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89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火炉,包括有炉体(1),该炉体(1)具有开口朝上的炉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均连通外界大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11)的下部,用于给炉腔(11)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上部,用于给炉腔(11)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焚火炉能够保证空气充分供给、燃料充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
,具体指一种焚火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焚火炉通常采用煤块和木柴等作为燃料,这些燃料都是有限资源。由于现有焚火炉一般采用一次燃烧的方法对燃料进行焚烧,煤块或木材在一次燃烧中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出,这种初级的燃烧方式,一方面会浪费能源,另一方面会增加污染排放。因此,人们设计了能进行二次燃烧的焚火炉。
[0003]如申请的在先申请即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356981.0(公布号为CN212805611U)的技术专利《一种焚火炉》公开了一种焚火炉,包括有具有开口朝上的炉腔的炉体,所述的炉体包括有底板以及至少两片设于底板上方或外周的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侧缘之间能拆卸连接,且各侧板的内壁和底板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炉腔,所述侧板的内部具有夹层,侧板外壁的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的进气口,侧板内壁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和炉腔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该焚火炉方便收纳和携带,且能够调整炉腔大小。
[0004]但是上述焚火炉,由于进入夹层中的气流需要分成两股分别用于一次燃烧和二次燃烧,会导致空气供给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空气充分供给、燃料充分燃烧的焚火炉。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和携带的焚火炉。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炉腔大小的焚火炉。/>[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焚火炉,包括有炉体,该炉体具有开口朝上的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均连通外界大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下部,用于给炉腔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上部,用于给炉腔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
[0009]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和第三个技术问题,所述的炉体包括有底座以及至少两片设于底座上方或外周的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侧缘之间能拆卸连接,且各侧板的内壁和底座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炉腔。
[0010]为了方便第一通道的形成,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下部的相邻侧缘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一通道。
[0011]为了方便第二通道的形成,所述侧板的内部具有夹层,侧板外壁的下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的进气口,侧板内壁的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和炉腔的出气口,从而在夹层中形成所述的第二通道。
[0012]为了方便侧板的加工,所述的侧板包括有面板以及安装在面板内壁上的内盖,所述的面板和内盖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夹层,所述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的面板上,所述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的内盖上。
[0013]为了方便相邻侧板之间的拆卸式连接,所述侧板的总数为偶数,将第奇数个侧板记为第一侧板,第偶数个侧板记为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侧缘上设有第一插片,该第一插片的底端靠近第一侧板侧缘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侧缘上设有第二插片,该第二插片的顶端靠近第二侧板侧缘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的第一插片插设在相邻第二插片的第二插槽中,所述的第二插片插设在相邻第一插片的第一插槽中。
[0014]为了使一次燃烧的产物与来自第二通道的空气充分接触,所述侧板顶部的边缘上设有自外向内向上延伸的挡板,该挡板位于所述出气口的正上方。
[0015]为了方便底座的加工,所述的底座包括有顶板以及支撑在顶板下方的支撑片。
[0016]为了对侧板进行限位,避免其平移过程中脱离底座,所述顶板的顶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侧板的底端紧贴于该凹陷部内部的底面。
[0017]为了方便对炉体进行移动,所述的支撑片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对称布置的把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炉体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可以给炉腔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第二通道可以给炉腔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从而保证空气充分供给、燃料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焚火炉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焚火炉的纵向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焚火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焚火炉的实施例中第二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焚火炉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焚火炉包括有炉体1和隔板2。
[0025]其中,炉体1具有开口朝上的炉腔11,炉体1包括有底座12以及至少两片竖立在底座12上方的侧板13。相邻两个侧板13的相邻侧缘之间能拆卸连接,且各侧板13的内壁和底座12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上述的炉腔11,炉腔11的口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侧板13的数量为8片。
[0026]隔板2水平布置在炉腔11中,将炉腔11分隔为位于下方的第一腔室111和位于上方的第二腔室112,隔板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流通孔21。
[0027]具体地,底座12包括有顶板121以及支撑在顶板121下方的支撑片122。顶板121的顶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211,侧板13的底端紧贴于该凹陷部1211内部的底面,凹陷部1211的设置可以对侧板13进行限位,避免其平移过程中脱离底座12;支撑片122自顶板121的侧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该支撑片122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对称布置的把手1221,用于供用户握持。
[0028]侧板13包括有面板132以及安装在面板132内壁上的内盖133,面板132和内盖133之间形成有夹层131。面板132为平板,基本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相邻两个面板132下部的相邻侧缘之间具有间隙130,该间隙130连通外界大气和第一腔室111,从而形成第一通道,用于给炉腔11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面板132的下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外界大气和夹层131的进气口1321;内盖133侧壁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夹层131和第二腔室112的出气口1332,从而在夹层131中形成第二通道,用于给炉腔11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内盖133两侧的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凸沿1333,该凸沿1333紧贴于面板132的内壁。
[0029]为了实现相邻面板132之间的拆卸式连接,将第奇数个侧板13记为第一侧板,第偶数个侧板记为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面板132侧缘上设有第一插片134,该第一插片134的底端靠近第一侧板侧缘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槽1341,第二侧板的面板132侧缘上设有第二插片135,该第二插片135的顶端靠近第二侧板侧缘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插槽1351,第一插片134插设在相邻第二插片135的第二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火炉,包括有炉体(1),该炉体(1)具有开口朝上的炉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均连通外界大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11)的下部,用于给炉腔(11)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上部,用于给炉腔(11)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包括有底座(12)以及至少两片设于底座(12)上方或外周的侧板(13),相邻两个侧板(13)的相邻侧缘之间能拆卸连接,且各侧板(13)的内壁和底座(12)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炉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火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侧板(13)下部的相邻侧缘之间具有间隙(130),该间隙(130)形成所述的第一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3)的内部具有夹层(131),侧板(13)外壁的下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131)的进气口(1321),侧板(13)内壁的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131)和炉腔(11)的出气口(1332),从而在夹层(131)中形成所述的第二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13)包括有面板(132)以及安装在面板(132)内壁上的内盖(133),所述的面板(132)和内盖(133)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夹层(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彩君杜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策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