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克雨专利>正文

顶装式清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00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顶装式清管阀,包括阀盖1、阀体6、球体10和手动操作器14,其特征在于:球体10从阀体6的顶部装入,阀体6与阀盖1通过螺母螺柱2、3进行连接,阀体6与阀盖1的通过垫片4和O型密封圈5进行密封;阀盖1的中央镶有轴套13,球体10上端通过滑动轴承15与轴套13相接,并使阀杆12置入球体10上端的导入孔,球体10的下端通过滑动轴承11被固定在阀体6的下端,球体10与阀体6之间设有阀座支撑圈8和密封圈9及螺旋弹簧7;手动操作器14通过螺母螺柱2、3固定在连接支撑管座18上,连接支撑管座18通过螺母螺柱2、3被固定在轴套13及阀盖1上。本清管阀的维修和维护十分方便,所有部件的安装不需要任何专用工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是指顶装式清管阀
技术介绍
清管阀主要适用于水、石油、天然气等长输管线中清洗管道时使用的一种阀门。传统的清管阀多采用三体侧装结构(如图1所示),球体10从阀体1的侧面装入,阀体1与阀盖6通过螺母螺柱2、3进行连接,阀体1与阀盖6通过垫片4和O型密封圈5进行密封,球体10分别由阀体1上、下轴孔导入的上阀杆12和下阀杆17被固定。阀座的设计采用浮动单活塞式阀座,具有双阻塞双排放(DBB)功能,能随时自动排出阀体中腔的积压,避免了由于阀体中腔的异常升压而产生的危险。在球体、阀体间设有螺旋弹簧7,螺旋弹簧7保证球体、阀体间的良好导电,安全地导出摩擦产生的静电。其缺点是阀杆12上由于进口压力推动球体10与密封座形成的巨大密封负荷而造成过大的扭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顶装式清管阀,采用顶装式结构,即球体从阀体的顶部装入,阀体与阀盖通过螺母螺柱进行连接,阀体与阀盖的通过垫片和型密封圈进行密封;阀盖的中央镶有轴套,球体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轴套相接,并使阀杆置入球体上端的导入孔,球体的下端通过滑动轴承被固定在阀体下端,球体与阀体之间设有阀座支撑圈和密封圈及螺旋弹簧;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装式清管阀,包括阀盖(1)、阀体(6)、球体(10)和手动操作器(14),其特征在于:球体(10)从阀体(6)的顶部装入,阀体(6)与阀盖(1)通过螺母螺柱(2、3)进行连接,阀体(6)与阀盖(1)的通过垫片(4)和O型密封圈(5)进行密封;阀盖(1)的中央镶有轴套(13),球体(10)上端通过滑动轴承(15)与轴套(13)相接,并使阀杆(12)置入球体(10)上端的导入孔,球体(10)的下端通过滑动轴承(11)被固定在阀体(6)的下端,球体(10)与阀体(6)之间设有阀座支撑圈(8)和密封圈(9);手动操作器(14)通过螺母螺柱(2、3)固定在连接支撑管座(18)上,连接支撑管座(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克雨
申请(专利权)人:金克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