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矢量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4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矢量飞行器,包括机身、两个电机机座、第三电机、第三螺旋桨、第四电机、第四螺旋桨、第一舵机、套管、第一转轴、第二舵机、第二转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蓄电池和销,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设置在两个电机机座上,并分别带动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套管等设置在机身上的涵道内,并带动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无人飞行器稳定性差、飞行速度难以提升的缺点,具有稳定性高、飞行速度快的优点。

Vect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nmanned flight, in particular to a vector aircraft, including a fuselage, two motor bases, a third motor, a third propeller, a fourth motor, a fourth propeller, a first steering gear, a casing,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steering gear,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 first propeller, a second propeller, a battery and a pin, and a third electricity The machine and the fourth motor are arranged on two motor bases, and respectively drive the third propeller and the fourth propeller to rotate.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are arranged in the culvert on the fuselage through casings and the like, and drive the first propeller and the second propeller to rot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disadvantages of poor stability and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flight speed of the current UAV, and has stability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fast flight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矢量飞行器
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矢量飞行器。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技术前景广阔,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航拍、复杂环境救援、电力巡线和城市内近程货运等工作。现有的无人飞行器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现有的无人飞行器通常采用螺旋桨固定于同一平面空间内,螺旋桨空间位置与机身空间位置固定,导致螺旋桨所产生的气流跨面恒定,做较大动作时该结构会导致动力分配不均,稳定性差,飞行速度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无人飞行器稳定性差,飞行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飞行速度快的矢量飞行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矢量飞行器,包括机身、两个电机机座、第三电机、第三螺旋桨、第四电机、第四螺旋桨、第一舵机、套管、第一转轴、第二舵机、第二转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蓄电池和销,在所述机身的重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涵道,在所述机身的尾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机座安装台,在机身上位于两个机座安装台的中间设置有电池仓,所述蓄电池设置在电池仓内,在所述机身上电池仓旁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两个电机机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机座安装台上,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其中的一个电机机座上,所述第三螺旋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三电机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另一个电机机座上,所述第四螺旋桨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四电机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的转向相反,在涵道内壁中部设有第一舵机安装孔和第一圆柱孔,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孔和第一圆柱孔关于涵道轴线对称,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在第一舵机安装孔内,在所述套管外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活动设置在第一圆柱孔内,在套管上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第一转轴关于套管轴线对称,第一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套管上的通孔内,在套管内壁中部还设有第二舵机安装孔和第二圆柱孔,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孔和第二圆柱孔关于套管的轴线对称,且第二舵机安装孔和第二圆柱孔之间的连线与通孔和第一转轴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舵机设置在第二舵机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套管内部,且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圆柱孔内,在第二转轴的中部设有电机安装台,所述电机安装台为圆柱形,且电机安装台与第二转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安装在电机安装台的上下两个表面,所述第一螺旋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螺旋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机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同轴但转向相反,所述蓄电池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在所述套管上通孔处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销孔,在第一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销孔相同的销孔,第一舵机的输出轴通过销固定在套管上的通孔内。再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孔和第一转轴与第二圆柱孔和第二转轴之间均设有轴承。更进一步,在所述机身的前端下方和两个电机机座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支腿。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相同,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设置在了涵道内,从而减小了螺旋桨受到的诱导阻力,增大了飞行器上升时的升力,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效率,同时受涵道的影响螺旋桨的冲击噪声也得到了减小,也减小了操作人员被螺旋桨误伤的概率;2、本技术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同轴但转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自身旋转分力,提高了飞行器的稳定性;3、本技术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呈水平设置,用于提供飞行器前进的动力,相比现有的无人机飞行速度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舵机、套管、第一转轴、第二舵机、第二转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销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涵道内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涵道内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机身—1、涵道—2、机座安装台—3、两个电机机座—4、第三电机—5、第三螺旋桨—6、第四电机—7、第四螺旋桨—8、第一舵机—9、套管—10、第一转轴—11、第一圆柱孔—12、第二舵机—13、第二圆柱孔—14、第二转轴—15、电机安装台—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第一螺旋桨—19、第二螺旋桨—20、电池仓—21、蓄电池—22、充电接口—23、第一舵机安装孔—24、通孔—25、销孔—26、销—27、第二舵机安装孔—28、支腿—2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矢量飞行器,包括机身1、两个电机机座4、第三电机5、第三螺旋桨6、第四电机7、第四螺旋桨8、第一舵机9、套管10、第一转轴11、第二舵机13、第二转轴15、