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37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现有门下导靴通过铆接圆棒卡置在引导槽内,加工麻烦且结构强度不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靴体,所述靴体下部设有竖置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两侧壁上均设有通过一体冲压成成型的限位凸起。将门下导靴上的限位结构由原先通过铆接方式连接的圆棒改进通过一体冲压方式形成的限位凸起,既通过省去圆棒结构来降低原料成本,还省去了铆接工序,增强了限位凸起与引导板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还通过提升门下导靴的尺寸精度来保证与引导槽精确配合,保证层门正常开合。

An integrated guide shoe under the do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under door guide shoe. The existing guide shoe under the door is clamped in the guide groove by riveting round bar, which is difficult to process and unstable in structural strength.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boot body,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guide plate, and the wa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limit protrusion formed by integral stamping. The limit structure on the guide shoe under the door is improved from the original round bar connected by riveting to the limit protrusion formed by integrated stamping,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of raw materials by eliminating the round bar structure, but also saves the riveting process, enhances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limit protrusion and the guide plate,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and ensures the precision of the guide groove by improving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the guide shoe under the door Ensure the cooperation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lan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下导靴。
技术介绍
门下导靴属于电梯层门装置组件中的零件,用于引导层门沿预设路径开合。现有的门下导靴包括固接板和引导板,引导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地坎顶面开设口小腔大的引导槽,门下导靴通过固接板固接在层门底部,门下导靴通过引导板竖向插置在引导槽内,并通过铆接在穿孔中的圆棒卡置在引导槽内,既确保层门能沿引导槽开合移动,还利用圆棒端部与引导槽内壁面抵触实现防脱卡置。这种结构的门下导靴存在以下缺陷:在加工时,需要先在引导板上开设穿孔,再在穿孔内铆接圆棒,既增加了原料成本,还对圆棒的安装精度和铆接强度有较高要求,导致加工步骤复杂,增加了加工成本,此外,圆棒会因铆接定位精度欠佳而发生与引导槽侧壁发生撞击摩擦的情况,进而影响层门顺畅开合以及门下导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通过在引导板上设置一体冲压成型的限位凸起,既有效降低原料成本,还简化加工工序,确保加工精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包括靴体,所述靴体下部设有竖置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两侧壁上均设有通过一体冲压成成型的限位凸起。将门下导靴上的限位结构由原先通过铆接方式连接的圆棒改进通过一体冲压方式形成的限位凸起,既通过省去圆棒结构来降低原料成本,还省去了铆接工序,增强了限位凸起与引导板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还通过提升门下导靴的尺寸精度来保证与引导槽精确配合,保证层门正常开合。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上设有若干分置的待加工部,所述待加工部向外翻折形成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由引导板局部通过冲压外翻形成,既确保限位凸起与引导板为一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还无需增加原料,利用引导板自身原料加工形成限位凸起,有效降低原料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上设有贯通开设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沿垂直于引导板方向的投影呈开口朝下的匚形,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加工槽内区域形成所述待加工部。当引导板上的待加工部在受到模具冲压加工时,待加工部与引导板的衔接处会因受力而撕裂形成加工槽,确保待加工部能向外翻折形成限位凸起。作为优选,所述待加工部呈方形,所述加工槽沿待加工部连续的三侧边缘开设。方形的待加工部能加工形成方形的限位凸起,确保限位凸起的底面和顶面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升限位性能。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的底部与所述引导板固接,上部形成朝上设置且外露于引导板侧壁的限位面。利用朝上设置的限位面与引导槽内朝下的壁面抵触来防止对门下导靴出现防脱引导槽的情况,确保层门沿预设路径顺畅开合。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至少为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具有等高且水平设置的限位面。