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73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固定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固定板、从动锥齿轮、伺服电机、转杆、主动锥齿轮、滑板和托架,可以实现将套设好纸筒的气胀辊托举起来,通过设置第一液压缸、连接块和顶柱,可以实现对气胀辊的固定,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液压缸和推板,可以实现将纸筒固定在正确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三液压缸、U型板和连接杆,可以实现较为轻松的调节压紧辊距离支撑辊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

One way feeding mechanism of high speed Slit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one-way paper feeding mechanism of a high-speed Slit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symmetrically fixed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e, on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output ends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slide through one side wall of the adjacent first support plate respectively and are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can lift the air expansion roll which is sheathed with a paper cylinder by setting a threaded rod, a fixed plate, a driven bevel gear, a servo motor, a rotating rod, a driving bevel gear, a sliding plate and a bracket, and can fix the air expansion roll by setting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 connecting block and a top column, so as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The utility model can set a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push cylinder The plate can fix the paper cylinder in the right position. By setting the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 U-shaped plate and connecting ro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ressing roller and the supporting roller can be easily adjusted, so as to adapt to different thickness of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
本技术涉及分切机
,具体为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
技术介绍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的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特别适宜于窄带的分切。目前的高速分切机在分切纸张时,都会使用到进纸机构,就是把较宽的纸筒套在气胀辊的外侧,然后将纸张绕过压紧辊进入到分切机内,但是目前的进纸机构在把纸筒套在气胀辊外侧后,需要人工将气胀辊托举起来,并进行安装固定,这样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大,且目前进纸机构的压紧辊不便于调节,从而不能适应厚度不同的纸张,以及分切机的切割刀片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纸筒的位置需要确定好,但是目前的进纸机构不便于使纸筒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了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解决了现有分切机进纸机构不便于上料、不便于调节压紧辊和不便于使纸筒处于正确位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气胀辊,所述气胀辊的外侧套设有纸筒,所述顶柱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气胀辊相邻的一端内部,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固定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外侧均套设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固定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相邻的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相对应滑板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板的一侧壁与相邻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均固定有托架,所述第一支架板靠近纸筒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第二支架板的一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架板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滑动穿过横板的底部固定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侧壁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U型板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第二支架板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辊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辊,所述压紧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U型板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远离U型板的一端均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架板的一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滑槽内。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相邻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壁转动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顶柱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托架的形状为Y型,且托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通过设置螺纹杆、固定板、从动锥齿轮、伺服电机、转杆、主动锥齿轮、滑板和托架,可以实现将套设好纸筒的气胀辊托举起来,通过设置第一液压缸、连接块和顶柱,可以实现对气胀辊的固定,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2、该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通过设置第二液压缸和推板,可以实现将纸筒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分切机的切割质量,通过设置第三液压缸、U型板和连接杆,可以实现较为轻松的调节压紧辊距离支撑辊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托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板;3、第一液压缸;4、连接块;5、顶柱;6、气胀辊;7、纸筒;8、螺纹杆;9、固定板;10、从动锥齿轮;11、伺服电机;12、转杆;13、主动锥齿轮;14、滑板;15、托架;16、第二液压缸;17、推板;18、第二支架板;19、支撑辊;20、横板;21、第三液压缸;22、U型板;23、连接杆;24、压紧辊;25、限位块;26、限位槽;27、滑块;2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架板2,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连接块4,连接块4远离第一液压缸3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柱5,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气胀辊6,气胀辊6的外侧套设有纸筒7,顶柱5远离连接块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气胀辊6相邻的一端内部,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固定板9,螺纹杆8的顶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固定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8的底端外侧均套设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均固定有转杆12,转杆12远离伺服电机11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3与相邻的从动锥齿轮10啮合连接,螺纹杆8的外侧均套设有滑板14,滑板14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8与相对应滑板14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滑板14的一侧壁与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滑板14的顶部均固定有托架15,第一支架板2靠近纸筒7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缸16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板17,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板18,第二支架板18的底部均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辊19,支撑辊1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第二支架板18的一侧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架板18的顶部固定有横板20,横板20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液压缸21,第三液压缸21的输出端滑动穿过横板20的底部固定有U型板22,U型板22的两侧壁均固定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远离U型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架板(2),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远离第一液压缸(3)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柱(5),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气胀辊(6),所述气胀辊(6)的外侧套设有纸筒(7),所述顶柱(5)远离连接块(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气胀辊(6)相邻的一端内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螺纹杆(8)的顶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固定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的底端外侧均套设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均固定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远离伺服电机(11)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动锥齿轮(13)与相邻的从动锥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8)的外侧均套设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8)与相对应滑板(14)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板(14)的一侧壁与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4)的顶部均固定有托架(15),所述第一支架板(2)靠近纸筒(7)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所述第二液压缸(16)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板(17),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板(18),所述第二支架板(18)的底部均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辊(19),所述支撑辊(1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第二支架板(18)的一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架板(18)的顶部固定有横板(20),所述横板(20)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液压缸(21),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输出端滑动穿过横板(20)的底部固定有U型板(22),所述U型板(22)的两侧壁均固定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远离U型板(22)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第二支架板(18)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辊(19)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辊(24),所述压紧辊(2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U型板(22)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分切机单向进纸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架板(2),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分别滑动穿过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远离第一液压缸(3)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柱(5),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气胀辊(6),所述气胀辊(6)的外侧套设有纸筒(7),所述顶柱(5)远离连接块(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气胀辊(6)相邻的一端内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螺纹杆(8)的顶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相邻固定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的底端外侧均套设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均固定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远离伺服电机(11)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动锥齿轮(13)与相邻的从动锥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8)的外侧均套设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8)与相对应滑板(14)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板(14)的一侧壁与相邻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4)的顶部均固定有托架(15),所述第一支架板(2)靠近纸筒(7)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所述第二液压缸(16)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推板(17),所述第一支架板(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板(18),所述第二支架板(18)的底部均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杰魏永海胡鸿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豪条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