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第一螺旋桨19、第二螺旋桨20、蓄电池22和销27,在所述机身1的重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涵道2,在所述机身1的尾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机座安装台3,在机身1上位于两个机座安装台3的中间设置有电池仓21,所述蓄电池22设置在电池仓21内,在所述机身1上电池仓21旁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3,用于对蓄电池22进行充电,所述两个电机机座4分别设置在两个机座安装台3上,所述第三电机5设置在其中的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三螺旋桨6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三电机5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四电机7安装在另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四螺旋桨8与第四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四电机7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三螺旋桨6和第四螺旋桨8规格相同且转向相反,在所述机身1的前端下方和两个电机机座4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支腿29,在涵道2内壁中部设有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关于涵道2轴线对称,所述第一舵机9安装在第一舵机安装孔24内,在所述套管10外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活动设置在第一圆柱孔12内,在套管10上还设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和第一转轴11关于套管10轴线对称,在所述套管10上通孔25处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销孔26,在第一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销孔26相同的销孔,第一舵机9的输出轴通过销27固定在套管10上的通孔25内,在套管10内壁中部还设有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关于套管10的轴线对称,且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之间的连线与通孔25和第一转轴11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舵机13设置在第二舵机安装孔28内,所述第二转轴15设置在套管10内部,且第二转轴1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圆柱孔14内,在第二转轴15的中部设有电机安装台16,所述电机安装台16为圆柱形,且电机安装台16与第二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矢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两个电机机座(4)、第三电机(5)、第三螺旋桨(6)、第四电机(7)、第四螺旋桨(8)、第一舵机(9)、套管(10)、第一转轴(11)、第二舵机(13)、第二转轴(15)、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第一螺旋桨(19)、第二螺旋桨(20)、蓄电池(22)和销(27),在所述机身(1)的重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涵道(2),在所述机身(1)的尾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机座安装台(3),在机身(1)上位于两个机座安装台(3)的中间设置有电池仓(21),所述蓄电池(22)设置在电池仓(21)内,在所述机身(1)上电池仓(21)旁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3),用于对蓄电池(22)进行充电,所述两个电机机座(4)分别设置在两个机座安装台(3)上,所述第三电机(5)设置在其中的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三螺旋桨(6)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三电机(5)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四电机(7)安装在另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四螺旋桨(8)与第四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四电机(7)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三电机(5)和第四电机(7)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三螺旋桨(6)和第四螺旋桨(8)的转向相反,在涵道(2)内壁中部设有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关于涵道(2)轴线对称,所述第一舵机(9)安装在第一舵机安装孔(24)内,在所述套管(10)外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活动设置在第一圆柱孔(12)内,在套管(10)上还设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和第一转轴(11)关于套管(10)轴线对称,第一舵机(9)的输出轴固定在套管(10)上的通孔(25)内,在套管(10)内壁中部还设有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关于套管(10)的轴线对称,且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之间的连线与通孔(25)和第一转轴(11)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舵机(13)设置在第二舵机安装孔(28)内,所述第二转轴(15)设置在套管(10)内部,且第二转轴(1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圆柱孔(14)内,在第二转轴(15)的中部设有电机安装台(16),所述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8)分别安装在电机安装台(16)的上下两个表面,所述第一螺旋桨(19)与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机(17)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螺旋桨(20)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机(18)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8)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螺旋桨(19)和第二螺旋桨(20)同轴但转向相反,所述蓄电池(22)与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第三电机(5)和第四电机(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矢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两个电机机座(4)、第三电机(5)、第三螺旋桨(6)、第四电机(7)、第四螺旋桨(8)、第一舵机(9)、套管(10)、第一转轴(11)、第二舵机(13)、第二转轴(15)、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第一螺旋桨(19)、第二螺旋桨(20)、蓄电池(22)和销(27),在所述机身(1)的重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涵道(2),在所述机身(1)的尾部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机座安装台(3),在机身(1)上位于两个机座安装台(3)的中间设置有电池仓(21),所述蓄电池(22)设置在电池仓(21)内,在所述机身(1)上电池仓(21)旁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3),用于对蓄电池(22)进行充电,所述两个电机机座(4)分别设置在两个机座安装台(3)上,所述第三电机(5)设置在其中的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三螺旋桨(6)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三电机(5)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四电机(7)安装在另一个电机机座(4)上,所述第四螺旋桨(8)与第四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四电机(7)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三电机(5)和第四电机(7)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三螺旋桨(6)和第四螺旋桨(8)的转向相反,在涵道(2)内壁中部设有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孔(24)和第一圆柱孔(12)关于涵道(2)轴线对称,所述第一舵机(9)安装在第一舵机安装孔(24)内,在所述套管(10)外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活动设置在第一圆柱孔(12)内,在套管(10)上还设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和第一转轴(11)关于套管(10)轴线对称,第一舵机(9)的输出轴固定在套管(10)上的通孔(25)内,在套管(10)内壁中部还设有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孔(14),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孔(28)和第二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高赵巧娥苏凯第田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