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13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末端装置的热回收效率,提供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使空调机组可以在夏季使新风预冷,冬季给新风预热。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调整倾斜角度和新回风量比,实现换热效果的最优化。同时该装置增加蓄热功能,可实现多运行模式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自锁型气弹簧支架、陶瓷蓄热装置、第一风量调节装置和第二风量调节装置。

A multifunctional heat pipe sensible heat recovery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heat pipe sensible heat recovery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improve the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provide a multifunctional heat pipe sensible heat recovery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so that the air conditioning unit can precool the fresh air in summer and preheat the fresh air in winter.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djust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and the ratio of fresh return air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heat exchange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heat storage function is added to the device, which can realize multi operation mode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elf-locking air spring bracket, a ceramic heat storage device, a first air volume regulating device and a second air volume reg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属于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建筑场所都是新风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单独设计,但其实夏季排风中还有一部分冷量如果直接排到室外环境中的话,会造成能量的损失。同理,冬季排风中还有一部分热量未被利用,如果直接排放到室外环境中,不仅导致能量浪费,还可能会引起“热岛效应”。因此,设计了一种可以从排风中回收热量/冷量的热管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CN207702701U)。该回收装置存在热管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导致部分热能依然无法有效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末端装置的热回收效率,提供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使空调机组可以在夏季使新风预冷,冬季给新风预热。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调整倾斜角度和新回风量比,实现换热效果的最优化。同时该装置增加蓄热功能,可实现多运行模式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包括回收装置,还包括:自锁型气弹簧支架、陶瓷蓄热装置、第一风量调节装置、第二风量调节装置;所述自锁型气弹簧支架固定在回收装置与地面之间,通过调节自锁型气弹簧支架控制末端装置与水平地面之间的角度,该装置连接风量调节装置的自控系统。所述陶瓷蓄热装置置于两个风道之间,由于风道是矩形风道,两个风道之间的截面也为矩形,因此陶瓷多孔蓄热材料的形状设计为矩形平板,该材料作为两个风道的共有部分,材料两侧分别设有原风道材料制成的可调式挡板。所述第一风量调节装置、第二风量调节装置用以代替原回收装置中的调节阀。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量调节阀、自控系统、温度感应器和开关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分别置于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倾角和风量的联动自动控制。该装置有三个运行模式:工作模式、蓄热模式、放热模式。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有针对性的调整热管倾斜角度和新回风量比,提高了装置的热回收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陶瓷蓄热材料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为自锁型气弹簧支架、2为陶瓷蓄热装置、3为第一风量调节装置、4为第二风量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夏季工况下,一种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腔体,两个腔体水平排列并固定连接,气流为对流形式;热管换热器固定在两个腔体中间;第一风机与第一风量调节装置3连接;第二风机与第二风量调节装置4连接;第一风量调节装置3与第二风量调节装置4根据自控系统调节风量大小;陶瓷蓄热装置2安置在两个风道之间,两侧设有挡板;自锁型气弹簧支架1为可拆卸型,安置在冷凝侧,当冬夏季交替需要对调风口时,支架位置进行相应调换。该装置有三个运行模式:工作模式、蓄热模式、放热模式。工作模式:开启第一风机,新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装置,新风到达热管换热器蒸发段,新风与热管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新风温度降低。同时,排风通道中第二风机开启,排风从第二进风口进入排风通道,带有一定冷量的室内排风与热管换热器冷凝段进行换热,排风温度升高,之后排入大气,相当于排风中的冷量被回收用于新风的预处理。自控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一些预设条件,对第一风量调节装置3、第二风量调节装置4和自锁型气弹簧支架1发出指令,调整为该工况下最适宜的风量和倾斜角度,实现换热效果的最优化。蓄热模式:开关控制移开蓄热体靠近回风通道一侧的挡板,开启第二风机,回风从第二进风口进入装置,在回风通道里热量储存在蓄热体中,蓄热过程结束后放回挡板。该过程中不开启第一风机。放热模式:开关控制移开蓄热体靠近新风通道一侧的挡板,开启第一风机,新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装置,在新风通道里吸收蓄热体释放的热量,放热过程结束后放回挡板。该过程中不开启第二风机。根据实验验证,夏季工况下,当室外温度为40℃,室内温度为27℃时,新回风量比为1:1.2,倾斜角度为5°时,温度效率可达46%,为最优点。(1)温度效率ηwd温度效率指的是显热温度效率,温度交换效率ηwd是换热器能量回收的常见指标,其定义为换热器的实际显热换热量与理论上最大显热换热量之比,受换热器迎面风速、热冷空气流量比M等因素影响。M=Vh/Vcηwd=(Thi-Tho)/(Thi-Tci)或ηwd=(Tco-Tci)/[(Thi-Tci)M]式中:Vh为热空气流量,m3/h;Vc为冷空气流量,m3/h;Thi为进口处热空气干球温度,℃;Tho为出口处热空气干球温度,℃;Tci为进口处冷空气干球温度,℃;Tco为出口处冷空气干球温度,℃。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型气弹簧支架、陶瓷蓄热装置、第一风量调节装置和第二风量调节装置;/n所述自锁型气弹簧支架固定在回收装置与地面之间,通过调节自锁型气弹簧支架控制末端装置与水平地面之间的角度;/n所述陶瓷蓄热装置置于两个风道之间,为两个风道的共有部分,陶瓷蓄热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原风道材料制成的可调式挡板;/n所述第一风量调节装置、第二风量调节装置用以代替原回收装置中的调节阀;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量调节阀、自控系统、温度感应器和开关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分别置于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控制程序,实现倾角和风量的联动自动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热管显热回收空调末端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型气弹簧支架、陶瓷蓄热装置、第一风量调节装置和第二风量调节装置;
所述自锁型气弹簧支架固定在回收装置与地面之间,通过调节自锁型气弹簧支架控制末端装置与水平地面之间的角度;
所述陶瓷蓄热装置置于两个风道之间,为两个风道的共有部分,陶瓷蓄热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原风道材料制成的可调式挡板;
所述第一风量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淑芳史建东王维政邱岳峰牟亚军苏志成冯兵徐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