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44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5
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中锁脚锚杆(1)穿过上部型钢拱架(2)的预留孔(203)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处上侧和下侧的锚固底板(5)分别通过旋紧锚具Ⅰ(3)和旋紧锚具Ⅱ(4)抵固在腹板(202)上,锁脚锚杆(1)中插有加强杆(6);方法首先在围岩上钻孔,然后布置上部型钢拱架(2)使钻孔与对应预留孔(203)对齐,再锁脚锚杆(1)都插入到围岩的钻孔并旋紧旋紧锚具Ⅰ(3)后借助注浆泵的压力将浆液通过锁脚锚杆(1)渗入、扩散到岩层孔隙或裂隙中,最后将加强杆件(6)插入到锁脚锚杆(1)中。极大的提高了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超前支护效果好。

A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ock foot bolt in advance support of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nnel advance support type foot locking bolt structure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In the structure, the foot locking bolt (1) passes through the top of the reserved hole (203) of the upper section steel arch frame (2) and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drilling hole, and the foot locking bolt (1) passes through the anchoring bottom plate (5) at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reserved hole (203) and is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web plate (202) by tightening the anchorage I (3) and the anchorage II (4) The anchor bolt (1) is inserted with a reinforcing bar (6); the method is to first drill hole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n arrange the upper steel arch frame (2) to align the hol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served holes (203), and then the anchor bolt (1)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e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ightened the anchor I (3), and then the slurry is infiltrated and diffused into the rock pores or cracks through the anchor bolt (1) by the pressure of the grouting pump Finally, insert the reinforcing member (6) into the locking bolt (1).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self stability 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 and the advance support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隧道的蓬勃发展,隧道占比日渐增大;在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隧道安全支护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保证隧道围岩稳定对隧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锁脚锚杆是通过钻孔将锚杆压入钢格栅或型钢里的地层中,借助注浆泵的压力使浆液通过锚杆渗入、扩散到岩层孔隙或裂隙中,以改善岩体物理力学性能,有效地限制岩层松弛变形从而达到提高开挖面岩层自稳能力和延长岩自稳的目的。锁脚锚杆通常用于台阶法开挖支护,在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开挖下断面前、在隧道横截面于拱脚斜向下打入锁脚锚杆,即可稳定拱脚、减少初期支护悬空引起的沉降,又可对下部开挖起到超前支护作用。相比于其它支护结构,锁脚锚杆的经济实用性和加固效果都更好;由于其简单易行,经济、效果明显,大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省去了其他辅助施工措施,节约了人力、物力,因此,在国内外的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实际施工中,锁脚锚杆和上部型钢拱架焊接在一起形成锁脚锚杆与钢拱架联合承载机制,共同承载围岩压力;但是,该种连接方式在承受一定围岩压力时,通常当锁脚锚杆和钢拱架本身还未达到极限承载力时,锚杆端头焊接部位却超过了焊接强度而易发生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焊接劳动强度大;且在隧道内由于空间有限,焊接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在隧道横截面,于拱脚处斜向下打入锁脚锚杆的传统施工方法,仅可对下部开挖起到超前支护作用,没有对前方开挖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不能满足支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包括锁脚锚杆和上部型钢拱架,所述的上部型钢拱架包括两端的翼缘和中间的腹板,所述的腹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围岩上对应预留孔设置有多个钻孔,所述锁脚锚杆穿过预留孔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所述腹板上的预留孔按0.6m-0.8m距离设置。所述围岩上的钻孔轴线指向隧道中心并与隧道轴线夹角为40°-50°。所述的锁脚锚杆穿过预留孔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锚固底板,所述的锚固底板为中部开有孔洞、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锁脚锚杆穿过锚固底板中部的孔洞,预留孔上侧的锚固底板通过旋紧锚具Ⅰ抵固在腹板上,预留孔下侧的锚固底板通过旋紧锚具Ⅱ抵固在腹板上。所述的旋紧锚具Ⅰ为空心圆柱体,旋紧锚具Ⅰ内孔设置有卡固螺纹Ⅰ,所述的旋紧锚具Ⅱ为空心圆柱体,旋紧锚具Ⅱ内孔设置有卡固螺纹Ⅱ,旋紧锚具Ⅱ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的锁脚锚杆中下部设置有预制螺纹Ⅰ,锁脚锚杆底端部设置有预制螺纹Ⅱ,锁脚锚杆穿过旋紧锚具Ⅰ内孔和旋紧锚具Ⅱ内孔,锁脚锚杆中下部的预制螺纹Ⅰ与卡固螺纹Ⅰ螺纹配合连接,锁脚锚杆底端的预制螺纹Ⅱ与卡固螺纹Ⅱ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锁脚锚杆为空心钢管,锁脚锚杆中插有加强杆,所述的加强杆顶部深入围岩一定距离。