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33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绕棉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前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立柱,两组立柱之间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左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左侧立柱左侧外壁设置有电机,电机右侧输出端延伸至左侧立柱的右侧外壁并与连接座连接,装置中向右移动挡块,使挡块与转杆不接触,使转杆与连接块连接松开,向右移动转杆,将连接杆从连接座中移出,从而使收卷辊与装置连接松开,只需要人工用手就可以完成拆卸工作,方便将收卷辊从装置上取下来,同时向上移动棉布辊,将移动杆从移动槽中移出,便于更换或收取棉布,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棉布收取的工作效率。

A photoelectric anti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otoelectric anti winding devic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nti w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wo groups of column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out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 winding roll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lumns, the left outer wall of the winding roll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left outer wall of the lef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nd the right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extended to the right outer wall of the left column and connected with it The connecting base is connected. In the device, move the stop to the right, so that the stop does not contact with the rotary rod, so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tary rod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loosened. Move the rotary rod to the right, and move the connecting rod out of the connecting base, so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inding roller and the device is loosened. Only manual work is needed to complete the disassembly, so that the winding roller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device conveniently, and at the same time, move the cotton roller upward to move the moving rod from the device Move out of the moving groove, easy to replace or collect the cotton cloth, reduce the work difficulty,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cotton cloth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绕棉装置
,具体为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
技术介绍
大部分棉布在生产出来时摆放散乱,需要使用防绕棉装置收集整理,现使用防绕棉装置收取棉布时,收取完毕后需要将收卷辊取下来,然而收卷辊与装置一般是通过螺栓或螺丝进行固定连接的,拆卸时无法直接用手完成工作,需要使用辅助工具,拆卸比较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前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立柱,两组立柱之间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左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左侧立柱左侧外壁设置有电机,电机右侧输出端延伸至左侧立柱的右侧外壁并与连接座连接,连接杆左端插接在连接座的内腔,收卷辊右侧外壁与转杆转动连接,转杆右端贯穿右侧立柱,右侧立柱右侧外壁与连接块滑动连接,连接块底端贯穿转杆,转杆与连接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块底端与挡块滑动连接,挡块顶部外壁与转杆底部外壁相贴合,右侧立柱与转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内壁开设有开槽,底座顶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组除静电毛刷,底座顶部后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板,两组侧板之间设置有棉布辊,底座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罩,收卷辊、除静电毛刷与棉布辊均位于保护罩的内腔。优选的,棉布辊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移动杆,侧板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杆远离棉布辊的一端插接在移动槽的内腔,侧板与移动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动槽。优选的,两组立柱之间设置有压板,压板位于收卷辊的上方,压板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块,两组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滑块远离压板的一端插接在滑槽的内腔,滑块顶部外壁与推动弹簧连接,推动弹簧顶端与滑槽顶部内壁连接。优选的,连接块底部外壁与导向块连接,挡块顶部外壁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底端插接在导向槽的内腔,导向块左侧外壁与支撑弹簧连接,支撑弹簧左端与导向槽左侧内壁连接。优选的,保护罩底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卡块,底座与保护罩的连接部位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且卡块底端插接在卡槽的内腔。