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跃敏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99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滑动连接有脚部训练器,且底座中设有与脚部训练器配合设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且固定板中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槽,所述固定板中设有置物槽,且置物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贯穿置物槽的上侧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槽中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再对脚部训练器距离座椅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其方便患者做下肢康复训练,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recovery training device in neur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training device for neurology,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side wall of the bas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foot training device,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foot training devic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lifting rod, And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groove with an opening upward,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groove, and the storage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e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driv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hreaded rod, and the first threaded rod penetrates the upper inner wall of the storage groove and extends to the lift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use.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the height of the seat is adjuste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oot trainer and the seat is adjusted, so that the patient can do 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veniently,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devic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帕金森、癫痫、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在对神经科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时,一般的装置都是固定式的,由于各个患者之间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有高有矮的,固定式的装置无法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低。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适用范围较低,不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适用范围较低,不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滑动连接有脚部训练器,且底座中设有与脚部训练器配合设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且固定板中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槽,所述固定板中设有置物槽,且置物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贯穿置物槽的上侧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槽中设置,所述升降杆中设有与第一螺纹杆配合设置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板中设有与升降杆配合设置的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中设有横向设置的转槽,且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底座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且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设有与转槽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杆远离螺母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口并与脚部训练器的下侧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与升降杆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且升降槽的两侧内壁设有与限位滑块配合设置的限位滑槽。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锁止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蚀漆。优选的,所述座椅上设有软垫。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再对脚部训练器距离座椅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其方便患者做下肢康复训练,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2、通过在底座的下端设置多个锁止万向轮,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通过在底座的表面喷涂防腐蚀漆,提高了底座的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了底座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座椅上设置软垫,使患者坐上座椅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中脚部训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脚部训练器、3固定板、4座椅、5升降杆、6升降槽、7置物槽、8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螺纹杆、10螺纹槽、11转槽、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驱动电机、14螺母、15连接杆、16限位滑块、17限位滑槽、18锁止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侧壁滑动连接有脚部训练器2,且底座1中设有与脚部训练器2配合设置的调节机构,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上端设有座椅4,座椅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且固定板3中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槽6,固定板3中设有置物槽7,且置物槽7中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且第一螺纹杆9贯穿置物槽7的上侧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槽6中设置,升降杆5中设有与第一螺纹杆9配合设置的螺纹槽10,固定板3中设有与升降杆5配合设置的限位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座椅4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一驱动电机8带动第一螺纹杆9转动,第一螺纹杆9与螺纹槽1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升降杆5在升降槽6中滑动,对座椅4的高度进行升降控制,再通过调节机构对脚部训练器2距离座椅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其方便患者做下肢康复训练,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其中,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底座1中设有横向设置的转槽11,且转槽11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第二驱动电机13与底座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1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螺纹杆12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14,且螺母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底座1的上侧侧壁设有与转槽11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杆15远离螺母14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口并与脚部训练器2的下侧侧壁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脚部训练器2的位置进行调节时,第二驱动电机13带动第二螺纹杆12转动,从而带动螺母14与第二螺纹杆12发生相对转动,螺母14在转槽11中移动,使连接杆15带动脚部训练器2移动,对脚部训练器2与座椅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其中,限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滑块16,两个限位滑块16与升降杆5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且升降槽6的两侧内壁设有与限位滑块16配合设置的限位滑槽17;需要说明的是,在升降杆5在升降槽6中滑动时,限位滑块16在限位滑槽17中滑动,对升降杆5进行限制,使其只能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从而保证第一螺纹杆9转动时,带动升降杆5在升降槽6中滑动;其中,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锁止万向轮1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底座1的下端设置多个锁止万向轮18,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其中,底座1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蚀漆;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底座1的表面喷涂防腐蚀漆,提高了底座1的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了底座1的使用寿命;其中,座椅4上设有软垫;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座椅5上设置软垫,使患者坐上座椅4时更加舒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侧壁滑动连接有脚部训练器(2),且底座(1)中设有与脚部训练器(2)配合设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设有座椅(4),所述座椅(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且固定板(3)中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槽(6),所述固定板(3)中设有置物槽(7),且置物槽(7)中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且第一螺纹杆(9)贯穿置物槽(7)的上侧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槽(6)中设置,所述升降杆(5)中设有与第一螺纹杆(9)配合设置的螺纹槽(10),所述固定板(3)中设有与升降杆(5)配合设置的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侧壁滑动连接有脚部训练器(2),且底座(1)中设有与脚部训练器(2)配合设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设有座椅(4),所述座椅(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且固定板(3)中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槽(6),所述固定板(3)中设有置物槽(7),且置物槽(7)中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且第一螺纹杆(9)贯穿置物槽(7)的上侧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槽(6)中设置,所述升降杆(5)中设有与第一螺纹杆(9)配合设置的螺纹槽(10),所述固定板(3)中设有与升降杆(5)配合设置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底座(1)中设有横向设置的转槽(11),且转槽(11)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与底座(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敏
申请(专利权)人:马跃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