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20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探测器及隔热圈,所述本体包括承载探测器和隔热圈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第一本体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一镜头连接,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隔热圈间形成有中空的散热通道,所述探测器与所述镜头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循环的间隙,所述隔热圈和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热量在镜头和探测器之间向第二本体和镜头的热传导,也减少热量对所述探测器的辐射和干扰,解决图像出现的四周发亮及画面不均匀等情况。

A heat insulation device for the detector of thermal ima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insulation device of a thermal imager detecto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detector and a heat insulation ring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body comprises a first body carrying a detector and a heat insulation ring, and a second bod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lens, and a hollow heat dissipation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detector and the heat insulation ring A gap for air flow and circula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detector and the lens, and the heat insulation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through fasteners.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heat conduction between the lens and the detector to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lens, also reduces the radiation and interference of the heat to the detector, solves the situations such as the illumination around the image and the uneven pi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成像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等
中。红外热成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能量分布图形反应到红外探测器的热敏元件上,进而获得红外热像图,因此,镜头和探测器本身的散热及其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容易产生因如镜头外围温度高于中心温度而引起的四周发亮或画面不均匀的问题。传统的红外热成像仪的设计中,探测器由于安装在壳体内,探测器自身产生的热量以及机芯工作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散掉,在热像仪结构内部及镜头内壁以及成像光路与探测器之间积聚或不均匀分布,对探测器的能量接收产生干扰,进而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通过对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镜头的之间结构改进,来减少机芯和探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从第一本体直接传导到第二本体和镜头上,降低对镜头和第二本体以及探测器组成的光路造成的影响,解决图像出现的四周发亮及画面不均匀等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探测器及隔热圈,所述本体包括承载探测器和隔热圈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第一本体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隔热圈间形成有中空的散热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与一镜头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主体部中心供镜头穿过的通孔,所述镜头具有下端面,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镜头下端面相对的上表面,所述镜头下端面与所述上表面间形成有散热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外端向上延伸形成的挡部,所述挡部与所述隔热圈相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电路板,所述探测器安装所述电路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形成于外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形成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心位置的中空部,所述隔热圈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优选地,所述探测器设在所述中空部且与所述第一本体间形成有散热间隙。优选地,所述隔热圈和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探测器与所述镜头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循环的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通过对所述镜头和所述探测器之间结构的改进,减少热量在镜头和探测器之间向第二本体和镜头的热传导,也减少热量对探测器的辐射和干扰,通过增加隔热圈来减少热量对探测器的辐射和干扰,解决图像出现的四周发亮及画面不均匀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探测器、隔热圈及第一本体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第二本体与镜头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第二本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11、第一本体,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13、第一安装孔,12、第二本体,121、主体部,122、通孔,123、上表面,124、挡部,125、第三安装孔,2、探测器,3、隔热圈,31、第二安装孔,4、镜头,41、下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结合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1上的探测器2及隔热圈3,所述本体1包括承载探测器2和隔热圈3的第一本体11以及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为可分离部件,可根据需要更换,且包括形成于外侧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以及形成于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中心位置的中空部,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探测器2之间形成有循环的散热间隙,所述探测器2设在所述中空部中且与一电路板(图未示)相固定连接,探测器2的位置不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以使得第一本体1对所述探测器2形成保护,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3。所述探测器2上形成有挖空结构,且与所述隔热圈3之间形成有循环的中空散热通道,以解决探测器2四角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如图4所示,所述隔热圈3与所述第一本体11连接,为塑料材质,用于隔离四周的热量,且减小热量对所述探测器2的辐射和干扰,所述隔热圈3安装于所述探测器2的外周围,且与探测器2之间形成有中空的散热通道,更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所述隔热圈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且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上。结合图5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本体12与一镜头4连接,所述第二本体12用于承载所述镜头4,所述第二本体12为分离部件,可根据不同的所述镜头4来更换,包括主体部121和形成于主体部121中心供镜头4穿过的通孔122,所述通孔122具有内壁,所述内壁设有内螺纹(图未示),所述镜头4的一端具有外壁,所述外壁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图未示),所述镜头4的外螺纹与所述通孔122的内螺纹相啮合固定。所述镜头4具有下端面41,所述主体部121具有与所述镜头4下端面41相对的上表面123,所述下端面41穿过所述通孔122且与上表面123间形成散热间隙,使得所述镜头4产生的热量在散热间隙和所述镜头的下端面41中散失,解决了所述热量穿过中心的回路导致成像出现问题。所述第二本体12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121外端向上延伸形成的挡部124,所述挡部124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25,所述挡部124与所述隔热圈3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所述隔热圈3及所述第二本体12通过一紧固件相固定在一起,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3、第二安装孔31及第三安装孔125,所述安装孔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本技术设置四个角各设有一个安装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热像仪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在固定连接后,所述镜头4与所述探测器2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循环的间隙,使得可以更有效的散热,从而解决图形出现四周发亮及不均匀等情况。本实施例中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的散热过程为:首先通过所述隔热圈3阻隔热量直接快速地从第一本体11传导到第二本体12和镜头4上,所述探测器2产生的热量流入所述中空部和所述探测器2间形成的散热间隙中,然后流入所述隔热圈3和所述探测器2和所述隔热圈3间形成的中空散热通道,最后流入所述镜头4的外壁,所述镜头4本身产生的热量会散失到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123和所述镜头4的外壁。本技术通过对所述探测器2和所述镜头4之间结构的改进,更有效的实现了所述装置的隔热,减少了热量在所述镜头4和所述探测器2之间向所述第二本体12和所述镜头4的热传导,也减少了热量对探测器2的辐射和干扰,通过增加隔热圈3来减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探测器及隔热圈,所述本体包括承载探测器和隔热圈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第一本体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隔热圈间形成有中空的散热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探测器及隔热圈,所述本体包括承载探测器和隔热圈的第一本体,以及与第一本体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探测器和所述隔热圈间形成有中空的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与一镜头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主体部中心供镜头穿过的通孔,所述镜头具有下端面,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镜头下端面相对的上表面,所述镜头下端面与所述上表面间形成有散热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像仪探测器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外端向上延伸形成的挡部,所述挡部与所述隔热圈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像仪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春朱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视英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