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7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与下模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板,所述下模和上模均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下模的两侧与两个侧板相对的侧壁相抵,所述下模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下模槽,所述上模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模槽位置相对应的冲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起到平稳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可起到缓冲的功能,吸收余力,避免下模长久受到余力的冲击而损坏,可循环使用,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Automobile front and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front and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mold,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mold and a upper mol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upper end side wall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side wall of the lower mold, the upper end side wall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mutually symmetrical side plates, the lower mold and the upper mold are both arranged between two side plates, the two sides of the lower mold and the two sides The side wall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lower die slots, and the lower side walls of the upper di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tamping block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lower die slo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stable guiding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working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buffering function, absorption of residual force, avoidance of damage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residual force on the lower die for a long time, recyclable use and extension of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用模具
,尤其涉及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出行工具,汽车的前后防撞横梁是汽车覆盖件,汽车前后防撞横梁作为用来减轻车辆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汽车防撞横梁的冲压成形是一个具有大挠度、大变形的复杂塑性成形过程,关系到金属在各个应力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强化性等问题,模具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核心技术。现有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一般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工作的精度低,易导致产品质量低,且下模长久受到余力的冲击易损坏,不利于循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起到平稳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可起到缓冲的功能,吸收余力,避免下模长久受到余力的冲击而损坏,可循环使用,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与下模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板,所述下模和上模均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下模的两侧与两个侧板相对的侧壁相抵,所述下模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下模槽,所述上模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模槽位置相对应的冲压块,所述上模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冲压柱,两个所述侧板与固定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滑动机构,所述下模和上模之间设有导向机构。优选地,所述缓冲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侧板相对的侧壁上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延伸至第一滑槽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位于第二滑槽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下端侧壁和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的下端侧壁上的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下模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导向杆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缓冲滑动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板可沿第一滑槽平稳向下滑动,此时,固定板两端的滑块沿第二滑槽平稳向下滑动,其均可起到平稳导向的作用,在固定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板可带动伸缩杆收缩,并压缩弹簧,可起到缓冲的功能,吸收余力,避免下模长久受到余力的冲击而损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固定板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杆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导向杆和导向槽的相互配合不但可起到导向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2上模、3底座、4侧板、5下模槽、6冲压块、7固定板、8冲压柱、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11滑块、12伸缩杆、13弹簧、14导向杆、15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下模1的下端设有底座3,底座3的上端侧壁与下模1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底座3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板4,下模1和上模2均设置在两个侧板4之间,下模1的两侧与两个侧板4相对的侧壁相抵,下模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下模槽5,上模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模槽5位置相对应的冲压块6,上模2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冲压柱8,冲压柱8与压力机的输出端相连,压力机为现有技术,使用时,将板料放置在下模1的下模槽5上,启动压力机,压力机可通过冲压柱8带动固定板7向下移动,固定板7带动上模2向下移动,上模2的下端侧壁与下模1的上端侧壁相抵,且冲压块6对下模槽5上的板料进行冲压加工。其中,两个侧板4与固定板7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滑动机构,缓冲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侧板4相对的侧壁上的第一滑槽9,两个第一滑槽9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10,固定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均位于第二滑槽10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压力机通过冲压柱8带动固定板7沿第一滑槽9平稳向下滑动时,固定板7两端的滑块11沿第二滑槽10平稳向下滑动。其中,固定板7的两端延伸至第一滑槽9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槽9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是一种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其为现有技术,伸缩杆12的上端与固定板7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伸缩杆12的侧壁上套设有弹簧13,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7的下端侧壁和第一滑槽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板7可带动伸缩杆12收缩,并压缩弹簧13,可起到吸收余力的功能,避免下模1长久受到余力的冲击而损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下模1和上模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2的下端侧壁上的两个导向杆14,两个导向杆14相互对称设置,下模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导向杆14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15,导向杆14与导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板7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杆14插入对应的导向槽15内,导向杆14和导向槽15的相互配合不但可起到导向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中,使用时,将板料放置在下模1的下模槽5上,启动压力机,压力机可通过冲压柱8带动固定板7沿第一滑槽9平稳向下滑动,此时,固定板7两端的滑块11沿第二滑槽10平稳向下滑动,固定板7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杆14插入对应的导向槽15内,导向杆14和导向槽15的相互配合不但可起到导向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当导向杆14的下端侧壁与导向槽15的底部内壁相抵时,上模2的下端侧壁与下模1的上端侧壁相抵,且冲压块6对下模槽5上的板料进行冲压加工,在固定板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板7可带动伸缩杆12收缩,并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下端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侧壁与下模(1)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板(4),所述下模(1)和上模(2)均设置在两个侧板(4)之间,所述下模(1)的两侧与两个侧板(4)相对的侧壁相抵,所述下模(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下模槽(5),所述上模(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模槽(5)位置相对应的冲压块(6),所述上模(2)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冲压柱(8),两个所述侧板(4)与固定板(7)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滑动机构,所述下模(1)和上模(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下端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侧壁与下模(1)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板(4),所述下模(1)和上模(2)均设置在两个侧板(4)之间,所述下模(1)的两侧与两个侧板(4)相对的侧壁相抵,所述下模(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下模槽(5),所述上模(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模槽(5)位置相对应的冲压块(6),所述上模(2)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冲压柱(8),两个所述侧板(4)与固定板(7)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滑动机构,所述下模(1)和上模(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侧板(4)相对的侧壁上的第一滑槽(9),两个所述第一滑槽(9)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10),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延伸至第一滑槽(9)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钰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泰和兴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