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142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MO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差分馈电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一馈电网络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二馈电网络,所述第一馈电网络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一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二极化馈电口,所述馈电网络通过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厚度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大规模MIMO在5G系统的标准化和实用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MIMO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IMO antenna system, which includes an antenna unit and a feed network for differential feeding the antenna unit. The feed network includes a first feed network for + 45 \u00b0 polarization feeding the antenna unit and a second feed network for - 45 \u00b0 polarization feeding the antenna unit. The first feed network is positive with the second feed network The first feed network includes a first polarized feed port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circuit, and the second feed network includes a second polarized feed port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circuit. The feed network feeds the antenna unit with a polarization of \u00b1 45 \u00b0 through the first polarized feed port and the second polarized feed port. Compared with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low thicknes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which provides certain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practicality of large-scale MIMO in 5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MO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MIMO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大规模MIMO作为5G通信的关键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规模MIMO通过在基站配置几十甚至几百根天线,充分利用了空间自由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人们对绿色通信的呼声也越发高涨。虽然大规模MIMO可以利用大量天线提高系统容量,但是相应的硬件成本和信号处理复杂度也随天线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找到一个不仅降低成本而且能发挥大规模MIMO系统优点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MO天线系统,其可以解决现有MIMO天线系统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MIMO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差分馈电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一馈电网络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二馈电网络,所述第一馈电网络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一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二极化馈电口,所述馈电网络通过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优选的,所述馈电网络包括T型功分器和移相器。优选的,所述MIMO天线系统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馈电网络的基材板,所述天线单元固设于所述基材板。优选的,所述天线单元包括与所述基材板平行间隔设置的平板状辐射体和将所述辐射体支撑于所述基材板上并呈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网络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电连接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以及所述第二馈电点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馈电网络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电连接的第三馈电点和第四馈电点,所述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以及所述第四馈电点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第三馈电点和所述第四馈电点呈交叉设置。优选的,辐射体的尺寸为48mm×48mm,所述辐射体相对于所述基材板的高度为15mm。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厚度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大规模MIMO在5G系统的标准化和实用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馈电网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馈电网络中第一极化馈电口和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馈电网络中第一馈电点与第一极化馈电口以及第二馈电点与第一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馈电网络中第三馈电点与第二极化馈电口以及第四馈电点与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7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一极化馈电口和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8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二极化馈电口到第一极化馈电口以及第一极化馈电口到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曲线图;图9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一仿真图;图10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二仿真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IMO天线系统100,包括馈电网络10、天线单元11以及基材板12,所述馈电网络10对所述天线单元11进行差分馈电,所述馈电网络10由T型功分器和移相器实现。所述馈电网络10包括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一馈电网络101和对所述天线单元11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二馈电网络102,所述第一馈电网络101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102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网络101包括第一极化馈电口1、第一馈电点2以及第二馈电点3,所述第一馈电点2、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1以及所述第二馈电点3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馈电网络102包括第二极化馈电口4、第三馈电点5以及第四馈电点6,所述第三馈电点5、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4以及所述第四馈电点6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点2和所述第二馈电点3与所述第三馈电点5和所述第四馈电点6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1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4均与外界电路连接,所述馈电网络10通过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1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4对所述天线单元11进行±45°极化馈电。所述基材板12呈板片状,所述馈电网络10和所述天线单元11均固设于所述基材板12。所述天线单元11包括与所述基材板12平行间隔设置的平板状辐射体110和将所述辐射体110支撑于所述基材板12上并呈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所述辐射体110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111与所述第一馈电点2和所述第二馈电点3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112与所述第三馈电点5和所述第四馈电点6电连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体110的尺寸为48mm×48mm,所述辐射体110相对于所述基材板12的高度为15mm。经过实验检测以及仿真,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频率-S参数如图3所示;本技术馈电网络中第一极化馈电口和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如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馈电网络中第一馈电点与第一极化馈电口以及第二馈电点与第一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如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馈电网络中第三馈电点与第二极化馈电口以及第四馈电点与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如图6所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一极化馈电口和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如图7所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第二极化馈电口到第一极化馈电口以及第一极化馈电口到第二极化馈电口的频率-S参数如图8所示;本技术MIMO天线系统的仿真图如图9和10所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厚度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大规模MIMO在5G系统的标准化和实用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MO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差分馈电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一馈电网络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二馈电网络,所述第一馈电网络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一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二极化馈电口,所述馈电网络通过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MO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差分馈电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一馈电网络和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的第二馈电网络,所述第一馈电网络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一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二馈电网络包括与外界电路连接的第二极化馈电口,所述馈电网络通过所述第一极化馈电口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电口对所述天线单元进行±45°极化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T型功分器和移相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IMO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天线系统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馈电网络的基材板,所述天线单元固设于所述基材板。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毛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