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凸起来提升门下导靴的防脱性能,限位面均等高设置,当门下导靴出现向上偏移时,门下导靴能通过多个限位面同时与引导槽壁面接触实现防脱功能,通过增加限位面与引导槽壁面间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单位受压数值,确保防脱性能。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底面的竖向投影完整落入引导板的竖向投影内,所述限位面的竖向投影与所述引导板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限位凸起能将受到的竖向作用力竖向传递至引导板上,进而提升对层门的引导限位作用。限位面位于导引槽对应壁面下方,通过提升作用力传递效率来提升防脱性能。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限位凸起具有互为相反的翻折方向,使得引导板两侧均设有等距设置的限位凸起,确保引导板两侧均能通过与引导槽壁面抵触获得均衡的防脱作用力。作为优选,所述靴体的竖向截面轮廓呈Z形,包括固接板和跨接板。跨接板起到连接固接板和引导板的作用,既确保固接板能固接在层门底部的侧壁上,还确保引导板能位于层门下方,提升引导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固接板与引导板竖向平行设置,所述固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等高设置的固接孔。引导槽为竖向开设,利用门下导靴确保层门底部保持垂直姿态,进而确保层门以预设姿态沿预设路径开合。作为优选,所述跨接板水平设置,所述跨接板两侧边缘分别与固接板的底缘和引导板顶缘固接。水平设置的跨接板具有最小的厚度,有效减小层门底缘与地坎顶面间缝隙,确保使用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门下导靴上的限位结构由原先通过铆接方式连接的圆棒改进通过一体冲压方式形成的限位凸起,既通过省去圆棒结构来降低原料成本,还省去了铆接工序,增强了限位凸起与引导板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还通过提升门下导靴的尺寸精度来保证与引导槽精确配合,保证层门正常开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靴体摊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靴体,2、引导板,3、限位凸起,4、待加工部,5、加工槽,6、限位面,7、固接板,8、跨接板,9、固接孔,10、地坎,11、引导槽,12、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由靴体1组成,所述靴体1下部设有竖置的引导板2,所述引导板2两侧壁上均设有通过一体冲压成成型的限位凸起3。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靴体1由钣金件通过一体式冲压形成,使得靴体1和限位凸起3具有一体式结构,既有效提升门下导靴的结构强度和抗形变强度。相较于原先铆接圆棒的方式,所述门下导靴既能利用引导板2局部区域加工形成限位凸起3,无需二次添加原料,有效提升原料利用效率,通过降低原料用量来降低成本,还省去了铆接工序,防止因铆接强度欠佳而出现部件解体的情况,确保门下导靴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加工时,将平板状的钣金件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合模操作对钣金件进行一体式冲压处理,以使钣金件被冲压形成具有一体结构的引导板2、限位凸起3、跨接板8以及固接板7,所述固接孔9也被一体冲压形成,有效简化加工工序,提升加工效率,利于规模化加工。具体地,所述引导板2上设有若干分置的待加工部4(如图2所示),所述待加工部4向外翻折形成所述限位凸起3。在加工时,首先,待加工部4因侧向受压而与相邻的引导板2间撕裂形成加工槽5,之后,待加工部4在持续受压下形变并被翻折形成所述限位凸起3。由于模具为预先开设的标准件,使得每次冲压形成的限位凸起3具有统一的形状和尺寸,确保产品能与地坎10上的引导槽11精确配合。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层门的底部通过门下导靴与设于地坎10上的引导槽11配合,既确保层门底部能沿引导槽11作直线移动,还能对层门底部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层门偏离预设路径。所述引导槽11顶部的槽口呈口小腔大状,且引导槽11的两侧槽壁中部均设有朝下设置的台阶面12,在安装时,所述引导板2引导槽11两端的端口插入,使得限位凸起3插置在引导槽11的槽腔内(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引导槽11通过侧壁与引导板2侧壁抵触,防止层门在移动时发生水平向晃动的情况,引导槽11通过台阶面12与限位面6抵触,防止层门因竖向偏移而发生竖向跳动或脱离的情况。所述引导板2与引导槽11间设有装配间隙,层门在沿预设路径移动时,引导板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包括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靴体(1)下部设有竖置的引导板(2),所述引导板(2)两侧壁上均设有通过一体冲压成成型的限位凸起(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包括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靴体(1)下部设有竖置的引导板(2),所述引导板(2)两侧壁上均设有通过一体冲压成成型的限位凸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2)上设有若干分置的待加工部(4),所述待加工部(4)向外翻折形成所述限位凸起(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2)上设有贯通开设的加工槽(5),所述加工槽(5)沿垂直于引导板(2)方向的投影呈开口朝下的匚形,所述引导板(2)位于所述加工槽(5)内区域形成所述待加工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部(4)呈方形,所述加工槽(5)沿待加工部(4)连续的三侧边缘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门下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3)的底部与所述引导板(2)固接,上部形成朝上设置且外露于引导板(2)侧壁的限位面(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禹涛叶成建成律梁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