所述的加强杆顶部深入围岩的深度为1.5-2倍锁脚锚杆外露的长度。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步骤一,首先在隧道上台阶开挖完成后,根据事先设计的钻孔角度和间距在围岩上钻孔;步骤二,钻孔完成后,布置上部型钢拱架,并保证钻孔与上部型钢拱架上的对应预留孔对齐;步骤三,将旋紧锚具Ⅰ和预留孔上侧的锚固底板托举,使围岩上钻孔、旋紧锚具Ⅰ内孔、锚固底板中部孔洞、上部型钢拱架上的预留孔对齐,然后将锁脚锚杆通过上部型钢拱架上的预留孔插入钻孔中,使得旋紧锚具Ⅰ和该锚固底板与上部型钢拱架通过锁脚锚杆串接,此时旋紧旋紧锚具Ⅰ,以使该锚固底板抵固在上部型钢拱架的腹板上,多次重复此操作至所有锁脚锚杆都插入到围岩的钻孔并旋紧旋紧锚具Ⅰ后,借助注浆泵的压力将浆液通过锁脚锚杆渗入、扩散到岩层孔隙或裂隙中;步骤四,将加强杆件插入到锁脚锚杆中,并通过旋紧旋紧锚具Ⅱ来支撑加强杆,并使预留孔下侧的锚固底板抵固在上部型钢拱架的腹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小、操作方便安全,锁脚锚杆穿过预留孔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于斜前方深入隧道围岩中,这样不仅将上部型钢拱架所承受的围岩压力通过锁脚锚杆传递到隧道围岩中,稳定了钢拱架,有效控制了拱顶沉降,还可在隧道开挖方向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使得隧道开挖更加安全,超前支护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中锁脚锚杆穿过预留孔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因此锁脚锚杆和上部型钢拱架采用非焊接的方式连接,结构强度大;同时杜绝了由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效果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锁脚锚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上部型钢拱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旋紧锚具Ⅰ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旋紧锚具Ⅱ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锚固底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加强杆结构示意图。图中:锁脚锚杆1,上部型钢拱架2,翼缘201,腹板202,预留孔203,旋紧锚具Ⅰ3,卡固螺纹Ⅰ301,旋紧锚具Ⅱ4,卡固螺纹Ⅱ401,底板402,锚固底板5,旋紧锚具Ⅰ3,旋紧锚具Ⅱ4,加强杆6,隧道侧壁7,开挖掌子面8,上台阶9,下台阶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4,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包括锁脚锚杆1和上部型钢拱架2。所述的上部型钢拱架2包括两端的翼缘201和中间的腹板202,所述的腹板202上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203,围岩上对应预留孔203设置有多个钻孔,预留孔203半径略大于锁脚锚杆1,所述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该围岩上的钻孔应在布置上部型钢拱架2之前布置。参见图1至图4,具体的,所述腹板202上的预留孔203按0.6m-0.8m距离设置,即每隔0.6m-0.8m布置一个。参见图1至图4,具体的,所述围岩上的钻孔轴线指向隧道中心并与隧道轴线夹角为40°-50°;钻孔选取的角度应保证锁脚锚杆1不与上部型钢拱架2的翼缘201接触。图1中箭头指向为隧道轴向,图2中θ为锁脚锚杆1与隧道侧壁7走向夹角。参见图1至图4、图7,具体的,所述的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锚固底板5,所述的锚固底板5为中部开有孔洞、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锚固底板5中部的孔洞半径与锁脚锚杆1一致,锁脚锚杆1穿过锚固底板5中部的孔洞。预留孔203上侧的锚固底板5通过旋紧锚具Ⅰ3抵固在腹板202上,预留孔203下侧的锚固底板5通过旋紧锚具Ⅱ4抵固在腹板202上。由此,锁脚锚杆1与上部型钢拱架2形成稳定牢固的共同受力结构,围岩压力先通过上部型钢拱架2传递给锁脚锚杆1端部,最后由锁脚锚杆1传递到围岩中。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脚锚杆(1)和上部型钢拱架(2),所述的上部型钢拱架(2)包括两端的翼缘(201)和中间的腹板(202),所述的腹板(202)上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203),围岩上对应预留孔(203)设置有多个钻孔,所述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脚锚杆(1)和上部型钢拱架(2),所述的上部型钢拱架(2)包括两端的翼缘(201)和中间的腹板(202),所述的腹板(202)上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203),围岩上对应预留孔(203)设置有多个钻孔,所述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顶部插入对应的钻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202)上的预留孔(203)按0.6m-0.8m距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上的钻孔轴线指向隧道中心并与隧道轴线夹角为4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脚锚杆(1)穿过预留孔(203)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锚固底板(5),所述的锚固底板(5)为中部开有孔洞、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锁脚锚杆(1)穿过锚固底板(5)中部的孔洞,预留孔(203)上侧的锚固底板(5)通过旋紧锚具Ⅰ(3)抵固在腹板(202)上,预留孔(203)下侧的锚固底板(5)通过旋紧锚具Ⅱ(4)抵固在腹板(2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超前支护式锁脚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紧锚具Ⅰ(3)为空心圆柱体,旋紧锚具Ⅰ(3)内孔设置有卡固螺纹Ⅰ(301),所述的旋紧锚具Ⅱ(4)为空心圆柱体,旋紧锚具Ⅱ(4)内孔设置有卡固螺纹Ⅱ(401),旋紧锚具Ⅱ(4)底部设置有底板(402),所述的锁脚锚杆(1)中下部设置有预制螺纹Ⅰ(101),锁脚锚杆(1)底端部设置有预制螺纹Ⅱ(102),锁脚锚杆(1)穿过旋紧锚具Ⅰ(3)内孔和旋紧锚具Ⅱ(4)内孔,锁脚锚杆(1)中下部的预制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更峰王力张克宏张晓晓王兴留王桂林梁锋孙帆张亮刘勃龙毕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