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49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包括:轴向对齐的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其中,第一张拉板于板体的轴向一端部朝向第二张拉板伸出一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具有内环形挡圈,且内环形挡圈沿周向等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第二张拉板的一端周面沿周向等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径向凸起可经由径向凹槽贯穿内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的最小内直径小于所述径向凸起的最大外直径,第二张拉板可相对于第一张拉板偏转角度使得径向凸起与内环形挡圈相卡接。此种张拉板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 tension plate group structure for prestressed pip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nsion plate group structure for preparing prestressed pipe pile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ension plate and a second tension plate axially aligned; wherein, the first tension plate extends a ring shape towards the second tension plate at the axial end of the plate body, the ring body has an inner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and the inner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is distributed with at least two radial grooves at equal interval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e second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At least two radial bulg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one end of the tensioning plate at equal interval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radial bulge can penetrate through the inner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through the radial groove; the minimum inner diameter of the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is smaller than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radial bulge, and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second tensioning plate relative to the first tensioning plate can make the radial bulge and the inner ring-shaped retaining ring clamp. The structure of the tensioning plate grou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又称混凝土预制桩,是指在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经过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在桩的顶部施工建筑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具有制作简便、强度高、钢度大和可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优点,是被广泛地采用的一种桩型。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生产工艺过程中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张拉工序。张拉工序是采用液压装置通过张拉螺杆,张拉板与端板相连,把拉力传递到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的纵向钢筋上,使纵向钢筋的预应力值达到预定数值后,通过张拉螺杆上锁紧螺母,将张拉螺杆在纵向锁紧在模具端面上。与此同时,混凝土桩中纵向钢筋应力一直保持到混凝土硬化,一直存在于混凝土桩中,从而使预制桩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强度性能。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2862384U)公开了一种张拉套件,该张拉套件包括模具、张拉板、张拉卡环、张拉盘、封头板以及张拉螺杆、其中,张拉板、张拉卡环、张拉盘、封头板安装于管桩的桩端板张拉一端,张拉板与桩端板用螺栓相连,张拉盘与张拉螺杆相连,张拉卡环将张拉板与张拉盘连接,张拉板、张拉卡环、张拉盘都位于模具内,封头板位于张拉盘与张拉螺杆的螺母之间,且封头板靠近张拉盘的端面与模具的外圈接触。张拉卡环为圆环结构,且其轴向端面的两边向圆心方向凸出,中间向远离圆心方向凹陷形成内卡槽,张拉板靠近张拉卡环的部分有外凸台、而张拉盘靠近张拉卡环的部分也有外凸台,张拉板的外凸台与张拉盘的外凸台均位于张拉卡环的内卡槽内。上述的虽然解决了,但是,由于张拉卡环的两端部分别卡接张拉卡环和张拉盘,由于这些零部件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这就需要借助锤子等重物硬砸以实现拆装,因而此种张拉套件在张拉工序中存在拆装操作困难,拆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拆装方便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包括:轴向对齐的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其中,第一张拉板于板体的轴向一端部朝向第二张拉板伸出一环形体,环形体具有内环形挡圈,且内环形挡圈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第二张拉板的一端周面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径向凸起可经由径向凹槽贯穿内环形挡圈;内环形挡圈的最小内直径小于径向凸起的最大外直径。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至少一径向凹槽于周向一端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且在由第二张拉板至第一张拉板的方向上,该径向凹槽的槽宽逐渐减小。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至少一径向凸起于周向一端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且在由第一张拉板至第二张拉板的方向上,该径向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大。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二张拉板于第二导向斜面处形成有周向限位凸起以限制第二张拉板相对于第一张拉板的旋转角度;径向凸起和周向限位凸起连成一体并组合呈L状。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二张拉板包括圆形板体和一端轴向固定在圆形板体上的连接环,径向凸起位于连接环的外周壁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连接环的外周壁上间隔开设有数个径向孔。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径向孔的数量等于径向凸起的数量,且径向孔和径向凸起错列布置。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板体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体的轴向一端部具有卡接环形卡槽的内卡块;或者,板体和环形体为轴向一体结构。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张拉板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密封圈容纳槽;和/或环形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密封圈容纳槽。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张拉板的最大外直径等于第二张拉板的外直径;环形体的最大外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张拉板的最大外直径。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径向凹槽的槽深小于或等于径向凹槽的槽长,和/或径向凸起的径向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径向凸起的轴向长度。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张拉板的板体周向均布有若干连接外部受力筋的连接孔;第二张拉板的回转中心开设有连接外部张拉杆的的安装孔。本技术提供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中,可将第一张拉板连接受力筋、第二张拉板安装张拉杆,在装配使用时,只需先将第二张拉板的径向凸起与第一张拉板的径向凹槽在管桩模的轴向上大致对齐即可,再向第一张拉板抵推第二张拉板使得径向凸起贯穿径向凹槽后伸入环形体内,最后旋转第二张拉板使得径向凸起与环形挡圈相卡接即可实现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的可靠、快速连接,便于对钢筋施加预应力;管桩成型后,反向旋转第二张拉板使得径向凸起与径向凹槽大致对齐时,向远离第一张拉板的方向移动第二张拉板即可完成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的快速拆卸。这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因为简易、快速拆装而无需使用暴力,因而不会因强拆或强装造成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的变形,因而能够保证成品预应力管桩端面的垂直度要求,且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的装配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张拉板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张拉板的正视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第二张拉板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第二张拉板的正视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第一张拉板中板体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第一张拉板中环形体的剖视图;图9是实施例三中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四中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100、张拉板组结构;1、第一张拉板;11、板体;12、环形体;13、内环形挡圈;14、径向凹槽;15、第一导向斜面;16、环形卡槽;17、内卡块;18、密封圈容纳槽;19、连接孔;2、第二张拉板;21、径向凸起;22、第二导向斜面;23、周向限位凸起;24、圆形板体;25、连接环;26、径向孔;27、安装孔;3、第一张拉板;31、径向凸起;4、第二张拉板;41、内环形挡圈;200、受力筋;300、管桩模;301、模腔;400、端板;500、张拉杆;600、张拉螺母;700、垫圈;80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对齐的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n其中,第一张拉板于板体的轴向一端部朝向第二张拉板伸出一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具有内环形挡圈,且内环形挡圈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n第二张拉板的一端周面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径向凸起可经由径向凹槽贯穿内环形挡圈;/n所述内环形挡圈的最小内直径小于所述径向凸起的最大外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对齐的第一张拉板和第二张拉板;
其中,第一张拉板于板体的轴向一端部朝向第二张拉板伸出一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具有内环形挡圈,且内环形挡圈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
第二张拉板的一端周面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径向凸起可经由径向凹槽贯穿内环形挡圈;
所述内环形挡圈的最小内直径小于所述径向凸起的最大外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径向凹槽于周向一端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且在由第二张拉板至第一张拉板的方向上,该径向凹槽的槽宽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径向凸起于周向一端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且在由第一张拉板至第二张拉板的方向上,该径向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张拉板于第二导向斜面处形成有周向限位凸起以限制第二张拉板相对于第一张拉板的旋转角度;
径向凸起和周向限位凸起连成一体并组合呈L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预应力管桩用张拉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拉板包括圆形板体和一端轴向固定在圆形板体上的连接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