优选的,收卷辊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且防滑凸块为橡胶凸块,且防滑凸块呈环形阵列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中向右移动挡块,使挡块与转杆不接触,使转杆与连接块连接松开,向右移动转杆,将连接杆从连接座中移出,从而使收卷辊与装置连接松开,只需要人工用手就可以完成拆卸工作,方便将收卷辊从装置上取下来,同时向上移动棉布辊,将移动杆从移动槽中移出,便于更换或收取棉布,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棉布收取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收卷辊;4、转杆;5、电机;6、连接座;7、安装槽;8、连接块;9、连接孔;10、挡块;11、开槽;12、压板;13、推动弹簧;14、滑块;15、保护罩;16、除静电毛刷;17、侧板;18、移动槽;19、棉布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前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立柱2,两组立柱2之间设置有收卷辊3,收卷辊3收取棉布时,用手将棉布的一端压在收卷辊3的外壁上,使棉布收卷一圈后松开,收卷辊3左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左侧立柱2左侧外壁设置有电机5,电机5右侧输出端延伸至左侧立柱2的右侧外壁并与连接座6连接,连接杆左端插接在连接座6的内腔,连接杆可以随着连接座6进行转动,连接杆也可以从连接座6中移出,确保收卷辊3可以正常工作和更换,收卷辊3右侧外壁与转杆4转动连接,使转杆4被固定后,收卷辊3还可以正常转动,转杆4右端贯穿右侧立柱2,右侧立柱2右侧外壁与连接块8滑动连接,连接块8可以在右侧立柱2的右侧外壁上下移动,确保连接块8能够与转杆4连接或断开连接,连接块8底端贯穿转杆4,转杆4与连接块8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的直径大于挡块10的长度,使连接块8带着挡块10能够进出连接孔9,保证装置能够完成工作,连接块8底端与挡块10滑动连接,向右移动挡块10,使挡块10与转杆4不接触,使转杆4与连接块8连接松开,向右移动转杆4,将连接杆从连接座6中移出,从而使收卷辊3与装置连接松开,只需要人工用手就可以完成拆卸工作,方便将收卷辊3从装置上取下来,挡块10顶部外壁与转杆4底部外壁相贴合,右侧立柱2与转杆4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底部内壁开设有开槽11,开槽11前侧是开合的,没有遮挡物,使转杆4能够从右侧立柱2中移出,底座1顶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组除静电毛刷16,去除棉布外壁的静电和灰尘,底座1顶部后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板17,两组侧板17之间设置有棉布辊19,底座1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罩15,收卷辊3、除静电毛刷16与棉布辊19均位于保护罩15的内腔,工作时,保护罩15将装置整体罩起来,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内部,电机5通过导线和外部电源开关电性连接。其中,棉布辊19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移动杆,侧板17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移动槽18,移动杆远离棉布辊19的一端插接在移动槽18的内腔,侧板17与移动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动槽,使移动杆可以从移动槽18中滑出,向上移动棉布辊19,使移动杆从移动槽18中移出,方便将棉布辊19从两组侧板17之间取下来,便于进行更换;两组立柱2之间设置有压板12,压板12位于收卷辊3的上方,压板12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块14,两组立柱2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滑块14远离压板12的一端插接在滑槽的内腔,滑块14顶部外壁与推动弹簧13连接,推动弹簧13顶端与滑槽顶部内壁连接,推动弹簧13扩张,使压板12向下移动,对棉布进行按压,使棉布紧密的缠绕在收卷辊3的外壁上,避免棉布缠绕不紧凑而占用较大空间,同时推动弹簧13伸缩,使压板12可以上下移动,使压板12可以随着收卷辊3的缠绕直径变化而变化;连接块8底部外壁与导向块连接,挡块10顶部外壁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底端插接在导向槽的内腔,导向块左侧外壁与支撑弹簧连接,支撑弹簧左端与导向槽左侧内壁连接,支撑弹簧扩张,使挡块10向左移动,保证挡块10与转杆4贴合的稳定性;保护罩15底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卡块,底座1与保护罩15的连接部位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且卡块底端插接在卡槽的内腔,方便拆卸或安装保护罩15,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收卷辊3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且防滑凸块为橡胶凸块,且防滑凸块呈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部前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立柱(2),两组立柱(2)之间设置有收卷辊(3),收卷辊(3)左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左侧立柱(2)左侧外壁设置有电机(5),电机(5)右侧输出端延伸至左侧立柱(2)的右侧外壁并与连接座(6)连接,连接杆左端插接在连接座(6)的内腔,收卷辊(3)右侧外壁与转杆(4)转动连接,转杆(4)右端贯穿右侧立柱(2),右侧立柱(2)右侧外壁与连接块(8)滑动连接,连接块(8)底端贯穿转杆(4),转杆(4)与连接块(8)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块(8)底端与挡块(10)滑动连接,挡块(10)顶部外壁与转杆(4)底部外壁相贴合,右侧立柱(2)与转杆(4)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底部内壁开设有开槽(11),底座(1)顶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组除静电毛刷(16),底座(1)顶部后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板(17),两组侧板(17)之间设置有棉布辊(19),底座(1)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罩(15),收卷辊(3)、除静电毛刷(16)与棉布辊(19)均位于保护罩(15)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部前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立柱(2),两组立柱(2)之间设置有收卷辊(3),收卷辊(3)左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左侧立柱(2)左侧外壁设置有电机(5),电机(5)右侧输出端延伸至左侧立柱(2)的右侧外壁并与连接座(6)连接,连接杆左端插接在连接座(6)的内腔,收卷辊(3)右侧外壁与转杆(4)转动连接,转杆(4)右端贯穿右侧立柱(2),右侧立柱(2)右侧外壁与连接块(8)滑动连接,连接块(8)底端贯穿转杆(4),转杆(4)与连接块(8)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块(8)底端与挡块(10)滑动连接,挡块(10)顶部外壁与转杆(4)底部外壁相贴合,右侧立柱(2)与转杆(4)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底部内壁开设有开槽(11),底座(1)顶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组除静电毛刷(16),底座(1)顶部后侧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板(17),两组侧板(17)之间设置有棉布辊(19),底座(1)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罩(15),收卷辊(3)、除静电毛刷(16)与棉布辊(19)均位于保护罩(15)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防绕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棉布辊(19)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移动杆,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艺霖
申请(专利权)人:金旭环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