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相配合,所述套口上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棘爪转动设置于通槽内,所述棘爪与通槽之间还设置有扭转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紧状态下,棘爪受到扭转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其前端抵触于棘轮的棘齿,需要拉动第二转动板时,按压下棘爪的末端实现前端不抵触于棘齿,此时扭转弹簧形变,撤去对棘爪末端的作用力,在扭转弹簧的回复作用力下棘爪的前端能够抵触于棘轮,实现再次锁紧。作为优选,所述套口内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燕尾槽,所述齿条底部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卡嵌于燕尾槽内且两者呈滑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齿条和第二转动板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联轴穿设出套口,且联轴穿过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手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实现齿条向右滑出套口,同时也通过联轴实现棘爪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棘爪后端还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伸出通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拨动棘爪,由此驱动棘轮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棘轮和棘爪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弧形转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左支撑板;20、第一转动板;21、第二转动板;3、扭簧;4、支撑座;5、套口;6、齿条;7、齿轮;8、棘轮;9、联轴;10、棘爪;11、通槽;12、扭转弹簧;13、燕尾块;14、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4,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短纤倍捻机的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纱筒的支撑座4;右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凹型块,凹型块具有连接耳,左支撑板1一体成型有第二凹型块,两块凹型块相互搭接,并且垂直穿设有转动轴且可以转动,在转动轴外套接有扭簧3,扭簧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从而有利于右支撑板在作用力下向外转动后,撤去作用力后右支撑板自动回复。本实施例的右支撑板包括转动连接于左支撑板1的第一转动板20和第二转动板21,第一支撑板远离左支撑板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矩形套口5,第二转动板21滑动设置于套口5内,第二转动板21底部固定连接齿条6,套口5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6相互匹配的齿轮7,套口5内还设置有与齿轮7同轴的棘轮8,齿轮7与棘轮8之间固定安装有联轴9,假若给予齿轮7一个作用力使其转动,则会联动齿条6移动以及棘轮8转动。联轴9穿设出套口5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联轴9穿过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本实施例转动手轮实现驱动齿轮7转动。为了提高齿条6滑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套口5内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燕尾槽,齿条6底部设置有燕尾块13,燕尾块13卡嵌于燕尾槽内且两者呈滑动配合。套口5上部开设有通槽11,套口5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抑制棘轮8转动的棘爪件,棘爪件包括棘爪10,棘爪10与棘轮8相配合,棘爪10转动设置于通槽11内,棘爪10与通槽11之间还设置有扭转弹簧12。在锁紧状态下,棘爪10受到扭转弹簧12的弹性作用力,其前端抵触于棘轮8的棘齿,需要移动第二转动板21时,按压下棘爪10的末端实现前端不抵触于棘齿,此时扭转弹簧12形变,调节好第二转动板21的位置后,撤去对棘爪10末端的作用力,在扭转弹簧12的回复作用力下棘爪10的前端能够抵触于棘轮8,实现再次锁紧。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上的支撑座4之间用于安装并支撑纱筒,扭簧3用于将右支撑板打开,然后将纱筒放入到两者之间,然后松开后实现夹紧支撑;本技术的第二转动板21用过燕尾块13和燕尾槽结构,滑动设置于第一转动板20内,对于较长的纱筒,工作人员控制棘爪件实现释放棘轮8,即棘轮8可以转动,然后转动手轮,齿轮7带动齿条6移动,实现增大两个支撑座4的间距,同时在联轴9的联动作用下能够带着棘轮8转动,当右侧的支撑座4达到相应的位置后,松放棘爪件,使得棘爪10能够锁住棘轮8,即抑制棘轮8转动;相反,当需要安装较短的纱筒时,向左推动第二转动板21使得其滑入到第一转动板20的套口5内,如此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短纤倍捻机的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扭簧(3),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纱筒的支撑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包括转动连接于左支撑板(1)的第一转动板(20)和第二转动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板(20)远离左支撑板(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矩形套口(5),所述第二转动板(21)滑动设置于套口(5)内,所述第二转动板(21)底部固定连接齿条(6),所述套口(5)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6)相互匹配的齿轮(7),所述套口(5)内还设置有与齿轮(7)同轴的棘轮(8),所述齿轮(7)与棘轮(8)之间安装有联轴(9),所述套口(5)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抑制棘轮(8)转动的棘爪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短纤倍捻机的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扭簧(3),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纱筒的支撑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包括转动连接于左支撑板(1)的第一转动板(20)和第二转动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板(20)远离左支撑板(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矩形套口(5),所述第二转动板(21)滑动设置于套口(5)内,所述第二转动板(21)底部固定连接齿条(6),所述套口(5)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6)相互匹配的齿轮(7),所述套口(5)内还设置有与齿轮(7)同轴的棘轮(8),所述齿轮(7)与棘轮(8)之间安装有联轴(9),所述套口(5)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抑制棘轮(8)转动的棘爪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纱筒限位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勤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