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78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椅面面板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椅面面板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能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椅面面板和第一支撑板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椅面面板容置于第二容置孔中,第二支撑板容置于第一容置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椅面面板和限位组件的配合,使得折叠椅可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通过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设置,使得折叠椅合拢后呈扁平状,占用空间小且规则,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

Folding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lding chai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olding chair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plate,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 chair surface panel and a limit assembly,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chair surface panel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limit assembly can coordinate and connect the chair surface panel and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when the folding chair is in an open state, and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lding hole and a second holding hole. When the folding chair is in a folded state, the chair surface panel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holding hol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holding ho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chair surface panel and the limit component, the folding chair can be converted between the opening state and the folding state, and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olding holes, the folding chair can be folded in a flat shape, occupying small and regular space, and convenient to receive, carry and transport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指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生活中的椅子大多数是彼此独立的,不能进行变换,会占用较大空间,无法满足空间较为局促的使用场景的要求。而折叠椅是一种轻便、可叠放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490733.3(公告号为CN207707601U)的技术专利《一种折叠椅》公开的一种折叠椅,前椅腿与后椅腿交叉设置,其交叉处通过第一转动轴固定,前椅腿与后椅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横档,其中上端的横档上设置有座面,椅背的下方通过铰链与座面的后侧边固定连接,座面的上方设置有扶手,且扶手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轴与前椅腿的上端连接。但是上述折叠椅在折叠后仍会占用较大且不规则的空间,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规则,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的折叠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椅面面板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椅面面板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能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椅面面板和第一支撑板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椅面面板容置于第二容置孔中,第二支撑板容置于第一容置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卡钩,对应地,所述椅面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卡钩卡设的限位孔,所述卡钩和限位孔组成所述限位组件。将卡钩卡设在限位孔中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和椅面面板的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卡钩为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左右两侧,从而使第一支撑板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均匀受力。再进一步,所述限位孔至少为两对,分别沿椅面面板的两侧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折叠椅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椅面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将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并旋入第一螺孔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椅面面板通过将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并旋入第二螺孔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螺孔设置在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螺孔设置在位于椅面面板上端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折叠椅打开后呈现合理的空间布局,避免浪费板材和占用多余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供外置挂杆插设的第一通孔,从而在不需要用到折叠椅时,可以将其合拢后通过第一通孔挂在外置挂杆上。优选地,所述椅面面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第二通孔,从而在需要用到折叠椅时,可以将手指穿过第二通孔快速地打开折叠椅。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椅面面板通过一块整体板材加工而成,从而避免原材料的浪费,产生多余废料,进一步,所述板材包括第一层和复合在第一层一侧的第二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扩大折叠椅的适用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椅面面板和限位组件的配合,使得折叠椅可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通过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设置,使得折叠椅合拢后呈扁平状,占用空间小且规则,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位于第一螺栓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1位于第二螺栓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Ⅰ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Ⅱ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折叠椅,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椅面面板3和限位组件4。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11和第二容置孔21,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椅面面板3容置于第二容置孔21中,第二支撑板2容置于第一容置孔11中,使得折叠椅合拢后呈扁平状,占用空间小且规则,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第二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椅面面板3与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螺栓a和第二螺栓b,第一支撑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第二支撑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22,第二支撑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3,椅面面板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3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通过将第一螺栓a穿过第一安装孔13并旋入第一螺孔22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2和椅面面板3通过将第二螺栓b穿过第二安装孔23并旋入第二螺孔32实现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螺孔22设置在位于第二支撑板2上端的侧壁上,第二螺孔32设置在位于椅面面板3上端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折叠椅打开后呈现合理的空间布局,避免浪费板材和占用多余空间。为了避免第一螺栓a和第二螺栓b外露影响美观,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23均为台阶孔。限位组件4能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椅面面板3和第一支撑板1配合连接。限位组件4有很多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卡钩12,对应地,椅面面板3上开设有供卡钩12卡设的限位孔31,卡钩12和限位孔31组成限位组件4,将卡钩12卡设在限位孔31中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1和椅面面板3的配合连接。其中,卡钩12为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左右两侧,从而使第一支撑板1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均匀受力。限位孔31至少为两对,分别沿椅面面板3的两侧均匀分布,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折叠椅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本实施例中,限位孔31的数量为三对。为了方便折叠椅在闲置状态下的收纳,第一支撑板1的表面上开设有供外置挂杆插设的第一通孔14,从而在不需要用到折叠椅时,可以将其合拢后通过第一通孔14挂在外置挂杆上。为了方便打开折叠椅,椅面面板3的表面上开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第二通孔33,从而在需要用到折叠椅时,可以将手指穿过第二通孔33快速地打开折叠椅。为了方便携带折叠椅,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在位于上端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24而形成握持区域d,从而在需要携带折叠椅时,可以将手掌等施力物体穿过握持区域d来方便施力。为了避免原材料的浪费,产生多余废料,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椅面面板3通过一块整体板材c加工而成。本实施例中,由于卡钩12和限位孔31组成限位组件4,因此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椅面面板3和限位组件4均通过一块整体板材c加工而成。板材c包括第一层c1和复合在第一层c1一侧的第二层c2,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扩大折叠椅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一层c1为木材层,第二层c2为纤维层,因此当天气较热时,客户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椅面面板(3)和限位组件(4),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椅面面板(3)与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4)能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椅面面板(3)和第一支撑板(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11)和第二容置孔(21),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椅面面板(3)容置于第二容置孔(21)中,第二支撑板(2)容置于第一容置孔(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椅面面板(3)和限位组件(4),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椅面面板(3)与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4)能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椅面面板(3)和第一支撑板(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11)和第二容置孔(21),折叠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椅面面板(3)容置于第二容置孔(21)中,第二支撑板(2)容置于第一容置孔(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卡钩(12),对应地,所述椅面面板(3)上开设有供所述卡钩(12)卡设的限位孔(31),所述卡钩(12)和限位孔(31)组成所述限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12)为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1)至少为两对,分别沿椅面面板(3)的两侧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a)和第二螺栓(b),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彩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策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