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6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烤炉,包括有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包括有底板(11),前后两侧具有第一折边(111);两块第一侧板(12),各第一侧板(12)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一折边(111)一一对应的第三折边(121),该第三折边(121)的底端铰接在对应第一折边(111)的端部;以及两块第二侧板(13),各第二侧板(13)的两侧具有安装部(131),该安装部(131)能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第一侧板(1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烤炉方便收纳和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烤炉方便收纳和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烤炉方便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炉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
,具体指一种烤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野外游玩,特别是喜欢到郊外去烧烤,或者是在自家院子、露台等地方烧烤。但是现有的产品比较笨重,不方便人们提携出去野炊。
[0003]为此,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671384.4(CN211324514U)的技术专利《一种便携式桌面烧烤炉》公开了通过提手的两端分别与炉体的相对两侧旋转连接,将碳盒层叠设置在隔热底板的上端面,烤网位于炉腔内并层叠设置在支撑板上,煎板层叠设置在烤网上端面并位于炉腔的开口处,结构设计巧妙,集煎炒功能、烧烤功能于一炉之中,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提携。
[0004]但是上述烤炉占用空间仍比较大,不方便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收纳和携带的烤炉。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包括有
[0007]底板,前后两侧具有第一折边;
[0008]两块第一侧板,各第一侧板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一折边一一对应的第三折边,该第三折边的底端铰接在对应第一折边的端部;以及
[0009]两块第二侧板,各第二侧板的两侧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能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第一侧板上;
[0010]所述的烤炉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0011]在展开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两块第二侧板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且各安装部与对应的第一侧板相连接,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与底板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顶部具有敞口的炉腔;
[0012]在折叠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基本并排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两块第二侧板的安装部脱离对应的第一侧板。
[0013]为了方便收集燃烧形成的灰烬,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所述的第一折边,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折边,该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组成有包围部。
[0014]为了方便对折叠后的第一侧边进行支撑,所述第一侧板两侧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所述的第三折边,且该第三折边位于对应第一折边的外侧,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板搁置在所述第一折边顶部的边缘处。
[0015]为了保证空气充分供给、燃料充分燃烧,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炉体的侧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均连通外界大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下部,用于给炉腔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的上部,用于给炉腔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
[0016]为了方便第一通道的形成,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板底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折边顶部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侧板底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边顶部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组成有所述的第一通道。
[0017]为了方便第二通道的形成,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具有夹层,第二侧板外壁的下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的进气口,第二侧板内壁的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夹层和炉腔的出气口,从而在夹层中形成所述的第二通道。
[0018]为了使一次燃烧的产物与来自第二通道的空气充分接触,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挡板。
[0019]为了使支撑脚在展开状态下起到支撑作用,在折叠状态下避免占用过多空间,还包括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四个角上的支撑脚,各支撑脚包括有支撑片以及自支撑片一侧的侧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片,该连接片的顶端铰接在相邻的第二折边上;
[0020]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的支撑片倾斜布置并支撑在底板的下方;
[0021]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支撑片基本并排设置在底板的顶部。
[0022]为了使底座起到支撑和收纳作用,还包括有支撑在所述底板底部的底座,该底座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侧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第二侧板容置在所述的容置腔中。
[0023]为了方便染料和待加热物品的摆放,还包括有用于放置燃料的燃料架以及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的置物架;
[0024]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的燃料架设于所述的炉腔中,所述的置物架搁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
[0025]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燃料架和置物架容置在所述的容置腔中。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板、铰接在底部上的两块第一侧板以及拆卸连接在第一侧板上的两块第二侧板组成烤炉,在展开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两块第二侧板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与底板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顶部具有敞口的炉腔,从而实现烤炉功能;在折叠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基本并排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两块第二侧板脱离对应的第一侧板,从而方便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烤炉的实施例1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烤炉的实施例1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烤炉的实施例2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烤炉的实施例2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烤炉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烤炉包括有炉体1、支撑脚2、燃料架3和置物架4。
[0038]其中,炉体1包括有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
[0039]具体地,底板11呈长方向,底板11前后两侧的长边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折边111,底板11左右两侧的短边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折边112,该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组成有包围部,从而方便收集燃烧形成的灰烬;
[0040]第一侧板12的数量为两块,用于对称布置在底板11的左右两侧,各第一侧板12两侧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与第一折边111一一对应的第三折边121,该第三折边121的底端铰接在对应第一折边111的端部,且该第三折边121位于对应第一折边111的外侧,各第一侧板12顶部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挡板122;
[0041]第二侧板13的数量为两块,用于对称布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各第二侧板13的两侧具有安装部131,该安装部131能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第一侧板12上;第二侧板13顶部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挡板134;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炉,包括有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包括有底板(11),前后两侧具有第一折边(111);两块第一侧板(12),各第一侧板(12)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一折边(111)一一对应的第三折边(121),该第三折边(121)的底端铰接在对应第一折边(111)的端部;以及两块第二侧板(13),各第二侧板(13)的两侧具有安装部(131),该安装部(131)能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第一侧板(12)上;所述的烤炉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在展开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12)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11)的左右两侧,两块第二侧板(13)基本竖直设置并对称布置在底板(11)的前后两侧,且各安装部(131)与对应的第一侧板(12)相连接,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内壁与底板(11)的顶壁之间包围形成有顶部具有敞口的炉腔(10);在折叠状态下,两块第一侧板(12)基本并排设置在底板(11)的顶部,两块第二侧板(13)的安装部(131)脱离对应的第一侧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前后两侧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所述的第一折边(111),所述底板(11)左右两侧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折边(112),该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组成有包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两侧的边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所述的第三折边(121),且该第三折边(121)位于对应第一折边(111)的外侧,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板(12)搁置在所述第一折边(111)顶部的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炉,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炉体(1)的侧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均连通外界大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10)的下部,用于给炉腔(10)提供一次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炉腔(10)的上部,用于给炉腔(10)提供二次燃烧所需的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炉,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板(12)底部的边缘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彩君杜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策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